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神农架国家公园:书写高水平保护的时代华章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轮播图

2022-03-14 17:50 来源: 神农架发布
【字体:
  野生动物5000余种,其中昆虫类占比超过全省的75%、爬行类超过64%、鸟类超过71%、兽类超过70%。
  旗舰物种金丝猴,从上世纪90年代的500余只增至如今的1470余只,猴群栖息地面积从210平方公里增至354平方公里。
  这里是神农架,北纬31度的“绿色奇迹”,是全球中纬度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原始森林,是千古之谜“野人”的出没地,是神秘“白化”动物的栖息地,是中国第四纪冰川时代的诺亚方舟……


  2016年5月,国家发改委批复《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实施方案》,神农架国家公园正式成为全国首批启动的十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之一。
  “神农架国家公园开展试点工作以来,实现了从‘开山伐木’到‘立法保护’、从生态破坏到生态修复、从‘捕猎网鱼’到‘生态卫士’的转变。”神农架林区党委常委、神农架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柳健雄介绍,在施行最严格保护制度的基础上,神农架国家公园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实现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改善的同频协奏。
  扛起生态责任,森林覆盖率升至96%
  “巡护两天,行程23公里,发现金丝猴、梅花鹿、棕熊的足迹……”
  3月2日,神农顶管护中心负责人肖传华和6名巡护员完成巡护后,将巡护记录上传至PDA系统。
  “现在的PDA很先进很智能。”肖传华熟练地操作PDA,只需轻轻一点,他所处位置的相关信息便立即显示出来。


  原先只靠两条腿进山巡护,现在巡护员都配备了PDA智能手持终端、红外线相机、移动办案终端(执法记录仪)等设备,实现了卫星定位、位置信息自动回传、拍照、对讲、上网、巡护事件记录等功能。科技加持筑牢神农架国家公园“人防+机防”野外巡护网。不仅为巡护员减负,更增加了野外巡护的高效性、科学性。
  神农架国家公园推行资源网格化、管理系统化,每个“网格”设立一个管护中心。如今,各管护中心已完善信息指挥、视频监控、巡检监控、无人机巡航等管护系统,建立资源管护数字化平台,推动建设神农架国家公园生态网络感知系统。


  守护已有的森林,还要添一抹新绿。曾经,自然风化、城镇建设、旅游开发等因素使神农架国家公园内部分山体破损裸露,在成片的绿海之间留下了一些零星“疮疤”。
  2016年以来,神农架国家公园全力做好“生态修复”“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大文章。结合“绿盾”专项行动,全面实施生态环境修复。秉承“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理念,结合垂直绿化、立体修复、补土复绿等方式,补“天窗”、接“断带”,开展公路沿线裸露山体修复、违章建筑拆除、河道采砂取石治理等生态修复工程。
  截至目前,神农架国家公园区域范围内已实施生态修复总面积达2227万平方米,修复点达150余处,总投资约9552万元。
  目前,神农架国家公园森林覆盖率升至96.1%,神农架空气优良天数从2016年的92.9%上升到99%以上,空气质量指标全省第一;水质国、省控监测点达标率100%;生态省考连续4年排名第一,连续6年蝉联优秀。
  数十年坚守密林,金丝猴数量达1470余只
  “噫……噫……”在神农架国家公园大龙潭金丝猴野外研究基地,伴随着科研人员黄天鹏的几声召唤,猴群纷纷从树梢、山头、小溪边聚集到他的身边。
  金丝猴是日出而行、日落而息的动物,所以科研人员习惯性起得比猴早、睡得比猴晚才能完成跟踪研究、动态监测、收集活动行为数据等工作。矛盾纷争、幼猴出生、“家长”更替,猴群的变化时常都在发生,猴群生理、行为变化的观测和记录都属于科研人员的日常工作。


  多年来,研究员们走遍了神农架金丝猴栖息过的山山水水,全面调查了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及分布,总路程达到2万多公里,调查面积达400余平方公里,为有效保护神农架金丝猴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此外,神农架还建成25处生物廊道,成立“鄂西渝东毗邻自然保护地联盟”,割裂的栖息地通过野生动物“路桥网”连为一体,进一步优化了金丝猴的生存环境。
  神农架国家公园保护的对象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在国内国际具有珍稀性、代表性,保护生物物种遗传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完整性,研究自然演替的脆弱性,必须实行科学保护、科学研究、科学利用。
  神农架国家公园通过开展本底资源综合调查、生物多样性调查与编目、金丝猴种群数量普查,形成13部资源调查报告,建立资源基础数据库。建设神农架国家公园专业文献、自然资源、环境监测、实物标本4个数据库,全要素监测体系和科研支撑能力不断提升。
  目前,神农架国家公园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963”计划、国家重大专项计划等10余项,与中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40余所科研院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
  让群众成为生态保护的实践者和受益者
  “喂,我在板壁岩附近发现了一只受伤的野生动物,你们快来!”
  日前,神农架国家公园小龙潭救护站接到群众反映遇到受伤野生动物的电话。救护站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现场,在神农顶至板壁岩处找到一只受伤的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华斑羚,经过悉心救治,这只斑羚身体逐渐恢复健康,最终安全回归大自然。


  “我们每年都会接到数十次这样的电话。”小龙潭救护站工作人员蒋军说,这几年群众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越来越强,盗猎的行为几乎不存在。从捕鱼盗猎到成为生态守护者,这种变化是多年来神农架国家公园实施生态保护举措的最生动体现。
  严格的生态保护使得野生动物有了更好的归宿。那么如何让群众分享到国家公园生态保护的福祉与红利?
  神农架国家公园坚持共享共融,推动社区共建共管。与辖区内5个乡镇的25个行政村签订《村集体资源管护协议》,每年兑现生态资源管护费用155万元,引领村“两委”参与生态保护,发挥生态管护岗的“促保护、增收入、稳就业”作用。
  “现在就算野猪跑到家门口吃庄稼,我们都不会伤害它。”下谷乡相思岭村村民赵远玖说。自从有了农业自然灾害和兽灾商业保险,村民们种啥养啥心里都不慌。
  2018年7月,神农架在国家公园范围内探索实施惠民生态保险,为辖区5个乡镇种植的农作物、中药材和养殖的蜜蜂购买野生动物损害、候鸟捕食和自然灾害商业保险。2021年3月,这一经验推广到全区,理赔金按农作物生长周期赔付40%至100%。林地生态补偿、农业兽灾商业保险、社区以电代柴补贴“三大机制”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了神农架国家公园带来的生态红利。
  2021年,神农架国家公园投入兽灾商业保险保费196.21万元,提供风险保障7813万元,累计赔偿社区农户310.3万元,发放以电代柴补贴143.1万元。2021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生态补偿、生态移民和乡村振兴等方面共投入资金4834.43万元。通过特许经营支持企业发展生态旅游和绿色经济,带动就业,推动产业转型。
  “有了绿水青山,就有了金山银山。”柳健雄说,神农架国家公园将始终把生态保护放在首位,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绿水青山不负人的壮丽蓝图已近在眼前。
  记者: 张燃
  通讯员:杜华 王品
  责编: 李阳 昝林红 编发:张珊珊 审核:程鑫 金芳
  推荐阅读




  神农架融媒体中心官方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洽谈合作事宜┆请联系在线客服
  新闻报料请致电:0719-3334008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