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有座“有声图书馆”, 我和外孙结伴去“听书”

居民在韵湖社区“有声图书馆”里听书。
○ 城市讲述人 李坤明
○ 我家门前 东湖高新区关东街道韵湖社区周店小区,社区“有声图书馆”
刚刚,在小区隔壁的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有声图书馆”,外孙小虎子听完与初中语文、英语考点知识相关的“有声书”。今年是我们坚持听书学习的第二年,以前不爱阅读的他现在养成了阅读习惯,学习进步很大。
我今年70岁,退休前是一名语文教师;外孙小虎子今年14岁,读初二。小虎子原本不爱看书,上初中后偏科,语文成绩“掉”得厉害,让我十分着急。有一次,我偶然了解到在社区“有声图书馆”可以听书,通过互动智能屏幕观看评书讲课,还可以用无线耳机收听有声书籍。我觉得这种方式特别适合小虎子,一来能激发他的阅读兴趣,二来能缓解视力疲劳。
在听书过程中,我们爷孙俩交流更频繁,思想也多了碰撞。书听得多了,在写作思路方面,小虎子经常给我当起了老师。今年高考有一套试卷的作文题与《红楼梦》有关,我和小虎子在“有声图书馆”里查到了考题中引用名著的原文材料,我觉得应该谈中国美学和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小虎子听了章节后却有自己的想法。他告诉我,如果知识储备不够,写中国美学和中国古典园林文化很难出彩,不如谈引用、模仿和创新。我听完他的分析,觉得他的立意更简单且容易下笔。难怪小虎子总对我开玩笑地说:“外公,您的思想落后了。”想不到,小虎子从书中学到了新知识,成为我这个语文老师的老师。这种沟通方式真不错。
在社区“有声图书馆”里收听有声书籍,孩子的学习进步了,我的思想也更“潮”了。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