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与会代表观摩位于枣阳市的湖北鼎圣电子科技公司5G智能制造一期项目。全媒体首席记者 杨东 摄
余寒渐消,大地春回。2月26日,2023年全市第一次项目建设观摩交流活动拉开帷幕。由市“四大家”领导和县(市、区)、开发区及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观摩团深入一线,感受汉江两岸项目建设竞相加速、产业发展奋马扬鞭的火热氛围。
行业巨头强势落地、配套完善的集群体系快速形成,“隐形冠军”领军突围、产业链短板空白得到有效补全、老牌企业提质扩能、区域内辐射带动功能持续增强……观摩中,一个个体量大、前景好、配套全的项目,呈现出聚链成群、竞相发展的鲜明态势,进一步彰显襄阳经济发展的活力与韧性。
特大项目领军集群发展
长逾百米的生产车间、排列整齐的大型设备、自动成型的产品组件……走进吉利硅谷(谷城)项目二期年产1万吨高纯硅项目现场,参加观摩的代表们纷纷感叹,与去年8月观摩的项目一期相比,新项目的生产规模、技术应用、产品品质、管理水平都有了明显提升。
从项目签约仅5个多月一期便建成投产,到项目二期当年开工、当年投产,预计年产值突破30亿元,谷城县锚定目标,一锤接着一锤敲,全力推动吉利硅谷(谷城)这一百亿级特大项目迅速落地成势,充分激活“虹吸效应”,吸引硅矿、工业硅、多晶硅、单晶拉晶、切片、电池片、组件、光伏发电等上下游企业集聚,形成硅光伏全产业链闭环发展。“预计到2023年底,谷城县特色硅产业基地初步形成中型规模,年产值从40亿元提高到120亿元以上。随着吉利硅谷(谷城)项目三期年产4万吨高纯硅生产项目建成投产,产业集群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谷城县发改局负责人表示。
下大力气引进能够推动产业整合、提高产业关联度的大项目、好项目,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是我市一直以来坚持的发展思路。据统计,在本次参加观摩的33个项目中,总投资过5亿元的项目共有11个,在这11个“主引擎”的驱动下,一个个年产值过十亿、破百亿的“大兵团”渐渐成型。
在总投资20亿元的东风电驱动系统公司东津数字化工厂项目现场,无尘车间里自动化设备默契协作、精密衔接。据了解,依托远高于同类企业的生产设备自动化率,项目生产效率、产品品质、产能规模迅速提升,在实现订单饱和、满产满销的基础上,拉动上下游企业产能大幅跃升。
在湖北鼎圣电子科技公司5G智能制造一期项目现场,荣誉墙上一份枣阳“招商大使”的聘书吸引大家的注意。“完善的制造业产业链、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着我来到枣阳。随着企业经营走上快车道,不少兄弟企业也慕名而来。”公司负责人王志宏说,担任“招商大使”后,自己紧扣产业链条“以商招商”,湖北中佳航精工有限公司、江苏环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接连落地,产业链条不断完善,集群发展的动能得到夯实。
“专精特新”助力连珠成串
随着几滴半透明的聚合硫酸铁试剂注入塑料瓶,微微摇晃几下,瓶内暗黄色的工业废水便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澄清……在襄阳盖德环保材料公司(简称盖德环保)年产40万吨净水剂项目现场,技术人员手中的“魔术”赢得代表们的阵阵掌声。
1.6亿元的总投资额,在参与观摩的33个项目中并不突出,但作为一家深耕专业细分领域的环保科技公司,在关键性核心技术支撑下,盖德环保的铁系絮凝剂全球出货量、聚合硫酸铁全球和全国占有率均遥遥领先于同类企业,不仅填补了华中地区现代化新型聚铁、聚铝水处理剂及综合环境检测处理的空白,还解决了南漳县以龙佰襄阳钛业有限公司为核心的钛产业企业副产品处理难题。
“目前,我们每年可为钛白粉生产企业处理副产品40万吨,在实现年产值2.2亿元的同时,为相关企业节约费用上亿元。”盖德环保负责人陈真说,在“互补”合作中,南漳县精细化工产业链条得到延伸。
在本次观摩交流活动中,除了规模大、效益高、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出新出彩,拥有自主技术、频频突破壁垒的“专精特新”企业也以“百花齐放”的势头,成为衔接产业链条的重要一环。
位于襄城区的襄阳市云业新材料有限公司专注于从事铝合金焊接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服务,经过多年潜心发展,打破了国外企业对铝钎剂市场的垄断,在倾力服务本地整车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产业集群的基础上,携手马勒、法雷奥、美的、长城、比亚迪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让“襄阳造”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位于襄州区的湖北通桥科技有限公司在世界上首创可量产的无焊缝整体式汽车桥壳新技术、新工艺,并率先实现从重型卡车、新能源汽车到高端乘用车液胀桥壳的产业化、系列化,可依托其近地化配套优势,为襄阳传统汽车与新能源汽车的产业高端化、集群化发展筑牢支点。
将于2月28日参加观摩的襄阳惠强新能源锂离子动力智能隔膜生产项目,在国内率先研制出“高安全性三层共挤动力复合隔膜”,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并与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深度合作,精准补全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薄弱环节和空白领域,助力上下游企业连珠成串。
本土龙头推动全域跃升
一排排高达10余米的多层货架、一个个灵活穿梭的AGV分拣机器人……在位于樊城区的襄阳好邻居连锁超市公司生鲜物流中心项目,国内领先的生鲜自动化分拣系统让人耳目一新。
创办于1999年的襄阳市好邻居连锁超市有限公司是一家极具影响力的本土企业,20多年来,该公司坚持创新求变,不断提升管理水平,逐步成为襄阳地区流通零售行业的龙头,为广大市民提供便捷、舒适、现代化的服务。
据了解,襄阳好邻居连锁超市公司生鲜物流中心项目,除了能在食品安全、供应保障等方面为本地居民提供优质服务,还可以全面配合我市“农超对接工程”,依托其销售、物流网络的强大支撑力,面向整个华中地区形成“种植—收购—加工—运输—销售”完整闭环,有力带动我市各农业产业链快速发展。
本次观摩交流活动中,既有在持续招大引强中落户的“新兴企业”发挥优势,不断推动制造业提档升级,也有好邻居、荆楚源、郭氏阜丰粮油、中坪葛业等本土“老品牌”凭借技术改造、管理革新、产业转型等方面培育的强大动能,奋起直追、迎头赶上,成为我市项目建设发展的新亮点。
相比于专业性强、链条分明的制造业企业在经济指标提升、产业格局优化上作出的贡献,以农业、服务业为主的本土龙头企业更侧重于发挥辐射效应,与中小企业“抱团取暖”,让困难群体实现共同富裕。
湖北中坪葛业开发有限公司采取“村集体+企业+基地+农户”的方式,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和相邻县市发展农产品种植基地1.2万亩,带动5600多户农户每户年均增收1.5万元;襄阳市好邻居连锁超市有限公司与本地200余家合作社、家庭农场及农业基地建立供销合作关系,带动产值超4亿元;襄阳郭氏阜丰粮油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基地+农户+品牌”联农带农的种植模式,并依托粮食智能仓储和有机食品深加工项目,形成“种—管—收—储—加—销”粮食全产业链生产模式,带动4000多户农户户均增收1.2万元。
聚链成群,蓄势竞发。市发改委负责人表示,全市上下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聚力绘好“产业链图谱”,扎实做好补链延链强链工作,以更大力度抓好项目建设,全力推动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通过打造更具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集群,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