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黄冈龙感湖:“虾稻共生”点亮乡村振兴路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社会

2022-04-06 17:40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垄上路相通,田间渠成行……初春时节,走进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洋湖办事处,连绵万亩的国家级渔稻综合种养示范区正在田间铺陈出一幅生机盎然的优美画卷。
  “每亩田可产100公斤小龙虾、600公斤优质稻,3-4月份行情好,小龙虾最高能卖到40多元一斤,再加上生态绿色的虾稻谷,亩均综合收入接近7000元。”依靠“虾稻共生”种养模式,从昔日扶贫对象到远近闻名的稻虾养殖能手,五祖圩生产队农工范连平只用了短短4年时间。如今干劲十足的他,正准备通过扩大承包面积、提高养殖技术、增加稻虾产量,力争来年效益再翻一番。
  在龙感湖管理区,像范连平一样尝到稻虾共养“甜头”的人不在少数。这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发展综合种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境内河渠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拥有连片耕地面积8.6万亩,生产的小龙虾肉质饱满、身体健壮、底板干净,在市场上广受热捧。
  发挥特色优势,将富民产业做大做强


  从2012年开始,龙感湖管理区就把小龙虾养殖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大力发展以稻虾养殖为主的综合种养产业。先后在芦柴湖和洋湖两个办事处进行试点,成立虾稻经济专业合作社,实行以稻为主套养小龙虾生产的“虾稻连作”模式。初期发展虾稻面积15000余亩,小龙虾产量每年1200吨;至2017年,在全区范围内全域推广虾稻并重生产的“虾稻共生”模式,虾稻面积发展到60000亩,占全区稻田面积95%以上。


  为扶持小龙虾产业发展壮大,该区还积极整合国土、交通、农业、水产、水利、林业等相关部门项目资金3000多万元,在渔稻综合种养示范区修建道路并进行绿化、开挖并硬化沟渠,配套安装太阳能杀虫灯。同时按照50亩为一个单元,对虾稻基地进行了全域规划,统一虾田环形沟建设标准,统一技术流程与生产规范,保证了虾稻田的连片开发与规模化生产。
  “过去这里都是低洼小田,种植小麦、水稻总计400多亩。小麦怕积水,产量不高,根本没有收益。我们土地流转后,大力实施虾稻产业,开展土地平整,小田改大田,连片开发,平整后实际土地面积增加了9000多亩。通过统一供种、耕种、施肥、用药,统一技术指导和经营管理,效益显著提升。”该区洋湖办事处党委书记杨光介绍。


  田还是那块田,变的是种田的理念。按照“壮大规模、提高档次、打响品牌、拉长链条”的思路,龙感湖管理区还先后制定出台了规模种养补贴、小龙虾养殖保险、经营主体贴息贷款等系列扶持政策,通过采取“政府主导、项目带动、分户种稻,合股养虾”的经营模式,全力打造覆盖全域的虾稻产业集群。
  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该区已逐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稻虾全产业链。至2021年,全区稻虾种养面积增长到6.6万亩,占全域耕地面积的99%,成为鄂东最大的稻虾米生产基地和小龙虾养殖中心。全区从事小龙虾养殖人员发展到5000人,年产小龙虾10587吨,发展小龙虾合作社15个,专业交易市场3个,小龙虾饲料生产公司2家,年产饲料4.6万吨,产业综合年产值达5.7亿元。
  “一只虾”成撬动乡村振兴的杠杆
  3月30日,走进位于黄冈市龙感湖管理区工业园的湖北帝龙高科技农贸有限公司大米加工车间,只见一粒粒洁白晶莹的生态有机大米通过生产上线烘干、筛选、灌装等程序,整整齐齐堆放在待运区。这些外包装上印着“相信8万只天鹅的选择”的大米将很快进入物流,被运送到武汉、上海、南昌等地的大型商超和农贸市场。
  “高峰期我们两条生产线全开,每月可加工稻谷600吨,生产大米370吨。”帝龙米业副总经理赵华军介绍,该公司从一条加工线起步,8年前正式征地设厂。去年,公司加工稻谷5万吨、生产大米约3.2万吨,销售收入6500万元。


  帝龙米业近七成稻谷收购自龙感湖管理区境内7个办事处及周边乡镇。该公司通过将生态水稻种植技术与人工智能科技相结合,并按“公司+农户”模式运作,发展订单农业,与全区近300户农户签订种植协议及劳动合同,带动农民增收超过1000人。
  “订单下给农户后,由公司提供优质稻种,稻谷卖给我们后,我们再将种子费用退还。如果当年谷价偏低,我们以每斤高于当年国家粮食保护价5分钱的价格,作为购谷兜底价;如果当年粮价较高,我们的收购价也比市价高5分钱。”赵华军坦言。通过胚芽米全产业链把控及品牌溢价,该公司将每亩水稻田产值从3000元提升至8000元,使每户合作农民家庭年均收入超过10万元。


  农民富了,环境也变美了。按照“双水双绿”创新理念,龙感湖管理区做大做强水稻、水产“双水”产业,做优做特绿色稻米、绿色小龙虾等“双绿”产品,在实现虾稻生产集约化和综合种养高效化的同时,也有效改善了湿地生态环境。近几年,每年10月到次年3月,龙感湖管理区吸引了天鹅、大雁等大批候鸟前来越冬,为全区发展生态旅游创造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既保障了‘米袋子’又丰富了‘菜篮子’,是一条不牺牲环境和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好路子。”龙感湖管理区农业农村局负责人付卫光表示,下一步,该区将不断调优产业布局和产品结构,抓实龙头加工企业培育引进、质量溯源体系建设、产品研发提升和公共品牌创建,通过赋能强链实现虾稻产业由卖资源向卖产品、卖品牌、卖技术、卖文化转变,以产业兴旺实现富民强区,走出一条生态、绿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湖北日报通讯员张晋 石磊)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