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平均身高增幅全球领先,但儿童“身高焦虑”依旧存在——专家建议:正确看待儿童身高问题,科学监测是关键

湖北日报讯(通讯员林捷)“六一”国际儿童节,让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再伴有“身高焦虑”。近期,针对部分家长对孩子“长个儿慢”的过度焦虑及由此引发的盲目用药现象,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儿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罗小平教授呼吁:“家长要合理监测儿童身高和生长速率,发现问题后要及时到专业儿童内分泌科就诊,待医生通过详细的检查分析明确病因。”
中国人身高增幅全球第一 部分家长仍有“身高焦虑”
近期,一项发表在《柳叶刀》杂志的全球调研显示,中国人正变得越来越高。1985年至2019年的35年间,中国男性平均身高增长将近9厘米,增幅全球第一;中国女性身高增幅排名第三,净身高排名东亚第一。另一项有关儿童体格发育的调查表明,中国营养良好儿童的线性生长已达到相对稳定阶段,生长潜力得到较充分发挥。但部分中国家长对孩子依然存有“身高焦虑”——对儿童身高期望值的不断增加,使他们常常担忧错过孩子长高的“黄金期”,甚至开始盲目投医、给孩子“乱补”。
对此,罗小平教授指出,评估儿童身高不能靠主观臆断,主要看两大指标,一是特定年龄时间点的身高测量数值,二是单位时间内的身高增长速度(即生长速率)——家长一方面要对比最新的中国儿童生长发育量表,判断孩子当前身高、体重是否在同龄、同性别儿童的标准范围内;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孩子一段时间内的生长速率来评判其生长状况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科学监测儿童身高情况合理检测IGF-1是手段
儿童的身高同时受遗传、营养、运动、环境、心理和疾病等多种因素影响,仅凭临床观察难以准确反映儿童整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化解家长的“身高焦虑”,临床上达成的普遍共识是加强科学监测,如监测儿童体内生长激素(GH)的分泌水平。
罗小平教授建议,对因疑似生长落后前来问诊的儿童,医生需详询病史,同时进行临床观察、体格测量以及影像学和实验室检查,相关项目如骨龄检测、头颅和垂体核磁检查、生长激素激发试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检测、脏器功能检查等,并在必要时通过遗传学分析来明确病因。掌握生长落后程度和具体病因后,医生可进一步确定个体化随访和治疗干预方案。
检测儿童体内生长激素水平对判断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十分重要。广州金域质谱临床检测中心主任赵蓓蓓表示,血清IGF-1作为反映儿童和成人内源性生长激素分泌状况的可靠指标,可稳定反映个体内源性生长激素水平,辅助矮小症的临床诊断,从而方便医生和家长合理评估生长激素治疗方案。
据了解,为给患者提供更精准的IGF-1定量检测,金域医学已与Quest联合开发了采用高分辨质谱的IGF-1精准检测项目,使检测灵敏度、特异性显著提高,其定量准确更高、一致性更好、可评估IGF-1蛋白序列多态性的特征,可有效辅助临床精准诊断、精准用药。
“这些年,我们利用这一技术协助医生避免了多例给孩子盲目用药长个儿的情况,希望更多孩子的健康成长能不再受无效药物的侵害。”赵蓓蓓说。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