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云梦这个村,种藜蒿“种”出国家级金字招牌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社会

2022-11-22 19:07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谭倩 江来

  11月18日,走进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路边大棚里绿意盎然,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剔叶、打捆藜蒿。

  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藜蒿大棚里绿意盎然。(视界网 江来 摄)

  半个月前,这里刚被评上全国“一村一品”藜蒿产业示范村镇。

  白水湖村种植的藜蒿品种为大叶青杆藜蒿,原本生长在云南昆明一带。2001年,村民邓贵想在云南昆明打工,看到当地藜蒿销得俏,便将藜蒿种子带回家乡试种。

  藜蒿喜水耐水,白水湖村多是湖沼平原,水源丰富、土质肥沃,适宜其生长。邓贵想第一年试种几分田,长势喜人。一茬收下来一算账,收益是种水稻的3倍。

  尝到甜头,邓贵想将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几十亩。消息一传开,不少村民纷纷试种。

  试种过程中,村民们发现:藜蒿种植期为每年9月至第二年4月,要保持土壤肥力,土地就得休耕半年。如何补上休耕短板?

  2008年,在当地农业局的技术指导下,种植户们开始尝试稻蒿轮作。“既能改善土地肥力,增加产量,还能给农民增收。”白水湖村党支部副书记邓安红说,稻蒿轮作后,藜蒿平均亩产达3000公斤,亩均纯利可达1万元以上。

  高收益的吸引下,白水湖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种上藜蒿,面积逐年扩大到2000多亩。

  云梦下辛店镇白水湖村藜蒿基地鸟瞰图。(视界网 江来 摄)

  藜蒿种植发展红火,也吸引了年轻人的目光。90后刘近星,原本在外从事服装销售。看到藜蒿市场行情好,回乡种起藜蒿。

  “不能只是种藜蒿,还得‘种’品牌。”刘近星思路清晰:蔬菜产业要打造品牌,首先得提高品质、保障安全。

  2016年,刘近星成立当地首家藜蒿种植合作社——仁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率先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种植。

  合作社设立农资配送超市,统一为社员提供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统一制定种植技术标准,推广绿色种植模式,并专门派人指导社员种植。

  保证藜蒿生产情况可查可溯,合作社制定蔬菜生产记录册,要求社员全程记录种肥药的品种、时间、用法和用量以及采收时间、采收量等内容。每批次藜蒿只有通过抽检合格后,才能出村进城。

  在刘近星的示范带动下,白水湖村藜蒿基地先后被列为全省农业“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产品远销湖南、安徽、广东、山东等地。

  随着白水湖藜蒿名气大增,近年来,该镇投入近两千万元,不断提升藜蒿示范区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引导村民扩大种植规模。

  如今,白水湖村藜蒿种植面积达到3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67%。同时还带动周边同合、丰乐、安定、台湖等近20个村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