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孩子内心 做有温度的教育
“有了爱,便有了一切;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 ”我是一名从教22年的乡村教师。这句话一直深深地鞭策着我、激励着我。
家访,作为联系家庭与学校的一条纽带,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家访能及时了解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况以及思想动态,耐心倾听家长对我们工作的反馈和建议,不仅能取得家长对学校和教师的理解和支持,同时还加深了教师与家长的感情。
冬天的乡村,天气格外寒冷,我通过手机导航来到村口,远远就看见孩子妈妈牵着孩子站在村口等待着。“何天翊!”我挥挥手。一见到我,小家伙异常开心,蹦蹦跳跳跑过来立正站好并90度弯腰鞠躬,大声说:“刘老师好!”这个可爱的见面礼把大家都逗笑了。何天翊妈妈说:“昨天听说刘老师要来家访,非常开心,说好久都没有看到老师了……”来到家门口,孩子的奶奶和邻居们也在大门口等候。小家伙悄悄跑进房间又跑过来,两眼放光地说:“老师,给你,吃了这个暖和一些!”我微笑着接过他递过来的炒米,坐了下来。
在家访中了解到,何天翊是个遗腹子。他还有一个姐姐,今年12岁。7年前的一个夏天,何天翊的爸爸帮邻居修空调,因触电意外身亡。这个家,爷爷很早就过世了,爸爸的离开,无疑是雪上家霜。何天翊出生后不久,母亲便把他交给了年迈的奶奶抚养,然后自己在服装厂里打工。虽然有低保,但是奶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为了给媳妇分担一点生活负担,老人家总是偷偷到药店买最便宜的药;孩子上学去了,就到大街上捡破烂……
何天翊从未享受过宽厚的父爱,也没有像其他孩子那样小时候骑在父亲肩膀上看世界,每次看到邻居孩子在爸爸面前撒娇,他总是默默跑回家。生活中虽然有奶奶无微不至的照顾,学习中也有妈妈耐心细致的辅导,但他却时时生活在对早逝父亲虚幻的思念中。我突然明白了一个六岁半的孩子为什么总会有那样不易察觉的忧伤眼神……
我伸出手抱住何天翊说:“以后,我也是你的妈妈,好吗?以后我会常来,也欢迎你去我家!”孩子笑了,使劲点头。我付出了点滴关爱,也收获了爱。
教师的爱,换来了孩子的阳光与灵动,也换来了家长们的感激与尊重。做有温度的教育,从学校到家庭,从教室走进孩子内心,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贴心。我坚信:有爱就有一切!(作者刘玲)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