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磨山村变身记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社会

2022-12-31 15:58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2022年6月24日,长江产业集团赴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中原突围纪念广场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2021年7月,湖北省教育厅驻村工作队入驻孝昌县王店镇磨山村。小到村民的柴米油盐、大到村庄的未来发展,都成为驻村工作队日思夜想的“心头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驻村工作队带领村“两委”,探索推进磨山村农(农耕采摘垂钓)文(石艺文化、红色文化)旅(旅游)养(民宿、养生)购(电子商务)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千年磨山发生了变化肉眼可见:

  磨山的人居环境,美了!磨山的石艺文化,活了!磨山的红色旅游,火了!磨山的村民,笑了!

  “卖石头”,“空心村”有了烟火气

  行走在磨山村,随处可见石头模样:石磙、石磨、石锁、石狮、石头垒起的小巷,用旧石头砌成的院墙……

  磨山村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村落,原名摞山,因出磨而得名。多年前,穿村而过的京广铁路,将这里生产的石制用品运往全国各地,其中石磨最为走俏。

  上世纪90年代,石磨普遍被机械取代,不再吃香。“打”了一辈子石头的磨山村人,只能放下手中的铁锤、铁凿,外出打工。

  昔日因石头而火热的磨山村,顿时没了生气,成了“空心村”。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推进,磨山村水、电、路得到改造升级,陆续修建了垃圾池、公共厕所、健身广场,安装了路灯。特别是利用传统石艺,建成了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史馆、石艺馆、农耕馆,将石艺文化融入到建筑艺术之中。驻村工作队进驻后,会同村“两委”带领村民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清杂除污,栽树种花,村庄干净、道路整洁、绿树成荫,与磨山景区浑然一体,相互呼应。来村里的人越来越多,登山,赏景,观石器,参观村史馆……村里有了烟火气。

  石头换了一种“卖法”,大巴一辆接着一辆,游客一拨接着一拨,磨山村热闹起来了。村支书刘明介绍:“去年接待游客近30万人次。每逢节假日,每天来村里游玩的有四五千人。”

  补短板,基础设施建设加速推进

  村里有了人气,但刘明心里并不踏实:人来了,但留不住。“去磨山爬山、参观展馆,顶多半天时间”。

  如何把人留住,成了制约磨山村持续发展的短板。省教育厅挂职孝昌县副县长雷松表示,作为帮扶干部既要通过调查研究找准切入点,与地方干部群众同编规划、同向同行;又要立足特色优势把握着力点,在项目安排与建设时序上与基层干部群众充分商议,寻求最大公约数,凝聚工作合力;更要围绕造血功能构建支撑点,优化资源要素配置,激活发展内生动力,提升振兴质效。

  磨山村陈家湾公路

  要致富,先修路;要幸福,修好路。2021年,驻村工作队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议定,将省教育厅100万元年度帮扶资金用于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通陈家湾环磨山村公路,对侯吕湾抗旱渠道硬化、修整杨家咀机耕路面,建设陈家湾、杨家咀晾晒场等项目。

  截至今年7月底,农村公路里程达到13.6公里,自然湾之间实现全部联通,路面宽度均在4至7米之间,外接107国道,形成了纵横交错、内联外通的交通网。村民到镇区10分钟、到县城半小时,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全面提升。

  驻村工作队队长姚刚介绍,环磨山旅游公路“最后一公里”打通后,为每年10万余游客及党员干部到磨山参观学习提供了交通便利,对王店镇打造磨山——高岗——韵鹤——红悦谷产业环线,助力乡村振兴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此外,为扩大电子商务进村覆盖面并进一步提升文旅功能,驻村工作队争取到中国物流集团在磨山村投入80万元帮扶资金,兴建集游客接待、农产品展示和电商的集散中心。

  融文旅,村民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改革为径,文旅融合为魂。磨山村通过改革创新,让农村的民俗文化、土地资产、人力资源、自然风光等要素活起来,串珠成线打造农文旅精品旅游路线,让乡村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传承石艺文化。利用传统石艺,建造特色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村史馆、石艺馆、农耕馆,将石艺文化融入到建筑设计中,相辅相成,具有古风遗韵。

  弘扬红色文化。围绕“中原突围第一枪”在磨山打响的历史印记,弘扬红色文化,打造“红色磨山”,建成中原突围纪念馆、中原突围纪念广场和磨山旅游栈道。

  挖掘民俗文化。磨山村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古老村落,有玉皇阁、南华寺、春水塘、仙姑洞等八大遗址;有汉武帝鞭山塞海、朱元璋母子避难的动人故事;有玉皇、观音和八仙的传说。

  通过文旅融合,旅游的路子越走越宽,来旅游观光的人也越来越多。村民们的蜂蜜、猪、牛、羊等农副产品比过去卖得快,农家乐的生意也一天比一天好。

  在故乡情餐厅的停车场上,晒着几大簸箕的豆丝,挂着几长条的腊肉、香肠。去年响应政府号召回归创业的老板杨柳叶乐呵呵地告诉记者,她与武汉的旅行社合作开展“乡村一日游”,采取参与式的互动旅游方式,让游客参加磨豆浆、打糍粑等活动,现在她家制作的豆丝、腊肉、香肠等供不应求。

  “明年我想做电商来销售这些土特产品,还要做观光农业,进一步扩展旅游项目。”杨柳叶笑言,将撸起袖子加油干。

  看着眼前火热的场景,姚刚说:“我们规划了三条经典旅游线路,红色磨山休闲区、石艺文化体验区、乡野田园游乐区。通过农文旅融合,带动农产品深加工。注册“磨山印记”商标,提升磨山农特产品附加值。打通电商渠道,让农特产品更好地走出去,带动村民致富。在不久的将来,磨山村必将是‘产业旺、乡村美、村民富’的现代化新农村。”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刘胜 通讯员 段曼 王志武)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