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秀湖北
推进国土绿化五年攻坚提升行动 2022年全省2466万人参加义务植树
神农架林区红坪林场落叶松营造林。(通讯员 万忠医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训前、通讯员赵辉、王草草)1月11日,记者从省林业局获悉,2022年全省完成植树造林230.6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11.2%。
着力实施国土绿化攻坚。去年,按照省政府《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攻坚提升行动方案》“三年集中攻坚,两年巩固提升”的总体目标,全省林业部门加快推进国土绿化五年攻坚提升行动,以重点工程为载体,统筹推进流域治理和城乡绿化,加快建设长江、汉江、清江森林生态廊道,全省共完成国土绿化攻坚提升任务193.7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45%。同时,指导重点生态区域县市申报国家“双重”项目,咸宁市申报国家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营造林总任务636.8万亩;与省财政厅共同谋划启动省级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为我省下阶段国土绿化攻坚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美化。去年,省林业局组织制定《湖北省乡村绿化美化技术导则》,指导各地积极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搭建市、县、镇、村四位一体的城乡绿化平台,全面推进山体增绿、见缝插绿、搬迁复绿、立体添绿。大冶、丹江口完成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任务,7个市、县完成省级森林城市建设任务,48个乡镇、277个乡村开展省级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共完成乡村绿化12万亩,为我省营造宜居宜业美好环境奠定了生态基础。
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去年,省林业局组织开展了省委、省人大、省政府、省政协主要领导和其他省级领导干部参加的义务植树活动,参与和支持50余家省直部门开展义务植树活动,动员适龄公民登录“互联网+义务植树”网络平台扫码捐款、参加线上线下义务植树。组织全省各级林业部门和机关、社会团体,积极开展“绿色机关”“绿色校园”等创建活动。据统计,全省全年组织各类义务植树活动5215场次,共有2466.23万人参加义务植树,植树9864.92万株。
科学 生态 节俭
——国土绿化新理念扎根荆楚大地
丹江口汉江沿岸生态修复。
十堰市郧阳区汉江沿岸生态修复卓有成效。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省林业局提供)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汪训前 通讯员 赵辉 刘宽舒
冬日阳光暖融融,宜昌中心城区的乐章园“口袋公园”景色宜人。这座由6000平方米荒地改建而成的小型公园,精致美观,成为市民休闲的好去处。
1月4日,我省公布2022年50个“最美口袋公园”名单,其中包括宜昌市西陵区乐章园。利用边角地建设“口袋公园”,拓展了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增加了群众绿色福祉。
近年来,我省在开展国土绿化行动过程中,既注重数量更注重质量,实施科学绿化,走科学、生态、节俭的绿化发展之路,基本实现“无山不绿,无路不荫,无水不清,无村不美”目标,美丽湖北正一步步走进现实。
科学:贯穿国土绿化全过程
山水相依,绿树成荫;亭阁林立,移步换景……隆冬时节,荆门园博园绿意盎然。
占地2094亩的荆门园博园原本为矿山采空区、建筑渣土填埋场,满目疮痍。借举办湖北省第三届园林博览会之机,荆门市将这片荒芜之地巧妙修复治理,打造成生态绿地和矿坑花园示范项目。
荆门园博园是我省又一个科学绿化的典范佳作。
经过多年持续开展国土绿化,我省森林资源不断增加,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基本绿化,可用于造林的土地空间日趋狭小。
今后,在哪种树,如何科学绿化?2021年,湖北省绿化委员会印发《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为全省科学绿化进行规范指导。
“全省围绕‘三江四屏千湖一平原’生态格局,组织编制绿化相关规划,合理布局绿化空间。”省林业局副局长宋丛文介绍,我省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国土空间规划,开展造林绿化空间适宜性评估,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宜性等因素,着力保障生态系统性、整体性为前提,科学划定绿化用地,实行精准绿化。
各地以宜林荒山荒地荒滩、荒废和受损山体、村湾四旁地、退化林地等为主开展绿化,结合城市建设,采取拆违建绿、留白增绿、立体绿化等方式,增加城市绿地。同时,通过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利用废弃闲置土地增加村庄绿地;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害设防建设农田防护林;依法合规开展铁路、公路、河渠两侧、湖库周边等绿化建设。
为推进国土绿化精细化管理,我省实行造林绿化落地上图。荆州市专职专班严格审核造林图斑,确保平原地区造林用地合规。襄阳市开展造林绿化空间评估,为汉江生态廊道建设科学划定了生态用地。
生态:增添居民绿色福祉
十堰市郧阳区杨溪铺镇大尖山,漫山的侧柏青翠欲滴。
大尖山地形地貌复杂,山势陡峭,过去石漠化面积达3万余亩,水土流失严重。郧阳区林业部门持续进行科学绿化,种植耐旱树种侧柏300余万株,染绿了光秃秃的山头,彻底改变当地生态环境,被誉为“十堰的塞罕坝”。
省林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我省岩溶地区石漠化面积96万公顷。“十三五”以来,全省林业部门通过实施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在全省20个重点县(市、区)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完成林业治理面积16.57万公顷,生态效益明显。
全省林业部门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以扩绿量、提质量、守红线为主线,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乔灌草结合、封造管并举,全面提升国土绿化水平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提高森林质量,是目前科学绿化的一项重点工作。“提倡‘近自然’‘可持续’森林经营,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林分特征,科学采取抚育间伐、补植补造、人工促进天然更新等措施,着力优化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生态系统质量、稳定性和碳汇能力。”省林业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王草草说,科学实施天然次生林提质增效,开展健康森林、彩色森林建设,丰富绿色底蕴。十堰市推进全市“林相季相改造”、恩施州实施“彩色森林”建设,为全省森林质量提升树立了典型。
为了让居民享受生态福祉,省林业局指导各地积极开展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建设,搭建市、县、镇、村四位一体的城乡绿化平台,全面推进山体增绿、见缝插绿、搬迁复绿、立体添绿,提升城乡绿化水平。武汉市利用长江和汉江“两江四岸”资源优势,沿岸线开展植树绿化,形成生态绿廊。市民开窗见绿,出门遇景,四季赏花,切身感受绿色生态福祉。
节俭:乡土树种唱主角
去年,来凤县通过省级森林城市的评审。漫步来凤县城乡,绿色成为主色调。据介绍,该县注重绿化工程与周边自然、人文景观相协调,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营造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优良树种为辅的混交林,改善生态环境,突出地方特色,乡土树种使用率达92.9%。
乡土树种,节俭务实,同时能促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科学绿化的指导意见》明确,坚持节约优先、量力而行,统筹考虑生态合理性和经济可行性,数量和质量并重,节俭务实开展国土绿化。
“提倡节俭务实开展国土绿化是有深刻背景的,主要是一些地方盲目扩大绿地面积,以为树种的越多越好,绿地面积越大越好。”宋丛文说,一些地方片面追求景观化,脱离实际、铺张浪费,搞绿化的造景工程、形象工程,耗费了大量人力、财力,但效果不好。
宋丛文表示,遵循“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原则,造封育结合推进国土绿化,不提倡大规模、高投入采用辅助工程措施创造条件造林绿化。城市绿化要选择适度规格的苗木,坚决反对“天然大树进城”“一夜成景”等急功近利行为,拒绝奇花异草,提倡乡土树种、全冠苗木,就地就近采用定点苗圃苗木资源。乡村绿化美化要充分利用其固有的自然本底,尊重当地风俗习惯,避免片面追求景观化园林化。
为此,我省关于科学绿化的实施意见提出,建立国土绿化成效监测评价体系,运用自然资源调查、林草资源监测及年度更新成果,提升国土绿化状况监测信息化精准化水平,科学评价国土绿化成效。
咸宁:
增色添彩武汉都市圈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训前、通讯员赵辉、赵海波)1月12日,记者从咸宁市林业局获悉,2022年该市林业部门完成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和鄂东幕阜山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重点项目8.5万亩,为咸宁市建设武汉都市圈自然生态公园城市增色添彩。
以水定绿、乔灌结合、造改并举,实施科学绿化。该市以提升森林质量和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为重点,系统推进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以林草措施与水利措施相结合,构筑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构筑幕阜山片区生态安全屏障。
咸宁市利用国土空间规划与国土三调成果,确定重大林业项目实施区域,推进陆水河流域、淦河流域、幕阜山区生态保护和修复。不同类别工程在布局上相对集中。咸安区、赤壁市等长江、淦河流域,重点开展人工造林、新造油茶林、竹林等退化林修复。通城县重点开展油茶低产林改造,注重油茶品种改良、提高茶油产量。崇阳县、通山县等幕阜山片区,重点开展退化林修复、封山育林。
该市选择14种树种,通过针叶、针阔、阔叶混交,乔灌搭配、常绿与落叶树种搭配,绿色与彩叶树种搭配,营造“复层、异龄、全冠、混交、多彩”的森林景观,构建人工造林10种模型、退化林修复16种模型、油茶低产林改造3种模型、油茶新造1种模型。同时,科学选育良种,人工造林、退化林修复使用苗木以当地苗圃为良种供应来源,油茶林营造采用湖北省主推油茶品种。
十堰:
筑牢水源区生态屏障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训前、通讯员赵辉)新年伊始,十堰市绿化委、林业局、工商联、共青团十堰市委向企业家和市民发出“捐种一棵树 奉献一片绿”的倡议书,号召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自愿捐资认种认养树木,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行动者,建设生态宜居十堰。
十堰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秦巴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该市以林长制为总抓手,将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双重”项目)、林相改造等国土绿化目标任务纳入领导干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强力推进全域生态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去年,十堰推行林长制工作被国务院通报表彰,获得2000万元激励。
筑牢水源区生态屏障,该市把汉江、堵河及主要支流岸线生态修复作为重中之重,因地制宜把库河岸线打造成亮丽风景线。主干道以高铁、高速、国省道的生态修复为重点,灌草结合、绿彩搭配、鲜花点缀,体现移步换景的观感。主城区以城区道路、永久山体、景观游园、人居小区为重点,推进绿化美化景观同步提升,打造中央森林公园,提升居民绿色福祉。
十堰市2021年、2022年相继争取到国家林业“双重”项目,总投资近14亿元,成为十堰近年投资最大的生态建设项目。
围绕森林资产金融化,十堰市林业部门与金融机构合作,以森林资产为质押开展融资贷款业务。目前,郧阳区、竹溪县、竹山县、郧西县、房县成立了林业投资公司,共融资17.3亿元。
神农架:
绘出“华中屋脊富春山居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汪训前、通讯员魏家锋、孔繁溪)日前,省林业局对神农架林区9万亩退化林修复与营造林建设示范项目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合格率99.79%。
神农架林区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文明高地,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推进神农架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成为林区战略目标。去年,林区推出百万亩森林质量提升行动计划,实施封山育林108.86万亩。5年封育期间,禁止实施育林措施以外的一切人为活动,让森林休养生息。
去年,神农架林区开展公路沿线森林景观改造提升行动,建设美丽森林生态廊道工程29.35公里。与此同时,全区8个乡镇67个行政村开展森林城镇、森林乡村创建活动,打造“华中屋脊富春山居图”。
以组织实施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为契机,林区选择国有林场重点区域、区内汉江源头和长江支流等重点河湖流域,投资35341万元,建设神农架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重大项目建设。从2022年开始,计划用4年时间对全区32.71万亩退化林,通过采取补植补造、综合修复等具体措施,人工促进森林自然修复,提升森林涵养水源、改善气候等生态功能。
神农架林区持续办好植树节、生态日、爱鸟周等活动,广泛传播森林生态文化,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大九湖镇位于大巴山深处,过去是通往四川的阡陌古道。该镇从“卖木头”成功转型“卖风景”,全镇4400人中近3000人直接从事森林旅游服务,2022年实现森林旅游接待55万人,森林旅游直接收入2.5亿元。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