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各种野生蘑菇蓬勃生长的季节又来了。
可是,这种大自然的馈赠虽然味道鲜美,却暗藏着致命的危险。
一锅野生蘑菇放倒7人
2022年6月18日,宣恩县李家河镇村民黄某同亲戚聚餐,看着桌上的一锅野生蘑菇,其中一人提醒:“好像有问题,不能吃。”当晚,未听劝阻食用了野生蘑菇的7人相继出现腹泻、呕吐、冒虚汗、视力模糊等中毒症状,被送往当地医院,确诊为野生蘑菇中毒。其中男性4人、女性3人,年龄最大的87岁。
两日后,7人病情加重,被紧急转至恩施州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病房。“病人入院时,病情凶险,7人中3人病危、4人病重,处于病情发展期,生化结果均提示肝、肾、凝血功能等多系统受损,考虑诊断为急性毒蕈中毒(鹅膏毒素),为高致死率种类。”州中心医院急诊中心副主任王齐兵介绍。入院后,州中心医院迅速成立急救小组,给予血浆置换、血液灌流清除毒物、药物解毒、维护脏器功能等对症处理。经过精心救治和护理,花费数十万元医疗费用后,7人病情好转,于7月1日相继出院。
如今,大家对颜色鲜艳的毒蘑菇提高了警惕,殊不知还有很多毒蘑菇,长得其实很“安全”,例如以下这些鹅膏属剧毒蘑菇(插入对应的图片)——
淡玫红鹅膏
红鹤鹅膏
灰花纹鹅膏
假褐云斑鹅膏
芥黄鹅膏
裂皮鹅膏
锥鳞白鹅膏
格纹鹅膏
(以上图片均由恩施州林科院提供)
毒性强于毒鼠强
“鹅膏类中毒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假愈期。恶心、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看似消失一两天后,又会加重。这非常容易造成误判,从而错过最佳救治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王齐兵介绍。鹅膏属的一些种类是最常见的剧毒蘑菇,长有菌盖、菌环、菌托。这种“头上戴帽(有菌盖)、腰间系裙(有菌环)、脚上穿靴(有菌托)”的野生蘑菇毒性极强。
常见的剧毒菇长这样
引起急性肝损害型的毒蘑菇主要是由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剧毒蘑菇所导致。从中分离出来的鹅膏肽类毒素,是一种对人致命的毒素,其毒性要强于剧毒杀鼠剂“毒鼠强”,可在几天之内摧毁人体肝、肾器官,中毒者会清醒地感受到来自身体的极度疼痛,直至昏迷、死亡。
含有鹅膏肽类毒素的毒蘑菇引起的中毒症状明显表现为四个阶段:潜伏期、胃肠炎期、假愈期和内脏损害期。患者进食毒蘑菇后一般发病较晚,有6至12小时潜伏期。潜伏期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症状,这是急性胃肠炎期。经过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患者自觉康复,但是患者肝、肾功能开始恶化,此期一般持续1至2天,“自觉康复”这段时期在医学上被称为假愈期。假愈期过后,患者重新出现腹痛、带血样腹泻等症状,病情迅速恶化,最后导致身体各器官功能衰竭,5至16天患者死亡。
开展湖北最大规模野生菌调查
“这次是没弄熟,弄熟了没得毒!”被抢救过来的患者一句话,让医生深感无奈。疾控部门和医疗机构每年都采取各种方式广泛宣传慎采慎食野生蘑菇,但由于毒蘑菇的形态多种多样,部分毒蘑菇与食用蘑菇极其相似,菌类专家都很难肉眼辨认,老百姓更是很难根据其形态来鉴别是否有毒。全州每年因误食有毒野生菌导致的中毒事件都在10起左右。该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的《2015—2021年恩施州毒蕈(俗称毒蘑菇)中毒事件与防控策略分析》一文显示:2015年至2021年间,全州共报告毒蕈中毒事件558起,发病人数804人。报告数最多的2020年,全州毒蕈中毒事件达131起202人。
为此,恩施州政府专门立项,由该州林业科学研究院成立13人的调查研究团队,启动为期2年、我省迄今为止最大规模野生菌调查。
调查队员展示一株采集到的大型野生菌
调查队员在巴东县绿葱坡野花谷丛林里寻找野生菌
冷馒头就咸菜当午餐,是调查队员们的常态
队员们艰难爬上陡坡采集一株野生菌
调查队员正在拍摄、记录一株野生菌外部形态
队员观察测量记录采集到的一株野生菌
队员小心翼翼从腐叶中提取一株野生菌
调查队员们手持“打蛇棍”探路,在密林中穿行
在长达1年半时间里,这群平均年龄只有30岁的年轻人,穿林海攀绝壁,行程达1.3万余公里,覆盖全州8县市,采集野生菌样本918个,已鉴定出有毒野生菌64种。
队员们说:“每发现一株野生菌,都可能是在挽救一条生命、一个家庭。”这样的信念,推动着他们翻过一座又一座大山,穿过一片又一片森林。
在这条未知的征程上,他们遭遇过暴雨、落石、山洪;经历过丛林迷路、车辆刹车失灵,也曾与带崽野猪正面遭遇,听到过疑似黑熊的咆哮,被无孔不入的山蚂蟥吸过血,更惊魂的是,一条黑纹大蛇曾从队员的脚背上窸窣掠过……如今,种种历险经历从他们口中说出来,云淡风轻。
州林科院经济林所所长顿春垚介绍,目前,我国已报道的野生毒蘑菇有400多种。素有“蘑界”“黑白双煞”之称的灰花纹鹅膏和裂皮鹅膏在此次大型调查中均有发现,外观看起来很“安全”的条盖盔孢伞、大孢滑锈伞等剧毒种类在恩施州也分布较广。条盖盔孢伞中毒后发病慢、潜伏期长达6小时以上,患者有针刺样疼痛和恶心,呕吐和腹泻,伴有腹部痉挛、眩晕、心悸、气短、局部麻木、神志丧失等症状,严重者可在7-50小时死亡;大孢滑锈伞又称“笑菌”,食用时有甜味,逐渐使中毒者发笑,以至大笑,严重时危及生命。
州林科院院长吴代坤说,此次调查所有采集的样本都将被送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进行种类鉴定及毒性分析后,收录进正在编制的《湖北恩施州蕈菌图鉴》一书,为防范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和野生菌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基础数据支撑。
专家提醒:
慎采慎食野生蘑菇!
发生野生蘑菇中毒应及时送医,并保留所食蘑菇样品或照片,以便医生对症治疗。
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泉 蔡俊 通讯员 黎袁媛 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