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王华君志愿服务队:帮助各族群众在宜昌安心、安身、安稳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社会

2023-03-17 21:19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爱心感召维吾尔族同胞来就业

  “我1月下旬来的,能为各族同胞服务我觉得很有价值。”2月8日下午,记者在宜昌市流动党员服务中心遇上刚上岗第二天的伊丽努·吐鲁逊麦麦。

  去年1月13日,宜昌市民宗委在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举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揭牌仪式。双方将以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为抓手,在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加强各民族流动党员群众服务管理等方面强化交流合作,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迈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

  伊丽努·吐鲁逊麦麦在工作中

  伊丽努是三峡大学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2017年,党的十九大代表、宜昌市流动党员服务中心主任王华君到三峡大学进行十九大精神宣讲。当时伊丽努就在台下聆听。

  四年的在宜求学生涯,让伊丽努感受到宜昌对各族同胞友好和良好社会环境。得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在服务中心挂牌,她马上联系王华君,表示希望在这里工作。

  “我家在新疆伊犁,想到这里工作,一是自己很热爱宜昌这座城市,二是因为希望自己能跟王书记一样把分享爱当作一份工作,从工作中得到快乐。”伊丽努说,自己家是低保户,能顺利到内地来学习,开阔视野,多亏了政府对自己从小到大的关怀帮扶。

  在网上看到王华君书记的事迹后,伊丽努特别感动,她觉得做好事不难,但是坚持做好事是一件特别伟大的事。现在伊丽努主要工作是民族团结工作和农民工保障房申请协助工作,也常常外出学习,参访先进经验。

  教育基地也是服务基地

  王华君是秭归县人,曾是一名在宜昌谋生的普通的哥。2014年,由秭归县总工会牵头,王华君成立秭归县在宜农民工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突出“五帮”服务(帮思想、帮就业、帮维权、帮解困、帮成才),覆盖秭归在宜昌城区农民工4.2万名,在加强党员流动管理、服务农民工、参与宜昌城市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去年年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揭牌也是中心服务功能的一次延伸。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挂牌后,中心内部文化建设

  “我们是教育基地,但也十分重视服务各民族同胞。首先要让大家在宜昌能够安心、安身、安稳。”王华君说,帮助在宜各族同胞就业,也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一项重要职能。

  “我们现在在教职中心上班,待遇挺不错,这多亏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的帮助。”王兰说。

  王兰是甘肃天水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人,与丈夫共有四个孩子。两个孩子在秭归县上学,两个留在丈夫老家四川。由于创业失败,2022年8月29日,夫妻俩来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请求帮助。

  基地负责人多方联络,安排王兰夫妇在秭归县职教中心食堂的工作。

  “志愿者和王书记无私、热情的帮助让我深受感动,我衷心感谢他们。而我作为一名法律人,也要向王华君志愿服务队学习,以他们为榜样,倾我所能,成为推动中国法制化进程的一份子。”在给服务中心的感谢信中,向海银写到。

  向海银来自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姐姐和母亲都在宜昌生活。为了离家人近一点,2022年5月,向海银从恩施来到宜昌。刚来宜昌没有门路,向海银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年初挂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表达了希望在宜昌找一份法律相关工作的想法。

  王华君了解情况后,帮忙联系了湖北三立律师事务所负责人,还冒着大雨,亲自带着向海银到律所面试。最终向海银顺利通过面试,加入三立律所。

  同胞携手欢度传统佳节

  “今天一起热闹过节,让我对端午节这个中华传统节日的来历和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回族姑娘白云静说。

  去年5月31日,宜昌秭归县屈原故里艾粽飘香。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组织宜昌城区和秭归县内各族群众在这里欢度端午佳节,体验传统文化习俗。当天,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屈原故里过端午”为主题的联谊活动就在这里举行。

  敬献兰草、诵读《橘颂》、制作粽子……活动现场,回族姑娘白云静还即兴来了一段琵琶演奏。藏族姑娘何妹也闻声而舞,引发全场热烈鼓掌,将活动推向高潮。

  “去年9月重阳节,我们也组织了在宜的各族老年人同胞的联欢会,让大家在异乡也能体验到丰富的文化生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王华君向记者介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在服务中心挂牌后,中心积极组织在宜各族同胞参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感动温暖着各族同胞心灵,有效助力各族群众交流交往交融,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宜昌社会教育层面落地落实。(文/图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魏萌叶 通讯员 谭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