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通讯员琚晓青、吕涛、马明刚)“我们做每一个动作,柔的时候要柔起来,推出去的时候要用力,眼睛要跟着手的方向看过去,刚柔并济……”近日,谷城县文化馆排练厅,馆长李春阁从舞蹈的基本要领、动作技能、肢体美感到情感投入,一边详细讲解一边示范要领,指导校正每一位学员的动作。
“我们用的伴奏音乐是从紫金山歌里面择优选出的,把音乐‘柔’成了广场舞的版本,别有一番风味。”李春阁说。
紫金山歌是鄂西北谷城一带村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劳动中,即兴创作的民众歌谣,展现了山区人民勤劳朴实、热爱生活、崇尚幸福的生活实景。2008年,紫金山歌被批准进入“襄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已收集整理200多首。
此次抽取紫金山歌中的精华部分进行重新编排设计,融入广场舞进行全面推广,就是希望广大人民群众在快乐健身、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在全社会营造非遗保护的良好氛围。李春阁对非遗“邂逅”广场舞,把旧玩法用心“柔”出新花样,如此诠释道。
广场舞遇见非遗文化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该县文艺工作者大胆创意编排,以大山老百姓的劳作为创作背景,将市级非遗紫金山歌融入广场舞中,让人们在强身健体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化身当地非遗文化的保护者和传承者。
舞蹈爱好者余振阳高兴地说:“舞蹈编排比较新颖,音乐活泼俏皮、节奏感强,大家跳起来很欢快,我觉得学起来很有意思。”
排练现场,在欢快轻松的音乐鼓点中,舞蹈爱好者们通过耸肩、跳跃、扭腰等舞蹈形式,把紫金山歌里百姓劳作的欢愉之情表现出来,动作整齐划一、节拍悦耳动听。
“团队的姐妹都非常踊跃,纷纷报名参加。因为这个歌曲是我们谷城本地的非遗文化,所以大家特别喜欢这个舞蹈。”文化广场舞蹈队队员史晓英对改编后非遗和广场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近年来,谷城县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先后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北越调》等16个非遗项目通过不同形式搬上舞台,使该县的非遗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广场舞蹈队队员李明荣说:“回去后我们将带领更多的姐妹来跳这支舞,更好地传承谷城的非遗文化。”
“今后,我们采用不同的形式,让非遗文化走进校园、走进乡村。”李春阁说,目前我们这个非遗广场舞《伙计歌》已经在全国推广出去了,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传唱谷城民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