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记者汪彤、通讯员赵昆松、董朝霞)4月26日,由省果茶办公室、经作所和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武汉综合试验站主办,英山县药材和茧丝绸办公室承办的全省蚕桑多元化利用现场观摩会在英山县召开。本次会议既是湖北省科技服务果桑产业链“515”行动暨“科技闹春耕”活动现场观摩会,也是武汉综合试验站现场培训会。全省各地农业农村局、蚕桑专业合作社代表80余人实地调研英山果桑产业,交流桑蚕资源多元化利用的新思路、新模式、新举措。
与会人员先后到一品桑公司果桑采摘基地、湖北楚凰丝绸产业公司、湖北雍华丝绸制品公司以及湖北梦丝家绿色保健制品公司现场观摩。
会上,省农科院副院长杨园园介绍称,蚕桑学科是省农科院传统学科,该院蚕桑团队与英山多家企业一直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示范推广了土壤营养诊断施肥、果桑病虫害绿色防控、花果叶轻简化管理等新技术,成效明显。下一步,将进一步整合相关资源和力量,聚焦地区产业需求,主动靠前服务,为英山乃至全省蚕桑产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李顺清强调,全省蚕桑产业要夯实基础,聚焦特色属性、科技属性、文化属性、多元发展,通过科技支撑,布局多功能开发利用,提升产业水平,在全面发展、产业融合上用力,走出湖北蚕桑产业发展特色之路。
会议还以“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为主题,特邀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华南农业大学刘吉平教授、西南大学黄先智教授,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陈涛研究员分别就蚕桑产业现状、蚕桑资源多元化利用和相关产品开发研究进展等方面作了专题报告。
英山种桑养蚕历史悠久。“蚕吐丝”是英山“三宝”之一,桑蚕茧和丝绸纺织产业曾是当地传统优势产业。近年来,英山发力桑旅融合业态,把蚕桑基地打造成为新的旅游打卡地,让游桑园、采桑果、品桑茶、体验桑蚕文化成为市民乡村游的新选择。该县出台相关保障措施推动蚕桑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发展连片蚕桑基地予以奖补。鼓励企业搭建科研合作平台,聘请专家团队开展技术攻关,推进先进技术创新和应用,把传统蚕桑产业逐步向文旅康养、食品加工、养生保健等领域延伸,做到“多条腿走路”,着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现代蚕桑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