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煨汤大王喻少林——用50年,做好一碗汤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社会

2023-07-23 18:31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煨汤是武汉饮食的一大特色。

  武汉人爱喝汤,举凡筵宴,压轴戏必是一钵鲜香浓郁的汤,“无汤不成席”已成为鄂菜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在武汉煨汤界,第三代煨汤大王、武汉煨汤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喻少林可谓是一块金字招牌。50余年的煨汤经历中,他坚持传承传统技法,守护武汉人老味道。

  代代传承,守住老武汉味道

  说起老武汉人对煨汤的记忆,很多人都会提到“筱陶袁”,1974年改名为“小桃园”。创始人陶坤甫和袁得照被誉为第一代煨汤王。

  而后,喻凤山在小桃园学艺,传承前辈煨汤技艺,独创了先炒后煨,炒中入盐,一次加足水,大、中、小火配合的“喻记煨汤技艺”,被称为第二代煨汤王,并以“鼻闻汤香断火候、判品质”的绝技享誉湖北煨汤界。

  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中央领导均喝过喻凤山的煨汤,并给予了“煨汤大王,名不虚传”的赞誉。

  “小时候,父亲每天凌晨4点就去店里,我就跟着他后面打下手。”喻少林系喻凤山先生之子,也是他唯一嫡传弟子。“算起来,和汤打交道也有50年了。”喻少林笑着回忆。

  1996年,喻少林创办“望旺煨汤”汤馆,传承家传的煨汤绝技。一开就是20余年。“那时候,店面越开越大,高峰期时每天能有几百桌,80%都是回头客。”喻少林说,“牛肉汤、莲藕排骨汤、土鸡汤等,都是我们的招牌。”

  开店几十年间,喻少林坚持传统煨汤技法,同时又不断推出新菜品、新口味汤肴,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尤其是在汤清而不淡、汁浓而不腻、味和而不寡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技艺。

  “以前的煨汤,油更重,汤味也更浓。现在,大多食客不喜油腻,我们便在原料配比上做出新尝试,让汤在保持浓郁口感的同时,减少用油量。”喻少林介绍。

  此外,喻少林所制“乌龟汤”“喻记土鸡汤”“甲鱼汤”“粉丝肚片汤”等30多个煨汤系列品种,均被评为中国、湖北以及武汉名菜。

  多年来对武汉煨汤技艺的传承和发展,2006年,喻少林被授予“中国烹饪大师”的称号。2011年,“武汉煨汤技艺”被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喻少林成为“武汉煨汤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

  苛求细节,认真煨好每一铫汤

  轻轻吹开表层油花,喝一口,汤醇而味厚,煨透了的牛肉的香味直冲鼻腔。这煨汤的老手艺,让不少熟客不禁感叹,“这就是童年的味道”。

  2019年,因道路规划等问题,“望旺煨汤”一度歇停。阔别三年,7月20日,“喻少林煨汤大王”新店在江岸区南京路开张。

  “只要我还干得动,就得把武汉煨汤这块招牌传承下去。”年逾60岁的喻少林,每天7点就到店,挑选最好的食材,指导每一锅汤的煨制。

  “做一道地道的武汉煨汤,原料要讲究,细节更不能马虎。”谈起做汤,喻少林总是滔滔不绝。

  以牛肉汤为例,先炒牛骨,紧接着加满水,再加入牛肉、酱料等数道工序。一锅汤出炉,要煨足3个多小时。“牛肉得选用新鲜的瓦沟肉,这样煨出来的肉熟而不烂,有嚼劲,汤也会回味十足。”喻少林说。

  店门口,还陈列着早年间煨汤使用的老铫子,诉说着几代人对传承煨汤技法的努力。

  过去,武汉人几乎每家都会有一口专煨藕汤的砂锅,本地人称为砂铫子。砂铫子由深灰色的铁砂制成,油脂在煨汤的过程中会慢慢渗进砂里,这样煨出的汤保温好、不变色、味道和口感纯正。

  “铫子使用时间越久越沉香、越珍贵。有年头的老铫子煨的汤格外鲜醇浓郁。”喻少林说,“随着饮食文化的发展和煨汤器皿的改进,铫子已逐步退出百姓视野,现在大家普遍选择用更加美观的陶罐来煨汤。”

  紧跟时代,赋予“老招牌”新活力

  “祖辈们传下来的传统技艺,到我这不能丢了。”如今,喻少林的儿子喻松接过父亲的担子,继续经营、传承喻氏家族武汉煨汤技艺。“我们把店铺定位从之前的中大型餐饮改为‘小而精’模式,并发展外卖业务,更适合当下年轻人的饮食习惯。”

  不管经营方式怎么变,原汁原味的煨汤技法不会变。

  在喻松眼里,父亲始终坚守着武汉传统煨汤技艺的初心。“开店前,父亲专门为员工培训,要求每道工序必须恪守细节,挑选食材也是日日亲自把关。”

  目前,新店以牛肉汤、莲藕排骨汤、土鸡汤等招牌汤品为主,将最地道的武汉味道带给食客。

  除了开店,喻少林还会参加各类非遗对外推介活动,让更多人了解煨汤、爱上煨汤。

  “把武汉煨汤技艺传承下去,是我一辈子的责任。”喻少林说,“要想让这门技艺长久发展传承,重要的是要让下一代喜欢,紧跟时代饮食文化发展,不断赋予传统技法新的风格和技巧。”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严芳婷 实习生 邓梓昕 马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