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茅箭区以共同缔造理念推动老工业社区改造观察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十堰

2023-10-26 08:25 来源: 十堰日报
【字体:

  茅箭区顾家片区主要由武当路街道顾家村、路北社区、龚家湾社区等社区(村)组成。片区内17个小区居民大多数为东风公司退休职工及家属。由于片区建筑多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房屋老旧、配套缺失、环境脏乱等问题,一度成为居民的隐痛。

  民之所盼,政之所为。今年以来,茅箭区全面启动“幸福顾家”共同缔造示范区项目建设。通过坚持党建引领、健全自治组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曾经的老工业社区“锈带”,已经蝶变为幸福生活的“秀带”、幸福社区的样板。

  改出“文化范”增添“幸福感”

  “重新规划车位、安装健身器材,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我们住的老小区现在一点也不比新小区差。”谈起“幸福顾家”共同缔造示范区项目,家住丹江路部件厂小区的居民无不称赞。

  “幸福顾家”项目共更新改造17个小区130栋楼316个单元,受益群众4121户10300人。项目实施中,围绕“五个社区”(宜居社区、韧性社区、智慧社区、人文社区、可持续运营社区)建设目标,片区深度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圈,完善雨水污水收集管网,配套建设“水、电、气”智慧管理终端,挖掘工业文化,打造文化节点,整合各方资源,探索可持续运转的社区发展新路。

  随着项目深入实施,小区环境卫生状况得到根本改善,公共服务设施也显著提升。

  在五二厂物业办院内,记者看到,过去一处闲置厂房已经被拆除。在满足消防、光照的前提下,废旧厂房如今已被改建成拥有120个停车位的立体停车场。

  武当路街道锻造新村附近的地下通道,原为“管道通道+行人通道”,黑暗狭窄、环境脏乱。如今,通过扩大空间、增加吊顶、装饰管道、添设彩灯,利用两边墙壁宣传东风锻造有限公司“成长”故事,地下通道摇身一变成为“时空长廊”景点。

  部件厂小区和锻造新村小区内有很多影响观感的架空热力管道。如今,通过巧妙设计施工,这些管道下方均被装上香槟色廊架。廊架墙壁上展示东风职工的老照片、老物件,旁边新建彩色健身步道。过去“又脏又黑”的管道如今成了居民休闲建设的好去处。

  在部件厂小区,废弃锅炉房外立面整修一新,几十年前汽车生产使用的工具、零件作为装饰品点缀在外墙上,勾起了居民对旧时光的回忆。如今,废弃锅炉房已蝶变为集志愿服务、文体娱乐、托幼辅导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美好会客厅”。

  “优秀的文化可以提升精神力量、凝聚发展合力。”武当路街道宣传委员徐魏娥介绍,“老旧小区改造充分融入东风元素,弘扬‘马灯精神’‘芦席棚精神’,主要目的就是传承好十堰与东风‘一家人、一条心、一起拼’的优良传统,续写政企合作新篇章。”

  “老幼”都是宝服务“零距离”

  每天中午11点半,路北社区幸福顾家片区爱心食堂门前便热闹起来,老人们陆续前来吃饭。头戴小红帽的志愿者们,有序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餐。

  “打竹板听我讲,我们住在锻造厂。锻造厂退休办,转眼变成养老院。养老院有食堂,吃住舒服笑满堂……”不久前,家住锻造新村的刘师傅写下这首《赞养老院》,感谢党和政府在家门口建设集幸福食堂、社区养老、老年大学、生活超市、爱心理发店等于一体的养老服务综合体。

  “饭菜可口,价格公道,中午一餐只花9块钱。”家住锻造新村的李发祥高兴地说,小区全面改造后,购物、收发快递、理发、洗衣、维修等都可以在家门口完成。

  据了解,“幸福顾家”项目启动以来,武当路街道已在辖区建起3个幸福食堂。同时,在锻造小区、部件厂小区、鑫安小区等5个小区开展适老化改造,为辖区老年人创造便捷、安全的居家养老环境。

  聚焦辖区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武当路街道联合第三方社工组织创新研发“武当红福到家”微信小程序,通过以服务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方式,引导居民和爱心商户积极参与养老服务、生态环保、文明创建等活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格局。目前,“武当红福到家”微信小程序已链接爱心商户40余家,结对帮扶孤寡、留守老人50余人,组织3000余名志愿者参与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

  “幸福顾家”项目还设置多处儿童友好爱心角。针对假期孩子无人看管的情况,开放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的多媒体教室、阅览室、舞蹈室等功能室,设置作业辅导、手工制作、安全自护等基础课程,组织教师志愿者为孩子们量身定制心理疏导、法治教育、传统文化等特色课程,提供“看护+教育”服务,减轻家长负担,呵护孩子健康成长。群众站“C位”奏响“大合唱”

  在推进“幸福顾家”项目时,茅箭区坚持党建引领,整合片区单位资源和人力资源,深入践行“五共”理念,提升治理成效,创新打造“善服务·共治理缔造幸福顾家”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品牌。

  把群众的“金点子”变成小区改造的“金钥匙”。街道、社区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供改造内容、设施配套、工程造价、资金补助等内容的项目清单,请小区居民“点单”。在党员中心户的带领下,组织召开院场会48次,大规模入户调查3轮,征求群众意见8大类、50余条。合理确定屋顶防水、立面修复、管线入地、雨污分流、垃圾分类、道路硬化、电梯加装等“十改”内容。

  “幸福顾家”片区属东风公司老工业社区。在改造谋划之初,茅箭区委区政府就提出,将茅塔河小流域综合治理、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与城市更新相结合,充分挖掘历史底蕴,让“工业锈带”变成“生活秀带”。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该区建立“三师进社区”(规划师、设计师、工程师)工作机制,创新“居民合伙人”机制,召开居民代表大会及院场会,广泛收集居民意见,设置“网格心愿墙”“网格意见箱”。设置“点赞台”和“曝光台”,及时表扬身边好人事迹。

  此外,征求小区居民意见建议,汇总制定14条《居民公约》,小区居民全员签约。推选居民群众认可度高、热心的居民100余人组建设计、协调、监督、实施、宣传五支队伍,常态化开展政策宣讲、矛盾调处、施工现场安全与质量监督等工作。

  “我们完善‘社区大党委—小区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工作体系,推动‘党建+物业’‘支部+小区’‘党小组+楼栋’落地生根,成立小区党支部15个、楼栋党小组12个、党员中心户48户,实现老旧小区党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全覆盖。”武当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张红说,目前片区内的无物业老旧小区治理模式从“靠社区管”向“自治共管”转变,真正改出环境、赢得民心。(记者  马会骏  纪枫波  特约记者 柯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