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增进与市民的交流互动,11月15日,十堰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简称“12345热线”)举办了“市民开放日”活动,邀请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工作者、市民、新闻媒体记者等走进12345热线话务中心、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中心,实地观摩、互动体验、问需座谈,“零距离”了解12345、110热线的建设发展情况、运行机制等。
走进12345热线话务大厅,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各话务员服装统一、整齐就座,耐心倾听、细致解答每一位市民的来电。话务组长向参观人员详细介绍了12345热线工单的承接、转派、审核、督办、回访等各环节工作流程,以及平台智能化应用等。参观人员认真聆听、边走边看,近距离感受忙碌而有序的话务工作,沉浸式体验政务服务热线工作氛围。
十堰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成立于2002年,目前已优化归并12333、12315、12319、12328、12329、12369、12320、12348等35条非紧急政务热线,联网10个县市区分中心及631家成员单位,“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接线,实现一号对外受理、一体联动处置、一键催办闭环的工作机制,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今年上半年,12345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17.5万余件,及时签收率98.9%,及时回复率98.9%,回访满意率99.2%。
在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中心,参观人员在负责民警的带领下,详细查看了大厅的视频监控系统,了解了平台的智能化应用。座谈会上,负责民警介绍了110报警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接处警的基本流程等,参观人员就公安工作展开交流,提出各自的意见建议。
市公安局110报警服务中心成立于1994年,承担着十堰城区接处警服务、应急值守、信息报送、社会联动等工作任务。近年来,市公安局大力推进110与12345热线高效对接联动工作,以牵头“智慧城市大脑”建设为契机,将“110+12345”平台对接纳入“情指行”合成作战中心信息化项目,市县一体同步建设,实现非警务警情一键分流,打造非警务警情处置新格局,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今年以来已分流非警务警情57973起,分流率97.6%。
“之前也拨打过12345,以为只是一通电话,没想到市民诉求要经过接听、回复、跟踪反馈等这么多环节,可见热线的热情服务背后是多么的不易。我也深刻感受到作为十堰人的幸福感,一个电话就可以解决问题,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结束参观后,市民张女士深有感触。
十堰市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主任李伟表示,12345热线是政民、政企互动的重要窗口,举办“市民开放日”活动是进一步深化政务公开工作、提升政务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后期,12345热线将继续与各部门共同努力,走好群众路线,助力优化营商环境,将12345热线建设成为服务群众、企业的“连心线”“暖心线”“幸福线”。同时,欢迎广大市民对12345热线服务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12345热线服务标准的优化提升,为群众、企业提供更规范、高效、智慧的服务。(记者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