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记者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为深化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我市在2024年改善就医体验十项措施的基础上,近日推出《改善群众就医体验新十项措施》,旨在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流程,提升患者就医体验。
新十项措施聚焦患者需求,解决就医痛点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结合2025年全国卫健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和省委、省政府重点民生项目,针对患者就医过程中的难点、痛点问题,广泛征求意见后,推出以下十项便民措施:
1.扩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范围:互认项目增至200项以上,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实现线上互认全覆盖,减少患者重复检查,降低就医成本。
2.实行“全院一张床”:统筹调配床位资源,缩短患者入院等待时间,实现“床位随患者走,服务随床位走”,提升床位使用效率。
3.开展“免陪护”试点:规范护工服务,减轻“421”家庭(即四个老人、一对夫妻、一个孩子)的陪护负担,缓解“一人住院,全家奔波”的困境。
4.推行“中医药文化夜市”:每月在主城区开展中医药文化夜市活动,提供名中医义诊、中医适宜技术体验等服务,推广中医药文化。
5.提供健康用药咨询服务:在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设置用药咨询门诊(窗口),提供中药代煎服务,确保24小时内将中药送达患者手中。
6.开展儿科“充分问诊”试点:在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国药东风总医院和市妇幼保健院开设儿科“充分问诊”门诊,确保每位患者平均沟通时间不少于6分钟,提升儿科诊疗质量。
7.建立12356心理援助热线:组建市级专家讲师团,全年开展不少于20场心理健康宣讲活动,各县(市、区)医疗机构提供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服务,满足群众心理健康需求。
8.推行“看病找家庭医生”: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试点,赋予家庭医生代挂号、代排队、预留专家号等权限,方便群众就医。
9.落实无偿献血者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无偿献血者及其直系亲属可优先用血,血费减免流程简化,实现“一次都不跑”。
10.推行孕产妇全程保健服务:为孕产妇提供覆盖孕期、分娩和产后的全程系统保健服务,确保母婴安全。
2024年措施成效显著,群众就医体验大幅提升
2024年5月,市卫生健康委员会针对患者停车难、挂号难、诊疗流程繁琐等问题,推出了免费代泊车、一次挂号管三天、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入出院一站式服务等十项便民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达142项,建成市级线上互认平台,2024年累计互认6.9万人次,为群众节约费用1068万元。二级以上医院全面推行免费代泊车服务,市太和医院日均服务60余人次,市人民医院增加200个免费专属停车位,有效缓解了患者停车难题。
持续优化医疗服务,探索“十堰”方案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要负责人表示,全市卫健系统将继续巩固2024年改善就医体验十条措施的成果,以新十项措施为抓手,借鉴三明医改经验,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与效率,完善惠民利民举措,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为国家公立医院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十堰”方案。
下一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将加强宣传引导和督导,完善管理制度,建立患者就医体验监测机制,确保新十项措施落到实处,切实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记者 周珍 通讯员 常斌 谢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