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省“新春第一会”吹响了建成支点的冲锋号,发出了奋勇争先的最强音。我市闻令而动、向高而攀,全域掀起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的热潮,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力、项目支撑力、生态承载力、城市辐射力、文旅影响力、安全保障力,以一域之光为全局添彩。今日起,本报推出“以节点之为服务湖北加快建成支点”系列报道,展现全市各地各行业各部门服务建成支点的生动实践,敬请关注。
3月20日,东风特种汽车有限公司车辆停放区,一辆辆第三代氢能重卡整装待发。“今年已斩获450台订单,全年计划目标1500台。”该公司新能源销售部副总经理陈龙难掩兴奋。
去年,东风特汽曾一次性拿下500台氢能卡车订单,创下国内氢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单笔订单最高纪录。目前,该公司推出的第三代氢能重卡通过供氢系统轻量化、驾驶室优化及动力传输链一体化设计,整车成功减重超1吨,在固定场景下百公里氢能耗减少超10%,产品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重大项目是服务建成支点的硬核支撑。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发展标杆进一步抬升的关键期,十堰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强化项目谋划、储备、建设、投产等各环节,形成比数量、拼质量、赛速度的良性竞争格局,全力跑好高质量发展“第一棒”。
2月28日,由中国水电五局承建的潘口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迎来重要节点——首台机组尾水肘管成功吊装就位。
作为省级重点工程,该电站建成后将具备调峰、调频、储能等多项功能,每年可为地区电网节约标煤约1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40万吨,为区域能源绿色转型,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重要力量。
阳春三月,行走在秦巴大地,塔吊林立的建设现场与机械轰鸣声交织成发展的交响乐。
在丹江口大坝下游,陈家港“铁水公空”联运基地项目现场,数十台机械设备来回穿梭,开展场平作业。
“每天投入各类机械设备80余台,预计5月底前完成场平工作。”丹江口市交投绿色建材有限公司工程事业部部长谭成刚介绍,作为我市首个“铁水公空”联运基地项目,该项目占地640亩,共分为两期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辐射鄂西北、豫西南区域的多式联运综合物流枢纽中心。
今天的投资,就是明天的竞争力。2025年,我市共谋划重点项目2000个以上,力争全年投资增长9%左右,以项目之“进”筑牢高质量发展之“稳”。
为保障重点项目高效推进,十堰实行包联服务机制,每个重点项目配备一名领导干部、一个服务专班、一名项目长包联服务,通过周汇报、月调度及时破解各类建设难题。
“有些问题第一天反映,第二天就能解决。”湖北宇浩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栋云说,公司从落地十堰工业新区到产值过亿元,只用了不到半年时间。
我市坚持以降成本、提效能为目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中心,全力打造亲清营商环境,连续4年荣获“全省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称号,城市信用综合指数位居全国地级市第28位、全省第一。2024年,全市63个改革事项70个试点获评全省优化营商环境重点领域改革事项及成效明显地区。
“在十堰,所有企业都是自家人!”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不管国资、民资、外资,也无论大中小微,一视同仁,亲不逾矩,清不远疏,全力支持企业在堰投资兴业、做大做强,以“亲清”政商关系护航企业发展。
如今,“盯着项目看、围着项目转、扭住项目干”已成为全市上下的行动自觉,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项目进度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项目潜能正转化为发展动能,为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本报记者 段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