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一剪,妙裁锦绣;龙头劲舞,春潮涌动。
各项经济指标全线上扬、文旅市场表现持续火爆、各类项目建设遍地开花、品牌宣传推广可圈可点……一季度,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交出一份可圈可点的发展成绩单。
“文化大餐”接连不断
山上山下亮点纷呈
2025年“知音湖北欢喜过大年”文旅惠民“来武当过大年”活动、沉浸式主题演艺园区“武当一梦”开园、主秀《武当一梦》开演、玉虚宫花灯会、“知音湖北”文化旅游推介会走进越南、“健康人生太极同行”首届“亚洲太极拳日”太极拳展演……1月至3月,武当山累计接待游客41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73%、48.21%。纵观一季度,武当山特区的文旅活动可谓好戏连台,亮点纷呈。
据悉,“来武当过大年”活动主要分为山上和山下两大部分,其中山上主打“迎新春、登仙山、祈五福”,山下聚焦“品演艺、赏花灯、逛庙会”,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大餐”让游客深度体验了武当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独特魅力。
山下革故鼎新,创意无限,新业态带来新体验;山上传承有序,经典永续,老传统迸发新活力。
从1月23日启动到3月1日落幕,持续近40天的各类演艺演出、花灯集会等新型业态,在武当山下绘就一道亮丽的文旅风景线。沉浸式主题演艺园区“武当一梦”人气最旺,春节期间共举行17场烟花秀、16场无人机秀,接待游客30.3万人次,其抖音影响力位居十堰市城市观光人气榜首位,微博相关话题阅读量达1.368亿次。主秀《武当一梦》持续引爆春节档,吸引5.2万人次观看,成为现象级文旅热点成功出圈。
此外,玉虚宫花灯节将持续到“五一”假期,已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太极之夜街区春节期间共接待游客11万人次,营收超100万元,联动旅游收入超500万元。数据显示,武当山夜游项目春节期间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42%,景区周边民宿入住率超95%。
1月以来,武当山16次亮相央视总台和中国国际电视台,获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国家级媒体10余次报道,《欧洲时报》等境外媒体也多角度报道了武当山春节旅游盛况。
团队旅游热潮涌动——
2月25日,武当山迎来今年首个大型祈福团队——来自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的5000余人的队伍。该地民众已连续近20年大规模赴武当山开展祈福活动。3月12日,一支由百余人组成的马来西亚入境游团队抵达武当山,这是今年武当山接待的首个大型入境旅游团队,标志着武当山在国际化旅游发展道路上再迈新阶。
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3月10日,武当武术春季公益培训班在玉虚宫开班,100余名学员在武当武术非遗传承人于春宁带领下习练武当内家拳,吸引不少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参与。培训为期5个月,内容包括武当拳、武当剑、武当扇等特色项目。3月21日,以“健康人生太极同行”为主题的首届“亚洲太极拳日”太极拳展演暨武当武术“四进”活动启动仪式在遇真宫举行。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中国武术协会主办,旨在加强太极拳的国际推广普及。武当功夫团先后赴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西班牙、德国开展文化交流活动,所到之处无不掀起一股“Wu⁃dang旋风”。
文旅推介全球布局——
1月14日,“知音湖北”文化旅游推介会在越南河内成功举办,武当山作为湖北5条特色主题旅游线路中的重点推介旅游目的地,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自然景观成为关注焦点。1月16日,第三十届泰国国际旅游展在泰国曼谷盛大开幕。“知音湖北”展区十堰展台推出的又见武当·龙头香薰、武当小道长手办、武当文创手串、武当山茶等特色产品圈粉无数,5条十堰主题旅游线路受到观众热捧。3月11日,以“知音湖北大美长江”为主题的文旅推广活动在西班牙马德里隆重启幕,武当山作为湖北省文旅欧洲路演的核心亮点惊艳登场,向欧洲旅游业界发出跨越山海的文化邀约。
文保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一季度竣工项目投资超15亿元
2月27日,武当山紫霄宫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正式启动;3月21日,武当山回龙观保护修缮项目开工建设;3月27日,武当山建筑群五龙宫南、北碑亭局部修缮项目正式启动……南岩宫两仪殿和复真观大殿壁画保护修复项目、五龙宫九曲黄河墙局部修缮项目等也将陆续实施,标志着武当山古建筑群系统性保护迈入新阶段。
据悉,紫霄宫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主要涉及紫霄殿、父母殿、龙虎殿、十方堂等在内的7处建筑,工期为期2年,由北京市文物古建工程公司负责施工,涵盖保养维护、加固、现状整修和重点修复等内容。回龙观保护修缮项目以本体保护修缮为主,修缮面积约2000平方米,整治提升周边环境面积约1200平方米。五龙宫南、北碑亭总建筑面积约1600平方米,项目工期一年,范围包括南、北碑亭各一座,以及与其相关的月台、影壁及围墙等。
3月27日,文物专家在紫霄宫建筑群紫霄大殿宝顶内共发现历代钱币数百枚,最早的铜币系北宋徽宗赵佶崇宁年间发行的崇宁通宝。在文物专家的指导下,工作人员对宝顶内的文物进行除尘、清理、分类等专业化处理。紫霄大殿保护修缮将于2025年10月1日前完工,届时将把清理维护后的文物全部安置宝顶。
在整个修缮过程中,该区还将对紫霄大殿屋面的建筑构件、瓦件纹饰、营造技艺、历史文献进行详细梳理研究和科学修复;采取多学科研究方法,解析古建筑历史信息,并以此为修缮依据,对建筑进行病害去除和结构加固;建立优秀工匠档案等。此外,该区相关部门还对修缮过程进行全程科学记录,为后续研究和保护工作提供真实、详细的历史资料。
据悉,今年武当山特区将聚焦文物本体安全,实施《平安武当三年行动计划》,全面提升武当山文化遗产保护、展示和传播利用水平。并将于第二季度梯次推进南岩宫两仪殿和复真观大殿壁画、五龙宫九曲黄河墙、五龙宫南北碑亭、上中下元、榔梅石殿和竹芭桥等5项重点修缮工程,同步构建遗产监测预警、防灾减灾、展示利用三大体系,打造世界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示范工程。
数据显示,武当山特区一季度已竣工投产项目17个,投资总额达15.6亿元,涵盖文物修缮(紫霄宫建筑群保护修缮工程、南岩宫北天门、东西配殿、配房修缮工程、南岩宫岩体保护修缮工程等)、文旅融合创新(武当一梦演艺项目一期、元和民宿三期项目及玉虚宫花灯游园改造项目等)、生态治理(瓦房河流域治理项目、丹江口库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水生态综合治理生态治理项目等)、基础设施建设(元和观电力设施建设工程、大东沟至福银高速公路武当山互通段建设等)四大类别。
下一步,该区将强化要素保障,全面加快项目实施进度,重点推进武当一梦二期、城乡供水一体化、老营古镇城市更新、元和观民宿三期、蓝湾酒店、通神沟文旅综合体等重大项目。4月6日,“2025Dou游神韵武当”活动启动,200名总粉丝量超1亿的抖音达人走进武当山,以更加年轻、生动的方式诠释武当神韵,展示和推介武当文化。今后,该区将进一步激活文旅市场,开展好类似活动,持续放大宣传推荐效果。策划低空飞行、无人机灯光秀等体验项目,打造“亲子研学+康养度假”产品,推出200台智能助行外骨骼设备提升游客登山体验,全力备战“五一”和暑期旅游旺季,力争旅游综合收入再创新高。
当前,该区已开工项目12个,总投资22.29亿元,年度投资7.48亿元;即将开工项目4个,总投资2.36亿元,年度投资1.95亿元,已进入挂网和招标阶段;新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9亿元。
该区积极落实我市赴京对接专班工作专题会议精神,出台《武当山特区争取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建立争取项目资金和部门工作经费挂钩的奖惩机制,多次拜访国家文旅部、发改委、水利部、文物局等部门,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支持范围,积极招引热气球低空飞行、共享无人机、武当山同仁堂旗舰店、武当山国家级研学营地等项目落地。
锚定2025年目标
旅游人次突破1400万,旅游收入超140亿元
2025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也是加快建设旅游强国、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的重要一年。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将抢抓省、市高度重视武当山发展的历史机遇,坚持做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文章,按照“山上增辉添彩,山下腾笼换鸟”的思路,打造大岳龙顶、太极祖庭、功夫之都、中医圣地、隐仙社群“五位一体”的“武当新圣地”,奋力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力争2025年旅游人次突破1400万,旅游收入超140亿。(记者 吕伟 李琳婕 特约记者 明涛 冯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