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浪潮奔涌的当下,十堰正以创新之力撬动产业新蓝海。当武当文化邂逅电动汽车,一款兼具东方美学与硬核科技的“神器”应运而生。在5月8日至11日举办的北京科博会上,湖北雅格力特电气有限公司用一块太极图案面板,在世界充电版图烙上独特的十堰印记。这究竟是怎样一款颠覆想象的产品?5月17日,记者深入该公司实地探访,揭开“堰产充电桩”的出圈密码。
从硬核科技到文化加持
“流畅的弧线不仅有武当太极的气韵,更重要的是内含硬核超充技术。”17日,在位于茅箭区东升路的湖北雅格力特电气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即将交付的一批第五代 SNZC60-240充电桩正在进行调试,该公司技术总监李波自豪地向记者介绍。
在生产线旁,只见工人熟练接驳电缆,LED屏实时跳动着参数:输出功率240kW,DC电压1000V。经过反复优化调整,今年一季度上市的第五代产品,补能一秒钟可供车辆续航一公里。目前该产品已售出100多台,销售额突破700万元。
“别小看这块太极图案面板。”李波介绍,“我们前后画废了15版图纸,横的竖的、圆的方的,最后拍板这个方圆相济的极简创艺款——武当山的云雾藏在曲线里,现代工业的精准嵌在直角中。”
当记者质疑“一秒一公里”是否夸张时,李波笑着掏出手机演示,连接测试车、扫码启动,屏幕上续航里程从50公里飙升至150公里仅用100秒。“按国标续航换算,完全能达到‘每秒补能1公里’。”他补充道,“而且免维护设计让运营商省心,远程诊断系统能提前预警故障,比给汽车做‘体检’还智能。”
从汉江之滨到跨越山海
5月10日,在北京科博会现场,这款印着太极图案的充电桩引发海内外客商围观。一位巴基斯坦客商当场掏出卷尺,测量接口尺寸:“我们需要能装进沙漠驿站的‘中国速度’。”
在武当山特区太极湖街道龙王沟村尹家沟林场,民宿主理人张秀华看着新安装到位的充电桩满脸笑意:“以前有客人反映这里啥都好,就是给车充电不方便不够快。现在好了,喝碗武当道茶的功夫,续航就能增加100公里。”
据统计,自2022年该公司首款太极图案充电桩上市以来,带动公司电力变压器、配电设备等关联业务增收8000万元。
车间外,李波边翻着订单记录,边对记者说:“上个月刚给斯里兰卡客户报完价,对方特别关注能不能在面板刻上他们信仰的图腾——看来我们得开发‘太极+’定制款了。”
在雅格力特的规划里,充电桩是“数字丝绸之路”的微型枢纽。“赞比亚的客户想把充电桩装进野生动物园,巴基斯坦的合作伙伴看中远程运维功能……当电动汽车在撒哈拉沙漠充电时,太极图案就是中国智造的介绍信。”李波说。
夕阳掠过生产线,一台台充电桩披上金色余晖。李波拍下武当山村村通充电桩图片发到朋友圈,并配文写道:“山还是那座山,电已是全球电。”
或许不久后,当巴基斯坦司机在拉合尔街头给爱车补能时,会对着太极面板会心一笑——这是来自武当山下的“中国速度”,也是穿越山海的能量共鸣。
记者手记
从“武当元素”到“世界插座”,雅格力特的故事藏着“十堰智造”的破圈密码——当产品功能融入场景想象,工业设备也能成为文化交流的媒介。在新能源赛道上,这款“秒充”充电桩跑出的,不仅是续航数字的加速度,更是“十堰智造”从“功能供给”向“价值输出”的跨越。(记者 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