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供应链”变“共赢链”——郧阳区电商产业发展的破局之路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十堰

2025-07-25 00:00 来源: 十堰日报
【字体:

  十年前,郧阳区的桃子常因销路不畅烂在树上;十年后,桃子刚成熟就经电商渠道销售一空。

  “改变桃子‘命运’的是电商。”7月14日,郧阳区柳陂镇李家嘴桃园负责人黄旭望着正在桃园直播的达人感慨,“仅半小时,直播间就获得订单150单,销售额4000余元。”

  被电商改变的远不止桃子:2024年,郧阳区电商销售额突破60亿元,成为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12条供应链夯实电商底气

  2015年,郧阳区首次探索发展县域电商产业时,因链条长、环节多、配套弱屡屡碰壁。“平台没搭起来,人才留不住,物流成本高,好产品也卖不出去。”湖北五小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金伟回忆道。

  随后几年,郧阳区按“缺啥补啥”原则,组建五小电商公司等国企团队,解决产业投资、人才、物流等问题。但新的问题接踵而至——平台和渠道有了,供应链却跟不上;产品没规模、没标准,电商始终不温不火。

  2020年,郧阳区成立郧瑞农业、家善农产品等国企,将供应链建设作为电商发展的突破口。一方面,围绕香菇、红薯粉、鸡蛋等主导产业,为龙头企业延链补链强链;另一方面,创新“借鸡生蛋”“借船出海”模式,聚合全国产品、借力外部渠道打开市场。

  “国企加入像‘定海神针’。”王金伟说,在国企推动下,郧阳区建成12个农产品供应链,推进产品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如今,郧阳区已有10余家专业电商国企,引进7家江浙电商企业,带动42家大型电商主体转型,培育电商主体超4000家。从“没人做电商”到“人人想做电商”,供应链让郧阳电商有了“底气”。

  链式思维倒逼产业提质增量

  “供应链的核心是产品的质和量。”王金伟说,郧阳区的做法是“买全国而卖全国”——郧阳有什么、电商卖什么;电商卖什么、全国买什么;全国买什么、郧阳造什么。

  袜业转型是典型。此前,郧阳区的袜企因产品标准和价格缺乏竞争力,日发货量难破1000单。该区相关企业通过大数据选出全国爆款,从浙江诸暨采购并销售,日发货量一举突破50万双。同时,指导本地制袜企业按爆款标准订单生产,搭建供应链,如今日发货量达10万单,约100万双。“以前不会搞电商,袜子卖不动;现在订单化生产,日产5万双全售空。”十堰市芊瑶针织负责人高波说。

  南化塘镇是蛋鸡养殖大镇,日产鸡蛋超150万枚,但销售不稳、标准不一。郧瑞公司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蛋产品加工园,搭建饲料和鸡蛋供应链,日发货量达130万枚,带动本地鸡蛋销售50万枚以上。“有了供应链,资金和销路都不愁,能安心抓生产了。”南化塘镇宇星养殖场总经理赵建国说。

  目前,五小电商公司为全区70%的袜业企业分派订单,日售袜子60万双以上;农产品标准化率达85%,供应链成本降低了30%。2024年,五小电商公司实现销售10.5亿元,带动关联企业近20家,农副产品销售额达21.2亿元。打通物流梗阻助力产业高飞

  电商规模扩大后,物流成了新瓶颈。此前,郧阳区的快递要经襄阳、武汉出省,耗时长达48个小时,日处理量不足10万单,订单量一旦激增,就会积压快递件,影响平台评分和消费者体验。

  为解决这一问题,郧阳区与市邮政管理局沟通,协调“四通一达”快递企业争取政策。经市韵达公司推动,将快递改道陕西西安分拨。“不仅24小时能出省,标件价格还降至1.2元,降幅超30%,日发货量突破12万单。”王金伟说。

  物流效率提升激活了电商生态。2024年,郧阳区县域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达62.7亿元,实物型网络零售额达42.5亿元,农产品网络销售额达33.8亿元;直播电商交易额达31.7亿元,增长速度全省领先。

  从烂在枝头的桃子到抢售一空的生鲜,从滞销的袜子到日销百万双的爆款,郧阳区用“供应链”重构“共赢链”,走出了一条电商产业发展的新路。(记者  段吉雄  特约记者 李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