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变废为宝,建筑废料“煮”成混凝土再上岗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武汉

2023-02-16 13:32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16日讯近日,长江日报记者在中建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商砼”)青山厂中看到,约400吨的“再生骨料”正等待着被送入搅拌机中制成混凝土。这些看似与正常砂石没有区别的碎石块,其实是建筑、工业废料,在经过破碎、整形、层层质检后,成了制备混凝土的原料之一。

  “再生骨料”正等待着被送入搅拌机中制成混凝土。见习记者栾嘉雯 摄

  在洪山区关山街道的中建商砼技术部副经理宋正林,向记者介绍了这项“废物利用”技术的详情:“混凝土是由水泥胶材、砂石骨料、外加剂和水等原材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而成的,其中砂石作为一项重要原材料,通常是高价购买。”几年前公司技术人员发现,厂站的废弃试块、建筑工地的废弃支撑梁等,一般都会运到郊外堆放或是填埋,不仅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还会造成环境污染。能否将这些建筑废料垃圾加以循环利用,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还能有效减少碳排放,改善处理建筑废弃物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破解“变废为宝”应用难题,关键要保证这些替代材料能达到制备混凝土的原料性能标准。而建筑废料的来源、特性及适用范围的不同,往往需要经过不同的工艺进行加工。

  根据建筑的应用部位、混凝土强度不同,运用的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也不相同。2016年开始,中建商砼研发团队经过上百轮的试配验证,制作了约200组混凝土试块,测算这些由建筑废料制成的“再生骨料”对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等方面的影响,以此检验混凝土的质量安全性。

  通过一年的摸索与验证,中建商砼自主研发形成了配比数据基础库,并将“再生骨料”混凝土纳入日常质量管理体系,也为旗下的各个预拌厂提供了一份应用“再生骨料”的参考答案。这些建筑废料搜集后,经过骨料生产线的破碎、整形处理,再运往搅拌站。

  破碎处理后的建筑废料看起来与正常砂石几乎没有差别。见习记者栾嘉雯 摄

  “制备混凝土和煮粥类似,混凝土在浇筑的前一刻,都需要不停搅拌,以防止砂石下沉,水浆上浮。”青山厂实验室主任陈茂说,所有运来的“再生骨料”在使用前,要进行长达一周的吸水率、含粉量检测,技术人员根据试验数据,在配合比数据库的基础上进行灵活调整。

  “按照中建商砼自主研发的配合比数据库来操作,现在制备的普通非结构部位混凝土如果需要1吨的碎石,其中的250—300公斤可以由‘再生骨料’替代,混凝土质量品质不发生改变。”宋正林说。

  全过程智能监管混凝土浇筑质量。见习记者栾嘉雯 摄

  “通过该技术制成的混凝土已成功应用于部分施工现场的临建道路、基础垫层等部位。混凝土质量达标,又有‘绿色低碳’的原材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条新路子。”宋正林笑着说道。如今,某地新建屋顶、花架所用的部分混凝土,可能就来自某三环线道路改造拆除下的建筑材料。

  (长江日报见习记者栾嘉雯 通讯员范容 徐海东 谢葆兰 李航 实习生樊谦慧)

  【编辑:赵可】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