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蔡甸: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国际合作创新区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武汉

2023-08-03 06:07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盛夏时节,走进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中建钢构设计研究院、中建装饰科技创新研究院等科研机构相继落户,光控特斯联智慧产业园、中核科创中心等创新园区正呈现产业集聚之势,一批中小企业抱团扎堆,向阳生长。

  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德国普旭、芬兰林斯特龙等国际龙头企业接连落子,博格华纳、新锐合金、长华长源等中外企业“接二连三”追投扩建,产业升级的力量不断增强。

  当下,蔡甸区正努力成为双循环新格局下的“新沿海”,正以越来越浓的“国际范”,构筑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与此同时,作为武汉重要的先进制造业承载区,蔡甸区聚焦破解空间提效、工业招商、功能提升,着力破解“土地从哪里来、项目从哪里来、怎么留住产业”三大难题,把“双百”工业园区建设成为工业发展主阵地、动能转换试验田、产城融合新标杆。

  生机勃发的画面,顽强拼搏的奋进,蓄势能、增动能。

  今年以来,蔡甸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对标学习大湾区、长三角经验,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创新驱动、营商环境“四大比拼”,整体实施高质量发展“十大工程”,交出一份好于预期、殊为不易的“期中卷”。

  拉满弓、绷紧弦、铆足劲,迎接下半年“期末大考”。

  蔡甸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中法城产业导入、中德产业园扩面提质、常福产业城产城融合、文岭生活城商旅牵引、蔡甸现代城兴业赋能等“四城一园”建设,全力推动发展能级实现新跨越,着力构建“4432”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对外开放国际化平台和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勇当新时代英雄城市发展先锋。

  对标学习大湾区、长三角

  “四大比拼”全面起势见效

  蔡甸全面推进制造向“智造”转型,涌现一批智能工厂。

  没有等来的辉煌,只有拼来的精彩。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5%,增速排名全市第4;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5%,增速排名新城区第1、全市第2;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6%,排名全市第4。 上半年,蔡甸全区上下以对标先进“坐不住”、突围突破“等不起”、追赶跨越“慢不得”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努力答好争先进位和高质量发展“期中卷”。 蔡甸区主要负责人直言,发展不够是蔡甸最大实际,正视差距,对标学习大湾区、长三角,就是要放大“坐标系”、找准“参照物”,敢于向优者学、与快者比、跟强者争、朝高者攀,把“一阵子触动”变成“一揽子行动”。

  拼项目建设

  掀起敢闯敢干新热潮

  位于中德国际产业园的格力智能制造武汉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0亿元。

  7月底,走进产业园,只见企业生产与项目建设齐头并进。一台台空调内机部件乘着传输带经空中连廊,从相邻厂房的预装车间,来到总装车间生产线,工人熟练地进行着各种规范操作,崭新的空调内机经工业机器人装箱,搭乘电梯自动传输至仓库。

  预计2026年,格力智能制造武汉产业园将建设成为涵盖暖通设备、智能装备、精密模具、智能家居、工业制品等产业,年产值100亿元的多元化智能制造产业园。

  双50亿元智能家居项目欧派、敏华也在加速推进。欧派华中智造基地一期56万平方米厂房主体结构施工完成,预计今年9月正式投产;敏华华中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当前,蔡甸以非常之功抓好项目谋划储备,以非常之力推进项目开工建设,以非常之为强化项目要素保障。

  “三个非常”换来强劲势头。数据显示,上半年,工业投资增长7.1%,增速排名新城区第2。中电光谷二期等33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总投资174.86亿元,其中工业项目24个、总投资126亿元,全力稳住工业基本盘。

  拼招商引资

  构筑现代产业新高地

  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企业之家。

  白天“逛超市”,晚上“跑夜市”,蔡甸招商团队10天绘制出一张消费地图,编写出一份夜经济调研报告,引来上市企业乐惠国际全资子公司宁波鲜啤1.7亿元投资。企业负责人感慨:“招商干部干了公司市场部的活,甚至比市场部同事更专业、更细致。”

  中国武汉与德国马尔堡时差7个小时,蔡甸招商人员在1年半时间里不漏一个电话、一封电子邮件。诚意和服务换来世界真空设备行业龙头企业德国普旭公司在德国以外最大投资项目。

  一批来自德国商会及企业的中德国际产业园发展顾问奔波于中德两国,积极宣传、推介产业园,联络国内外具有招商目标的潜力企业。截至目前,已为产业园牵线搭桥推荐外资意向落户企业10余家。

  一个又一个招商引资的鲜活故事,正在重商亲商的知音故里续写。大湾区、长三角经验也不断启示着蔡甸区,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源头活水,要实现经济长远、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保持高强度招商。

  当前,蔡甸建强招商队伍,拓宽招商渠道,创新招商质效。突出产业链招商,围绕“4432”现代化产业体系,以链引商、以商招商。突出平台载体招商,招引一批大而强、新而特、小而美的项目。突出专题驻点招商,深耕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等重点区域招商。

  释放招商“强磁力”,扩大引资“朋友圈”。上半年,蔡甸区产业项目到位资金250.52亿元。新签约联东U谷国际创新产业中心等百亿元产业项目2个、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8个。博格华纳等16个项目追投扩建。

  拼创新驱动

  塑造引领发展新动能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中法生态城光控特斯联智慧产业园人工智能开放创新中心,技术人员正在加紧调试“九章AI算法赋能平台”的使用环境。平台建成后,可向传统企业、中小微企业提供低成本、低门槛的人工智能算法。目前,光控特斯联智慧产业园已入驻企业21家,其中科技企业数量占比达80%。

  中法生态城积极与华中科大、武汉理工、同济医院科研中心、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高校院所对接,建立产学研合作,加快人工智能新产业引育,强化人工智能企业招引,推进一批国家级实验室落户。

  今年3月,湖北省公布第五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蔡甸区42家企业上榜,位居全市各城区前列。其中,中德国际产业园内就有38家。

  中德国际产业园建成以来,先后入驻伟巴斯特、博格华纳、西门子、普旭、牧野、佛吉亚等德、美、日的行业龙头企业。在家门口学习外资企业的先进经验,使不少本土企业加速成长。

  今年以来,中设机器人公司8个项目团队的50余名工程师始终处于24小时连轴转状态,帮助汽车零部件企业制造转“智造”。截至目前,蔡甸经开区近20家工业机器人企业订单量普遍较去年同期增长15%。

  蔡甸正发挥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础优势,推动企业提档升级,提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份额,抢占新能源赛道。

  围绕构建“热带雨林式”创新创业生态,蔡甸区全面实施创新主体增量、创新平台打造、创新生态涵养、创新人才引育“四大行动计划”,努力把创新驱动“关键变量”变成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创新动能蓄势待发,全区新增中电光谷、商汇融合等创新园区、创新空间,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493家。科技成果转化加速,高新技术产值增长19.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89.7%。

  拼营商环境

  营造体制机制新优势

  大湾区、长三角经验启示蔡甸区,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一个地区要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

  6月20日顺利拿地,6月21日“十证同发”。中电光谷数智产业园一期负责人一次性领取了不动产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规划方案批复和施工许可证等10个证件。

  “十证同发”是蔡甸区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打造“一站式”受理、“全流程”服务的缩影。作为全市进驻部门最多、事项覆盖度最高的区级政务大厅,蔡甸区市民之家进驻部门达到49家。高效的畅通机制,企业人员打一个电话,各部门工作人员就能聚在一起。

  蔡甸区设立“一站式”中心,各部门工作人员在中心交叉任职、驻点办公,工作业绩按月考核,有效破解了行政审批的“中梗阻”,也让审批效率再提升。

  7月18日,鑫永安公司在签订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当天,即完成新型环保包装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15个证件的受理、审核、审批、办结全流程。

  从五证同发,到十证同发,再到十五证齐发,拿地即开工的“蔡甸速度”不断刷新。蔡甸区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围绕打造“七大环境”,以控制成本为核心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搭建起“企业敢干”的舞台。

  更大力度降成本,蔡甸区全面推行企业登记“1个环节、0.5天、零费用”标准,实施市场准营承诺即入制。更大力度强功能,推动基础设施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大力营造“类海外”生活环境。

  全面锻造高质量发展“四梁八柱”

  “十大工程”破题开篇再续精彩

  总投资百亿元的文岭生活城砂之船奥特莱斯项目效果图。

  在奔跑中调整呼吸,在超车中转换赛道。

  高质量发展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措施推进。蔡甸区锚定目标比学赶超,坚决破除区域发展偏安一隅的思想误区,主动融入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十大工程”为载体,探索高质量发展实现路径。

  东部以“四城一园”为主平台、主战场、主引擎、主阵地,中西部以建设“一街一镇”“一园一景”“一村一品”为重点,加快形成片区带动、多级支撑,强东兴西、全域协同,各尽其能、各展其长,形成“量”“质”并举、有“形”更有“势”的发展局面,确保全年再续精彩、争先进位,实现全域高质量发展。

  “四城一园” 开拓现代产业空间基础

  唯有比拼才能突围、才能追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当前,蔡甸区全力以赴推进中法生态城产业导入,打造城市可持续发展标杆;刻不容缓推进中德产业园扩面提质,打造高能级产业创新高地、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坚定不移推进常福产业城产城融合,打造产值千亿级产城融合典范;更大力度推进文岭生活城商旅牵引,打造滨水魅力新城;持之以恒推进蔡甸现代城兴业赋能,打造具有蔡甸特色的服务业新高地。

  新形势下的中法生态城和中德国际产业园两大国际交往平台,正向着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平台迈进,国际资源要素加速聚集,对外交流合作日益密切。

  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东南部,中法半岛小镇滨湖涵养带、武汉城建开元森泊度假乐园等项目正加快建设步伐,法国雅高集团铂尔曼酒店项目即将动工,法式动漫主题乐园、网球学院等项目加速推进,一座国际度假区加速蝶变。

  德国隐形冠军企业代表团、德国萨克森州代表团、中德汽车人协会成员相继来访,共商合作、共谋发展。世界500强企业霍尼韦尔将年度供应商峰会放在了蔡甸区,这是该峰会首次在上海以外的地区举办。

  常福产业城核心区内,一台台塔吊不停运转,一栋栋主体建筑拔地而起。常福北商业配套中心项目建设现场,150余名工人铆足干劲,抢抓工期进度。项目规划建设有文化中心、体育中心、社区医院、酒店公寓、办公楼、孵化中心、商业体。预计明年12月一期项目完工。

  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融合,常福产业城正加快由工业主导向“二三产”融合发展转变,以城市功能提升支撑更多人才集聚和企业入驻。“两个一百平方公里”工业园区建设,盘活低效空间、低质企业,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致力打造文岭国际社区、湿地花城、商旅胜地的文岭生活城频传招商引资佳音。砂之船奥特莱斯、后官湖假日酒店等12个商旅项目成功签约,总投资167亿元,一座一站式、场景式、沉浸式消费的高品质生活新空间正从“规划图”变成“实景图”。对标国际社区规划理念,文岭生活城高水平规划建设千亩德国小镇,打造“类海外”建筑风貌、休闲场景和生活环境。

  蔡甸区坚持统筹老城、新城一体化发展,致力打造蔡甸现代产业新高地和区域消费中心、科创中心、服务中心,激活蔡甸老城、再造一座新城。

  “四化同步” 提振乡村振兴聚力发力

  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域的现代化。

  蔡甸区全面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一街一镇”“一园一景”“一村一品”,以工业化思维、服务业理念、市场化手段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全域建设宜居宜兴和美乡村。

  补短板、强弱项,侏儒山农业产业园市级标杆工程对标市级示范园,在龙头培育、集群打造、产品研发、品牌创优等方面聚力发力。今年7月,侏儒山街道北大荒垦地融合示范种植区项目成功签约,5年内共建水稻、油菜等主粮作物标准化生产种植基地10万亩,打造未来武汉农业种植大基地。

  17公里长的全省最美农村路嵩阳大道,串联了5个街道、39个村、36处旅游资源、78家投资主体、25个项目,推动着乡村从“点上开花”迈向“全域振兴”。以嵩阳大道为主轴,蔡甸建立起93平方公里的嵩阳大道乡村产业示范带,拉动中西部区域现代都市农业、乡村休闲旅游业及商贸物流业发展,引领全域乡村振兴。

  全域文化旅游精品塑造工程,让农民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九真山风景区脚下的全国文明村永安炉房村,过去“卖石头”如今“卖风景”,绿水青山招引人,户籍人口1189人的村湾,常住人口却有1300多人。文旅融合,不仅让城里人在村里长年租住,也让搞文创的创业者在村里扎根。如今,这个村没有一名留守儿童,也没有一位留守老人。

  “宜居宜业” 推动生态业态融合跃升

  中法生态城文化体育中心正在加快建设,今年底竣工交付。

  汉水逶迤,奔流不息;山水蔡甸,蔚然成势。

  蔡甸拥有沉湖国际重要湿地和九真山、嵩阳山两大国家级森林公园、28个重点湖泊和近百座山体,构成武汉近郊最大生态“绿肺”,是武汉市首个省级生态区、名副其实的“后花园”,“生态好、后劲足”是省委对蔡甸的评价。

  良好的生态环境,优异的交通区位,为蔡甸区带来了天然的发展优势。该区积极融入长江经济带发展,主动实施绿水青山生态品质提优工程、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功能跃升工程、党建引领示范共同缔造工程,将资源优势变为发展优势,从“绿色之变”到“富足之变”。

  蔡甸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建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以生态之美催生发展之变。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基础,实施汉江防洪、通顺河流域排涝等重点项目,有序推动军山矿区修复治理、后官湖流域水生态保护修复、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等生态项目建设。

  推进沉湖湿地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中法生态城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示范先行区,利用法国“生物多样性”湖泊治理先进理念技术和法开署贷款,实质性推进什湖水系生态治理,加快什湖与后官湖、汉江连通,加速8条生态廊道建设,扎实推动近零碳城镇试点项目建设。

  持续构筑立体大交通、打造综合大枢纽、畅通经济大循环,蔡甸区全面推进“1518”重点交通项目建设,精心策划318国道武汉西至永安段快速化改造,加快京港澳、武天、武松等5条高速和轨道交通3号线二期建设,改造提升8条国省道路,建好全域“四好农村路”。

  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蔡甸区全面完善“群众敢首创”的体制机制,丰富群众“首创”载体,把党的领导贯穿共同缔造全过程各方面,以群众身边实事小事为切入点,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体系为目标,以“五共”为路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实施城市综合服务中心“两馆一场”、中法文体中心、区医疗卫生资源优化整合等民生工程,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共同富裕。

  蔡甸市民之家拥有全市进驻部门最多、事项覆盖度最高的区级政务大厅。

  观察

  发挥独特优势

  奋力比拼赶超

  蔡甸区上半年对标学习大湾区、长三角经验,在体量小、底子薄的不利条件下,奋力开展“四大比拼”追赶突破,经济社会发展交出一份精彩答卷。全区项目建设以强劲势头加速推进,投资拉动效果明显;高强度招商引资释放强劲磁力,推动现代产业体系逐步健全;加快培育壮大科技创新主体,创新动能活力迸发;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促进市场主体蓬勃发展。下半年还需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加快提升产业能级、优化发展结构、做大经济体量。

  依托对外交流平台,打造内陆对外开放新高地。2024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暨中法文化旅游年,以此为契机提前布局,深入推进中法交流,加强文化和旅游等各领域合作,大力引进数字、绿色、文创、设计、康养等产业落户中法生态城。中德国际产业园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体系,加强对德合作交流活动,积极推动在德设立离岸创新孵化中心,推动中德、中欧合作项目落地,打造集研发、设计、生产、服务于一体的高端产业集聚区。

  发挥区位交通优势,建设现代产业集聚区。积极融入车谷副城建设,优先承接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发展高水平现代物流仓储产业。积极融入湖北“一主两翼” 发展格局,发挥蔡甸作为武汉西大门的优势,加强与仙桃、潜江、天门等市的合作。

  提升综合服务水平,促进创新创业。借鉴大湾区、长三角经验,以诚心招商引资,以真心改善营商环境。完善创新创业激励机制,持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打造一批科创基地、创新园区、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创新平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以创新推动创业,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推动民营经济成为科技创新的突破口。

  凸显生态特色,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全面统筹山水林田湖(湿地)草等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建立生态资源数据库,研发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系统,探索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加快推进矿区生态环境治理,全面提升江河湖水质。探索国际湿地大会(武汉)遗产开发利用,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提升湿地管理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推进全域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将小城镇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大局中,重点提升中西部小城镇发展质量,统筹生产、生活、生态、安全需要,因地制宜补齐短板弱项,推动小城镇发展与疏解中心城区功能相结合、与特色产业发展相结合、与服务“三农”相结合,充分发挥以城带乡的中间节点作用。深挖乡村地区地域特色,发展“工农文旅研”融合的现代农业,促进乡村地区实现特色化、差异化和高质量发展。

  (观察员:武汉市社科院朱哲学 文/袁满 张衡 周雄 图/中共蔡甸区委宣传部)

  【编辑:戴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