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网讯(记者 熊璐) “要让历史老建筑焕发新活力!”9月3日,“武汉新发现”系列活动之城市更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在越秀中交·外滩星汇园举行,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二级巡视员刘奇志就武汉城市更新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刘奇志在“武汉新发现”系列活动之城市更新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研讨会上发言。长江网记者吕诗文 摄
刘奇志认为,对待具备文化价值的历史建筑,在做到保护的同时还要赋予其新的功能,绘就有城市特点的生活底色。
“城市更新绝不仅是给‘老人’化妆,而是要让‘老人’生活得更好。”刘奇志用“老人”来形容城市中具备文化底蕴的老建筑。他以黎黄陂路上的珞园为例,表示城市更新应实现历史保护、环境美化、功能提升的有机统一。这座“藏”在黎黄陂路上的小游园在经过城市更新后颜值大增,文化与绿色、旅游实现了有机结合,成为了市民、游客喜爱的“宝藏乐园”。
刘奇志还分享了武汉市许多地标景点的规划思路和建设历程,从黄鹤楼到东湖再到江滩,刘奇志讲述了这些项目对城市整体发展的帮助。
“我们开始做江滩的时候绝对是贴钱去做的,但是江滩好了咱们沿江是不是都升值了?咱们江中的游轮是不是都好看了?咱们临江的广告是不是更有效一点,外来的游客是不是更多了?咱们武汉也真正能够吸引国际关注的目光。”
刘奇志 提出,城市更新需要挖掘与维护城市的历史文脉,让老建筑焕发新活力,而这不能仅靠规划师,还需要学者、企业等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武汉天地街区现保留的9栋历史老建筑,就是专家、学者和企业共同维护的成果。
“城市历史越完善,历史的土壤就会越丰富。只有知道它土壤的价值,我们在土壤上面再种出来的植物才能够长得更好。”刘奇志表示,只有社会参与才能全面挖掘历史,发现资源,真正让城市历史的土壤培植出具有丰富价值的果实,让大家生活更幸福。
编辑:谢源
值班主任:徐嘉潞
值班总编辑:陈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