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田间医生”“乡村振兴合伙人” 带领乡亲们奔向共同富裕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武汉

2023-11-27 09:04 来源: 长江日报
【字体:

  近年来,江夏区深入实施“共富强区”战略,统筹实施强街兴村富民工程,加快打造一批共富带、共富联合体,促进江夏北部强盛、南部乡村富美、全域协同发展。11月24日,“英雄城市新征程”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江夏区专场举行,6位代表现场分享了他们走好共同富裕之路的故事。

  江夏区形势政策报告会6位代表现场分享在共同富裕之路上的奋斗故事。记者胡冬冬 摄

  “田间医生”们扎根乡村开处方,让小种子长成大产业

  江夏区是湖北省乃至全国子莲最大的产区之一,子莲已成为江夏区重要的农业特色支柱产业。“在江夏区郑店街,有一处水生蔬菜‘田间基因库’——国家种质武汉水生蔬菜资源圃,在这里我倾心打造‘农业的芯片’,收集保存水生蔬菜种质资源3000余份,培育莲藕新品种20余个,为湖北省及我国莲藕等水生蔬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全国最美科技工作者、荆楚楷模、武汉市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水生蔬菜花卉研究室主任柯卫东说。

  柯卫东讲述以科技赋能江夏莲藕培育的故事。记者胡冬冬 摄

  伴随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农村涌现出了越来越多“新农人”,武汉市宏盛博财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技术负责人张朝就是其中一位典型代表。2019年,张朝获得第十一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称号,2022年当选湖北省人大代表,2023年获评为全国农业农村劳动模范。

  张朝讲述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历程。记者胡冬冬 摄

  “小时候父母用种橘子的收入供我读书,那时我跟在他们身后,一起在果园里摘橘子,如今我带领着村民们一起种橘子,走上以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的路子。”2017年,他在江夏区山坡街道光华村的果园里种下第一棵柑橘树,并逐步扩大种植面积。现在1100亩的果园里不仅有橘子,还有桑葚、葡萄、李子、柿子等20多个品种的水果。近两年,他又琢磨着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让果树成为村民们的“致富树”。他将过剩的果子深加工,酿成橘子酒,并通过直播带货,解决农副产品滞销的问题,让乡村共富之路越走越宽。

  江夏土地堂曾是武汉市传统的西瓜种植区,“土地堂西瓜王”的品牌十分响亮,但后来因为品种退化、土壤板结等问题,瓜田只剩几百亩。为了重塑西瓜王老品牌,三年前,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高级农艺师李爱成,来到了江夏区土地堂。“刚来土地堂时,我就像一位‘田间医生’一样,只要瓜农遇到问题呼叫我,我就骑着摩托车到瓜田里开处方。”李爱成介绍,三年时间里他的摩托车跑了上万公里,种植西瓜的企业从两家变成了十几家,种植面积发展到千余亩。现在,江夏土地堂西瓜王变成了瓜农们的“致富果”,还发展出了精品采摘的路线。“很高兴能看到‘土地堂西瓜王’这一老品牌再度打响,我会继续为乡村振兴贡献科技力量。”李爱成说。

  李爱成讲述“土地堂西瓜王”品牌的重塑之路。记者胡冬冬 摄

  “乡村振兴合伙人”带领乡亲们奔向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能人回乡,产业兴旺。十余年间,海洋村发生了巨变。北京武汉企业商会会长、武汉阳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驰升回忆,当年海洋村很穷,自己是走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2010年,杨驰升回乡探亲,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我回到家乡,看到我们村还这么穷,我就想必须回来做点事情。”2011年,他回到家乡投资创业,流转了近5000亩土地打算发展产业。

  杨驰升讲述海洋村由贫困村转型为“网红村”的历程。记者胡冬冬 摄

  杨驰升介绍,十余年间,通过打造高端民宿,发展生态农业,海洋村逐渐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如今的海洋村年均接待游客达5万多人,人均年收入增加到3万元,村集体收入达到20万。去年,海洋村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在杨驰升看来,“人”永远是建设乡村、发展乡村的核心和主题,他希望有更多的“乡村振兴合伙人”一起把乡村产业做大做强,带领乡亲们奔向共同富裕。

  不忘家乡根,回报桑梓地的代表中还有海归青年、湖北未来家园高科技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尹雨龙。他毕业回国后,在江夏区舒安街梁子湖畔倾力打造未来家园三产融合示范园。

  尹雨龙讲述未来家园助力共富强区的成功经验。记者胡冬冬 摄

  “我小时候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对农业、农民有着深厚的感情。农业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是值得有一番作为的。”自2013年进驻江夏以来,未来家园通过土地流转费用等,直接增加了村湾集体收入3000余万元,每年支付30余万元,用于村集体购买养老保险、困难户救济等民生支持,累计创造1600余个长期和季节性工作岗位,100余个固定岗位,累计为4个建档贫困户和30余户低收入家庭提供了就业岗位。“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广乡村文旅项目,丰富农业业态,助力江夏打造共富强区。”尹雨龙说。

  “这些年来,我看着村里的泥巴路变成了水泥路,村民的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楼。以前我只能步行到村民家里随访,后来我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好,健康也越来越有保障,生病了能及时得到干预和治疗,小病不出村,大病不耽误,公共卫生服务做到了全覆盖。”61岁的丁玉强是江苏徐州人,今年是他在江夏劳七村当村医的第37个年头。

  丁玉强讲述坚守江夏劳七村37年的行医历程。记者胡冬冬 摄

  37年的坚守,丁玉强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村民们习惯有事就找老丁。他说:“乡亲们的信任是对我最大的认可。只要身体允许,我还想继续守好这里,为村民们的健康服务,让村民们都有健康的身体,去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长江日报记者聂奥林 高喜明

  【编辑:赵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