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讲真的,来荆州可别大意了!它原本是这样有魅力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文旅

2023-12-20 00:00 来源: 荆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字体:

  如果您翻看过《楚辞》, 了解过屈原,您一定知道楚国。但谈及楚国,能和楚国联系起来的,大家能脱口而出的好像还是屈原。

  △《屈原》剧目 图片来源:荆州方特东方神画

  实际上,三千多年前的楚国,是创造了辉煌历史的大国, 它 曾一度 是世界第一大国,中国历史上的 第一段长城、第一个县、第一支毛笔都出现在楚国大地 。 它不仅是华夏大地上文化最灿烂辉煌的诸侯国,也 曾经是全世界文明的最高峰。

  荆州,作为曾经楚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这个充满浪漫主义的家园的浓缩,这里曾开拓了奇诡夸张不遵循礼制的楚式生活、上演了 千乘之国的盛世繁华、诞生了短但极其绚烂的文艺先锋……

  △郢城文化园

  虽已过去千百年,但这一切仍有迹可循,在荆州博物馆、楚王车马阵……这些奥秘都能一一被揭开。 您可听它们,与您细细道来——

  图片来源:湖北文旅之声

  本世纪初, 在荆州发现了一座 可与秦始皇陵相媲美的 巨型古墓, 这座古墓 让沉睡了两千多年的 古老王国 ——楚国, 其独特而迷人的面容 缓缓揭开。

  图片来源:湖北文旅之声

  楚王车马阵景区距历史文化名城荆州古城约35公里, 南邻八岭山楚墓群,北靠荆山,是国家级大遗址保护荆州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已发现的保存最好、规模最大、布局最为完整的 周代楚王陵,以气势恢宏的楚王陵、威武壮观的车马阵闻名于世。

  楚王车马阵展厅面积为8200多平方米,这里有 遗址本体 展陈的介绍,还有 虚拟现实多媒体 手段及 艺术雕塑 结合,以打造 “沉浸式” 体验为核心,再现 “千乘之国” 的威势。

  出土文物陈列馆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重点展示的是在熊家冢遗址出土具有楚文化特色的 玉器 和 青铜器 。

  虽已过去三千多年, 但当您身处于楚王车马阵遗址, 因其规模之大, 所呈现的“沉浸式” 带给人最直观的感受, 恐怕还得用 “东周楚国战马呼啸而来” 来形容。

  为啥有如此多的真车真马?那当然是三千多年前老祖宗们就认识到武力值的重要性!

  是的!看到这里,您可以非常肯定地下结论了: 楚人尚武。

  如果您觉得稍微有点武断,咱们可以通过考古成果来证明:

  在 雨台山 的楚墓是五百五十五座,出剑的墓有两百多座;小一点的墓地, 太晖观的楚墓,十座墓葬里出剑的墓有六座;还有 拍马山的楚墓,有五十座墓葬里出剑的墓有二十多座,出铜剑的比例都在50%以上。

  太晖观 图片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网

  为啥是50%?

  因为墓葬里有50%男人,还有50%的女人。所以,基本上是每一个男人都配上一把铜剑。

  而在中原地区就不一样了,中州路的东周墓两百多座,只出了二十多件铜剑;二里岗,两百多座墓葬,只出了两件铜剑,这个对比应该很明显了。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荆州江陵楚墓中出土的虎座凤架悬鼓和越王勾践剑令人惊艳。本世纪初,荆州又发现了一座可与秦始皇陵相媲美的巨型古墓——熊家冢,也就是楚王车马阵。

  △楚王车马阵景区 图片来源:湖北文旅之声

  虽然“楚国的历史, 被风干成了《春秋》中的寥寥数语”,但我们仍然有契机了解到 楚国这一路,走得并不容易。

  这一路,从一个被驱逐的部落,到希望得到中原国认可,却一直被忽视的蛮夷小国, 到一改隐忍,野蛮生长,成为“蔡侯郑伯会与邓,始惧楚也”的大国。

  这一路, 鬻熊把复兴楚人的部族为使命,熊绎辛苦开发,积蓄力量,熊渠封子为王,称“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楚武王自立为王,摆脱分封制,设中国“第一县”,并疯狂扩张, 楚庄王 “三年不鸣,一鸣惊人”造就楚国雄图霸业……

  △楚王车马阵景区 图片来源:湖北文旅之声

  至此,是楚人 筚路蓝缕、艰苦创业 ,是“我先去,你再来”“我已死,你快来”的接力, 在山丘湖泊间 孕育出了灿烂的荆楚乐章,楚国成为了一只光彩夺目,声势逼人的凤凰。

  除了楚王车马阵, 荆州 八岭山 也是一处 有着丰富历史文化的遗址。 八岭山自然风光 秀丽, 系荆山余脉, 因山势蜿蜒曲折,矫若游龙, 又称为龙山。

  在八岭山较大封土堆墓冢 有三四百座, 无封土堆墓葬数以万计, 登记在册墓冢804座,其中八岭山林场墓冢488座、八岭山茶场墓冢38座、太湖港管理区墓冢203座、八岭山镇墓冢71座、马山镇墓冢4座。 其中楚墓最多, 且大多都是楚王室及宠臣贵族的陵墓, 保存基本完好。

  如此密集的墓冢集于一处, 构成了八岭山的一大奇观, 也是全国之罕见, 被史学界、考古学界 称之为地下文物宝库。

  如果您听到有人称赞荆州博物馆

  是“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

  是中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

  图片来源:荆州市人民政府网

  姓名:荆州博物馆

  生日:1958年

  身量:馆舍面积5万平方木,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现藏文物19.2万余件。

  那Ta一定是被荆州博物馆里 成色如新的四代 越王剑、 莹润精美的 新石器时代和东周的玉器、 “战国丝绸宝库” 楚汉 织 绣 品/ “地下书库”楚秦汉 简牍 以及占全国数量五分之三的 楚秦汉漆器 所折服.

  走进荆州博物馆, 近距离地感受器物的纹路、样式, 您将不难发现 无论是用于祭祀的礼器, 还是日常生活所用的器皿, 大多都有一种 神秘 的气质, 形状 张扬恣肆, 图案精美至极,恢诡谲怪, 好似要将一种惊人的 浪漫、狂放 以放射、喷薄状展现出来。

  虽说个中神韵 还需亲眼看过才能体会, 但在这也可以和小编一道 欣赏一二↓

  姓名:漆木彩绘虎座凤鸟悬鼓

  时代:战国(公元前475—221年)

  籍贯(作为文物的):天星观二号楚墓出土

  虎座凤鸟悬鼓 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 乐器。

  全器以两只昂首卷尾、四肢屈伏、背向而踞的 卧虎为底座,虎背上各站立一只长腿昂首引吭高歌的 鸣凤,背向而立的鸣凤 中间悬挂一面大鼓。

  姓名:连发铜木弩 (“半自动步枪”鼻祖)

  时代:战国(公元前475—221年)

  连发铜木弩是远射兵器。木质矢匣,双射孔,储矢20支,铜质机体组成,双矢并射,连发。机关复杂,射击精巧,杀伤力强,是 “半自动步枪”鼻祖。

  不得不说,楚人的 学习创新能力很强悍 ,特别是在兵器的改造上。

  姓名:根雕辟邪

  年代:战国(公元前475—221年)

  籍贯(作为文物的):马山一号楚墓出土

  根雕胎,髹红漆,是目前我国发现的 时代最早的根雕作品之一。

  辟邪虎头曲身,四肢长短不一,利用根枝原状而求四肢不对称之美,四肢上分别浮雕蛇、蛇噬蛙、蜥蜴噬鸟和蝉。

  奇特的造型与装饰,向人们展示出楚人的某种宗教、哲学思想。它是一件休息时倚靠的凭几,下葬时也兼作个性化的镇墓兽。

  姓名:越王州句铜剑

  时代:战国(公元前475—221年)

  籍贯(作为文物的):藤店一号楚墓出土

  圆首,圆茎实心。剑茎上满缠丝绳,有两道带纹饰的圆箍,茎靠首端用木片包夹呈圆形。

  剑身无纹饰,一面近格处有两行八字错金鸟篆铭文 “戉(越)王州(朱)句(勾)自乍(作)用佥(剑)”。

  刃锋锐利,光泽如新。 越王州勾是越王勾践之重孙,在位共计37年之久(公元前448~前412年)。

  荆州楚墓中出土最负盛名青铜剑,应该是越王勾践剑了(现在在省博物馆)。

  吴越原本是历史悠久的“宝剑之乡”,他们制造的宝剑天下闻名,楚国一直都殚精竭虑,向他们学习铸剑之术, 后来越国赖以名动天下的绝技,在楚国工匠的手上推陈出新。 特别是吴越相继被灭之后,原来为越王铸剑的名师干将、莫邪转而成为了楚国的铸剑大师。

  楚国全面吸收了吴越的技术精华, 铸剑工艺后来居上,一度达到了当时最高水平。当时各国武士都推崇楚剑 , 认为“ 一剑在手,翩若游龙、飞若惊鸿”,后人更是以“吴钩明似月,楚剑利如霜”来描述楚剑的锋利。

  郢城城址在荆州区郢城镇郢城村,距荆州城东北1公里,城垣南北长1200-1500米,东西宽1500米,面积2平方公里。

  城址平面近似正方形,城垣四面各有一座城门遗迹,夯筑城垣基宽15米—20米,面宽7米—10米,高3米—6米。城外有护城河,面宽41米至52米,底宽约32米至41米,周长约7公里。

  据《括地志》《荆州记》记载,郢都在东周时期是 楚昭王的都城。

  据1977年试掘,城内文化层厚0.6—3米,出土铜“半两”“五铢”钱等;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有少量的夹砂灰陶和泥质红陶,纹饰有绳纹、几何纹,器形有鬲、豆、盂、碗、罐、釜、盆及砖、瓦、井圈等,对研究秦汉时期的文化,具有较高的价值。

  公元278年秦将 白起拔郢 后,为秦的南郡所治,西汉郢县所治。公元九年王莽建立新朝后,改郢县为“郢亭”。东汉时期郢县、并入江陵,郢城遂废。

  除了遗址、文物本体, 荆州也在用现代化的方式 诠释楚文化, 若一定要讲一个 能触动人心的项目, 那么荆州方特东方神画 一定会在其中。

  荆州方特东方神画的剧目如 《屈原》《楚舞》《楚乐》, 将高科技手段与楚国文化精妙融合, 坐在舞台下, 随着音乐、灯光、情景, 仿若一下子穿越了千年, 看到屈原 对楚国“深固难徙”的钟爱, 上下求索与君王不寤的无奈, 看到三千年前的楚国、楚人、 祭祀、舞蹈,为庆祝、为祈祷。

  银白色的光线交织如网,数千个编钟缓缓降落,数名楚女在楚乐声中翘袖折腰。

  图片来源:湖北文旅之声

  唯美的布景和绚烂的声光特效相互配合,将楚国风貌和楚人的风姿娓娓道来。

  图片来源:湖北文旅之声

  楚人筚路蓝缕、艰苦创业的进取精神, 锐意革新、不断开拓的创新意识,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开放胸怀和崇武爱国的传统,穿越了两千多年的时光,依然流淌在楚国故地百姓的血脉中,比如, 孩童的成长过程中,“你‘不服周’啊”听的和说的绝对不少,“不服周”是楚人对周人的反抗, 不偏信权威,不遵既成礼制,敢于独立创新。

  图片来源:湖北文旅之声

  楚文化的传承不仅是精神的传递,更是物质文化上的继承。荆州的艺人经过多年摸索已经 完整地复原了楚系青铜器的制作技艺,正在让几千年前,那些 精美绝伦的楚国青铜艺术重获新生。

  图片来源:湖北文旅之声

  如果您来荆州,切莫大意喽! 希望您可以不是 “签到式” “打卡式”游历,您可以去了解走出筚路蓝缕的那群人,去探访楚王车马阵,看“千乘之国”的恢宏;您可以走进荆州博物馆,去感受楚人兼收并蓄、锐意创新的智慧; 您甚至可以去抚摸 曾经被撕开的伤疤,也完全没有关系,因为荆州从来都是一座“不服周”的勇气之城。

  除了以上谈及的, 荆州还有许多关于楚、关于三国的历史文化印记,都非常值得游历、了解,所以呀,当您 来荆 州时可千万别大意了,它真的很有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