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跟着影视剧玩转襄阳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文旅

2024-05-27 00:00 来源: 襄阳晚报
【字体:

  来看这份一日游攻略

  唐城的虹桥在影视剧中反复出现

  电影《你好,李焕英》的拍摄打卡点

  临江跳台

  网红夜市

  □全媒体记者彭艺唯 通讯员向长海 王皓月 文/摄

  《庆余年2》正在热映中,有关“小范大人”的各种话题持续发酵,频频霸榜热搜……作为取景地之一的唐城,同样迎来了影视旅游热。穿着汉服的小姐姐,带着跟拍摄影师,一路找寻影片中的同款机位。

  从早期的《妖猫传》,到《你好,李焕英》《梦华录》,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盛的襄阳,是众多知名导演镜头里的“宠儿”。越来越多的外地游客,通过荧屏,了解襄阳,进而走进襄阳。

  如何跟着影视剧玩转襄阳?这儿有一份 襄阳影视一日游攻略,请查收!

  第一站:唐城

  气势恢宏、古风古韵的唐城是众多导演的“心头好”,《妖猫传》《上阳赋》《图兰朵》《梦华录》等影片在这里取景拍摄,偶遇影视剧组、偶遇明星的桥段在这里时常上演。

  如果你是“小范大人”的资深粉丝,一定不要错过唐城。《庆余年2》的前两集基本上是在唐城取景拍摄的。行走在景区,会有一种穿越感,仿佛一秒穿越到影片中的名场面。

  因为是影视旅游的热门打卡地,唐城周边的汉服租赁店一家挨着一家。在抖音或小红书上搜索唐城妆造,选一家店提前跟店主联系。

  一般妆造耗时20分钟到30分钟,如果是复杂的妆造耗时一个小时左右。跟店主约定8点到场做妆造,8点半景区开园,你就是第一拨入园的幸运游客之一。

  8点半才开园那会儿,阳光斜射,光线正好,还不用担心其他游客误入镜头,是拍照打卡的绝佳时段。为什么这么说?唐城夜游久负盛名。很多游客是奔着夜游去的,他们通常下午入园拍照打卡,晚上看节目。

  几个重要的取景点记一下:朱雀廊——宣传海报上“小范大人”帅气的背景照拍摄地;西市——商贩兜售“小范大人”遗物的那条街;虹桥——春闱结束,学子散场那段戏;环殿、瓮城——“小范大人”闯宫,飞檐走壁的那段戏。

  实在记不清了就看看凯旋楼附近景区做的巨幅海报,剧照、实景对比一目了然。

  第二站:原国营卫东机械厂

  原国营卫东机械厂是襄阳闺女贾玲自导自演的首部影片——《你好,李焕英》的取景地。

  诞生于“好人好马上三线,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三线建设时期,厂区的红砖墙、老厂房深深地烙印着那个时代的鲜明特色。

  坐29路公交车,到终点站卫东工会下车,站台旁边的篮球场,就是剧中铁娘子队对战打铁娘子队的那片场地。

  到利民供销社买玻璃瓶装的橘子味汽水,听老板娘慢慢回忆拍摄背后的故事。

  顺着水泥路一路向南,找到厂区幼儿园。窄窄的楼梯,是贾晓玲和冷特喝汽水的地儿。这时,你可以举起汽水瓶,复刻片中的名场面。路对面,墙体斑驳的大众饭店、理发店也很出片。

  大众饭店是贾晓玲和李焕英喝酒的地方,小黑板上用粉笔写着牛肉面、黄酒等各种早餐的售价,桌柜上摆着上了年代的旧酒瓶,墙上的老式挂钟不知是哪一天停的。

  大众饭店的真实用途其实是棋牌室。每天下午3点,厂区的大爷、大妈会聚在这里搓麻将、下象棋。如果时间凑巧,你不妨跟他们下上一局,听他们讲述光阴的故事。

  第三站:长门遗址公园附近临江跳台

  除了打卡影视作品取景地,很多游客还想走进古城体验慢生活,这就得去长门遗址公园附近临江跳台去寻觅。

  前段时间明星魏哲鸣打卡了这处跳台,背朝悬索结构的凤雏大桥,洋气的画面让他直呼:“感觉像在奥克兰!”

  从临汉门登上古城墙,一路向东,长门遗址公园附近有一处“野生”的临江跳台。

  说它“野生”,是因为这处跳台是游泳爱好者修建的。

  每天的清晨和傍晚,游泳、跳水爱好者会自发聚在这里,到汉江畅游一番,或登上跳台来个水花四溅的自由跳水。

  没有掌声,没有欢呼,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只有入水时那“砰”的一声,提示着周围人——哦,这是在跳水!

  其实,背朝汉江一桥更有韵味。

  钢筋铁骨的汉江一桥,自带赛博朋克工业风,不时呼啸而过的绿皮车透着满满的年代感,这些元素和跳水的大爷、结束一天工作来这里散“班味”的上班族,框在一个画面里,正是古城人“忙而有度,闲而有趣”的生活写照。

  第四站:织工街襄阳小甜甜夜市

  奔走了一天,是时候用味蕾去感知一座城市了。襄阳小甜甜夜市是新晋网红,位于樊城织工街这条襄阳人熟悉的老街巷,本就自带烟火气,在夜市、美食的加持下,烟火气愈浓。

  行道树上绕着黄色灯带,五光十色的招牌,美食巴士、小吃车,不断冲击着人们的视觉。顺着人流往前走,铁板煎生蚝嗞啦作响,冒粉的汤锅一边沸腾一边大口大口地“吐”着热气,刚出炉的锅包肉香气扑鼻……

  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在这里停下脚步,用美食抚平一天的疲惫;操劳的摊主在夜色中坚守,用辛勤的劳动博一个美好的明天!

  闫师傅在夜市经营江西拌粉摊。因味道正宗、价格公道,他的摊位食客不断,“我在江西卖了16年拌粉,手艺是老丈人教的,没的说。在外漂久了,就想回来,在这个夜市一晚能卖100碗拌粉,知足!”

  夜色渐浓,来这儿寻味的游客愈发多起来,闫师傅和其他摊主手上的动作也越发麻利。

  对大家来说,夜市一半是烟火,一半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