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中国好人饶邦炎:35年坚持!只为那一句嘱托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咸宁

2022-08-23 17:20 来源: 咸宁日报
【字体:




  8月24 日:晴 气温 27 ~41 ℃ 新闻报料电话:0715—8128787 新鲜事、稀奇事、开心事、麻烦事,欢迎拨打热线电话,我们愿意和您分享,帮您跑腿...
  这是一个关于不忘初心与信守承诺的故事。
  在赤壁市新店镇望夫山革命教育基地,绿树成荫,翠竹成林,180多块石碑庄严肃穆。这些屹立的石碑,用镌刻缅怀碑文、名人题字的方式纪念着40多位红军烈士,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中国好人”——赤壁市退休老干部饶邦炎。
  1987年,望夫山籍老红军李平特地回到他当年浴血奋战的地方。老人感慨不已:“我的很多战友都牺牲在这里,要是能在这里建立一座纪念碑该多好。”身上流淌着“红色血液”的饶邦炎深受感动,当即表示:一定尽力办好这件事。
  在饶邦炎的多方努力下,2004年9月,望夫山红军烈士碑林首期工程完成,使红军精神代代相传。如今,为了这个红色承诺,饶邦炎已经坚持了35年。


  初心:为了一位老红军的嘱托
  “我信守了我的承诺,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8月16日,在望夫山村支部书记饶斌的引领下,记者见到了饶邦炎。
  由于年事已高,如今的饶邦炎卧病在床,视力、听力都大不如前。但一听说是为红军英烈建墓碑的事,他的眼神马上充满了坚定。
  1935年,饶邦炎出生在望夫山,母亲廖莲元是一位红军烈士的遗孀。廖莲元改嫁后,生下饶邦炎。
  望夫山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早在1925年,漆昌元烈士(蒲圻第一任县委书记),在这里宣传马列主义思想,播撒革命的火种。望夫山人民积极响应,成立农会,参加革命活动。
  小时候,他常听母亲说起那段不平凡的历史,饶邦炎幼小的心灵里萌生了难舍的红色情结。怎样才能将自己对红军的敬仰之情付诸行动呢?多年来,饶邦炎一直思考着这个问题。
  1987年,从望夫山走出去的老红军李平回到家乡,在自己当年浴血奋战的地方,老人驻足不前,思绪万千。
  “老李,您在想什么呢?”一旁陪同的饶邦炎问。李平感慨不已:“我的很多战友都牺牲在这里,要是能在这里建立一个纪念碑,让后人缅怀他们该多好啊。”
  老李的一席话,让饶邦炎深受感动。他当即向李老表示:只要有时间、有条件,他一定尽力办好这件事。
  1995年,饶邦炎从赤壁市农委副主任的岗位上退休,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筹建红军纪念碑。开山造路、筹资金、挖史料、询顾问、求墨宝……2004年9月,红军烈士碑林首期工程完成,使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承诺:竭尽全力为红军烈士修墓
  2001年2月,饶邦炎邀请一批老同志开会,专门研究修建红军烈士碑林事宜。会上,大家一致表示赞同,并当场慷慨解囊,捐出数千元。从这以后,饶邦炎更加坚定信心:一定要建好红军烈士碑林。
  建碑林首先得筹钱。在外地工作、经商的望夫山人员;赤壁出生、工作过的领导、企业家……饶邦炎都想方设法,与他们取得联系。
  一次偶然的机会,饶邦炎结识了时任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的廖丹清,他对望夫山这片红色的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在其主持的《中国百县市调查》课题中有对这片区域专门的研究。
  饶邦炎请他担任顾问,廖丹清满口答应,并当即捐出5000元。2004年初,廖丹清临终前对妻子说:“我想葬在望夫山,跟红军烈士作伴!”廖丹清病逝后,按照他的遗愿,家人将他的骨灰安放在烈士碑林旁。
  在饶邦炎的不懈努力下,2001年7月,红军碑林正式动工。为节省经费,饶邦炎对每笔开支都精打细算。2003年,赤壁城区进行人行道改造。饶邦炎得知这一消息后,四处托人帮忙,终于将废弃的9车地砖运到望夫山,修建了几百米便道,仅此一项,就节约了5000多元。
  饶邦炎的“愚公精神”感动了社会各界。在他的一个账簿里,清楚地记录着每一笔捐款:省民政厅拨了3万元;省建设厅、水利厅、水产局各捐资2万元;赤壁市政府分3次拨款3.8万元;周边的咸安区、嘉鱼、崇阳、通城等县也各资助了1万元;赤壁市水利局、广电局、电信局、新店镇都为修建红军碑林提供无偿援助……
  2004年9月,红军烈士碑林首期工程完成,并正式免费对外开放。时至今日,纪念墓地不断完善,占地面积20.53亩,现由碑林、凌烟阁、烈士墓园、哨所、展览陈列室、鄂南秋收暴动纪念馆等组成,先后认定为咸宁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赤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赤壁市党员教育基地。
  这期间,饶邦炎共筹集200多笔捐赠的钱物,加上他自己拿出的2万元,共计120余万元。
  传承:每年2万名党员祭拜先烈
  红军烈士碑林从当初的规划,到今天初具规模,凝聚了饶邦炎的无数心血。
  为弘扬烈士精神,永树红色丰碑,新店镇将望夫山革命教育基地列入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改造,如今每年都有大批的党员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2万余人前来祭拜先烈,接受革命传统教育。
  前不久,新店镇党委在望夫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举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深切缅怀革命先烈,在红色故土上研学党规党情,重温入党誓词,传承革命先烈的红色基因。
  活动伊始,新店镇党员干部向革命烈士敬献花篮并举行默哀仪式。随后,根据“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的要求,开展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研学党规党情,重温入党誓词,并对革命烈士墓碑进行祭扫,学习革命烈士的坚守理想信念,不畏艰难困苦,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敢于斗争的革命精神。
  新店镇党委书记吴奎表示,通过此次活动,生动的阐述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的党性意识,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的工作热情。
  2022年初,望夫山革命教育基地再次进行翻修,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望夫山村党支部书记饶斌介绍,我们今年初向退役军人事务部门进行了项目申请,对爱国主义红色教育基地进行改造,6月份已经完成了对碑林的翻新、对6位烈士的立碑改为卧碑、新建300平烈士小广场。
  目前,红军烈士碑林已移交望夫山村委会管理,村级自筹经费用于完善碑林的其它设施。饶邦炎希望,今后这里成为人们凭吊先烈、观光旅游的风景区,让红军精神代代相传。


  全媒体记者: 黄柱、特约记者:但唐静 通讯员:敬意
  编辑:周萱
  监制: 向东宁
  出品:新媒体中心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