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至2月我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8%
【襄阳政府网消息】3月21日,记者从市经信局获悉,作为我市传统优势产业,今年1月至2月,我市装备制造业产值同比增长21.8%,为全市工业经济呈现增势好、支撑强、质效优、后劲足的良好发展态势贡献了力量。
近年来,我市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到207家,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887.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八分之一,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产业成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我市更是突出规划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主动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以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特色装备和通用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大做强航空座椅和救生系统、铁路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农机装备等细分领域优势产业,加快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到“十四五”末,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与此同时,我市突出技改赋能,坚持把技改作为提升工业投入强度、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连续7年开展“千企千亿”技改提质行动。今年将重点推动投资59亿元的东风汽车股份阵地整合和智能化改造、投资25亿元的襄阳卷烟厂搬迁改造、投资8亿元的湖北港利制冷设备关键部件、投资4.6亿元的航天科技四十二所搬迁等269个投资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建设,其中,装备制造业技改项目46个。数据显示,1月至2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4.3%,高于全省47.6个百分点。
突出创新驱动,集聚高能级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大力开展“招校引院”。先后引进和建设华科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北航襄阳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本月底投入使用;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年内基本建成;隆中实验室正式揭牌,今年将实体化运行。
突出政策支持,统筹市级产业发展、科技、知识产权、生态环境等专项资金,设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科技攻关、品牌质量提升和绿色转型。此外,我市还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和示范创建,助推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2021年全市新增国家绿色工厂6家,居全省第一位,总量达到13家。
近年来,我市以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为突破口,助推工业转型升级,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整体竞争力不断增强,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达到207家,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887.9亿元,占全市工业总量的八分之一,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产业成为全省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我市更是突出规划引领,着力构建现代工业体系,主动对接全省“51020”现代产业集群,重点打造汽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13条先进制造业产业链,着力培育优势产业集群,以航空航天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为主攻方向,强力推进特色装备和通用装备制造业发展,做大做强航空座椅和救生系统、铁路工程机械、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农机装备等细分领域优势产业,加快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比较优势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力争到“十四五”末,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500亿元,成为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
与此同时,我市突出技改赋能,坚持把技改作为提升工业投入强度、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连续7年开展“千企千亿”技改提质行动。今年将重点推动投资59亿元的东风汽车股份阵地整合和智能化改造、投资25亿元的襄阳卷烟厂搬迁改造、投资8亿元的湖北港利制冷设备关键部件、投资4.6亿元的航天科技四十二所搬迁等269个投资千万元以上技改项目建设,其中,装备制造业技改项目46个。数据显示,1月至2月,全市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94.3%,高于全省47.6个百分点。
突出创新驱动,集聚高能级创新资源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大力开展“招校引院”。先后引进和建设华科先进制造工程研究院、北航襄阳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产业研究院等产业技术研究院;武汉理工大学襄阳示范区本月底投入使用;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年内基本建成;隆中实验室正式揭牌,今年将实体化运行。
突出政策支持,统筹市级产业发展、科技、知识产权、生态环境等专项资金,设立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资金,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科技攻关、品牌质量提升和绿色转型。此外,我市还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和示范创建,助推装备制造业转型发展,2021年全市新增国家绿色工厂6家,居全省第一位,总量达到13家。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