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我市召开第二场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襄阳

2022-08-19 00:00 来源: 襄阳日报 李旭晖 孙凤玲 余晶晶
【字体:


  【襄阳政府网消息】8月18日,我市召开第二场优化营商环境新闻发布会。会上,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耀辉,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筱青,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四化,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张忠友分别介绍了各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具体做法及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市人社局围绕省、市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推出深化政务服务“三权重构”改革,大力实施“人社服务员计划”等十个创新举措,人社政务服务好评率始终保持在99.9%以上,“12345”政府热线群众满意率连续23个月排名全市第一,其中“三权重构”改革入选省委党校教程内容,并被省市场监管局作为湖北省地方标准立项。
  市市场监管局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准入、发展、保护、退出全周期全链条需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其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实事中事后监管受到国务院督查激励,企业登记注册智慧审批、准入准营“一照通”改革、信用主动修复等三项创新举措先后被省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作为典型经验在全省复制推广。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出台了《关于促进信贷增量提质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着力构建打基础管当前利长远的政策体系;信贷投放再创新高,上半年全市贷款余额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2.69个百分点,贷款增量增幅均为近年来最好水平。同时该局深入推进金融机构降费让利和资本市场建设,持续深化政银企合作,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成效显著,金融风险防控得力。
  市税务局大力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优化税费服务举措,提升办税服务效率,助力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落实税收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其中,今年前7个月信用贷款余额达到32.58亿元,授信户数和金额均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武汉。该局重点围绕“首违不罚告知承诺、个人购房减征契税告知承诺”等十方面事项开展了公开承诺,获得纳税人、缴费人的一致好评。
  市地方金融工作局: 降费让利为中小微企业纾困


  8月18日,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四化介绍,今年来,该局着力推动全市金融机构降费让利,为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
  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在支持重点产业链、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等方面全面发力。截至6月底,全市贷款余额3419.44亿元,较年初净增257.19亿元,同比多增113.12亿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约2.69个百分点,顺利实现“双过半”,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金融动能。
  “6月份,全市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31%,比上年同期下降27个基点,比年初下降44个基点!”张四化说,为进一步满足企业融资需求,我市深入推进信用培植工程,全市银行机构对接企业386家,239家企业融资问题得到解决,融资金额17.16亿元,平均利率比年初下降0.09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全市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贷款人群,通过合理延后还款时间、延长贷款期限、调整付息周期等方式,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开展首贷拓展、新一轮“四张清单”(小微企业贷款授权、授信、受理回告、尽职免责)、“楚天贷款码”扫码、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四个专项行动,缓解小微企业融资困境。截至6月底,全市普惠小微贷款有贷户数达到7万户,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439亿元,比年初增加65.41亿元,同比增长29.9%,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14.6个百分点,中小微企业纾困解难成效显著。
  我市积极推进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建设
  8月18日,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四化介绍,我市积极推进融资担保体系市县一体化建设,目前,县(市、区)子(分)公司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建,相关手续正在紧锣密鼓地办理。
  今年来,为进一步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平台撬动信贷资金作用,市地方金融工作出台了《襄阳市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以“业务规模增、放大倍数高、担保费率低、风险管控好、服务质效优、人才队伍强”为目标,构建以市融资担保集团为核心、在部分县域设立分支机构为补充的全市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在担保增信上,全面推广新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持续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纳入全省“4321”新型政银担合作体系,截至6月底,已累计提供贷款担保6390笔,累计贷款担保39.33亿元。降低小微企业担保费率,引导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服务疫情相关企业免收担保费,市担保集团继续实行优惠费率政策,500万元(含)以下的项目按担保费率0.3%收取担保费,500万元以上的项目超过500万元的部分按担保费率1.5%收取担保费,远低于市场平均水平。充分发挥担保增信作用,截至6月底,市担保集团在保余额18.32亿元。其中,“4321”单笔项目在保余额4.74亿元;再担助力贷28笔,金额1.87亿元;创业担保贷3077笔,金额6.09亿元,有效满足了中小微企业融资需求。
  市人社局:减负稳岗支持企业发展


  8月18日,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市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耀辉介绍说,今年以来,人社部门大力实施“援企稳岗助企纾困专项行动”,发放稳岗返还资金、技能提升补贴、创业担保贷款共计15.5亿元,最大限度为企业减负稳岗,支持企业解困发展。
  据介绍,人社部门持续推进失业保险稳岗返还,实行“企业不申报,数据库中抓,部门联合审,资金直接达”的办法,及时发放稳岗返还补贴。上半年,全市已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6318.05万元,惠及企业5509家,稳定岗位15.45万个。预计全年全市将发放稳岗返还资金1.05亿元,惠及9600余家企业。
  同时,人社部门进一步拓宽职业技能提升补贴受益范围,将企业参保职工享受补贴条件从参保缴费36个月以上放宽至12个月以上,范围从企业参保职工拓宽到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取证人员。今年上半年,为0.54万人发放技能提升补贴854.75万元,有效提升了企业职工技能水平,有力稳定了企业就业岗位。
  人社部门还加大了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力度,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可申请最高额度不超过20万元、期限不超过3年的创业担保贷款;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可申请额度不超过300万元、期限不超过2年的创业担保贷款。上半年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776笔,金额14.8亿元,带动各类就业人员12862名,有力支持了小微企业发展。
  下一步,人社部门将持续强化稳岗惠企政策宣传落实力度,更好地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助力企业发展。
  襄阳市税务局:提升服务优化营商环境


  8月18日,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襄阳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经济师张忠友介绍说,襄阳市税务局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办事提速度、服务增温度、纾困有力度,全力打造“非常满意”的税收营商环境,连续四年进入全省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第一档次。
  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确保纳税人及时精准享受税收政策红利,截至目前,全市新增退税减税缓税降费规模64.2亿元,全市超过10万户市场主体享受到减税降费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帮扶。
  优化税费服务举措。扎实推进“便民办税春风行动”,围绕“诉求响应更及时”等五个方面,在全市推出5大类20项121条服务措施;推出“智慧办税更优、流转效率更高”等“十更”目标举措;在全系统全领域创新推进不动产登记“证缴分离”改革等8个先行先试项目。
  提升办税服务效率。继续推进财产行为税“十税合一”和增值税、消费税与附加税费合并申报模式,全市企业平均纳税次数由2021年的6次减少为5次。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等智慧化办税举措,网上办税成为纳税人办税首选,全市企业年均纳税时间降低到80小时以内。对48项流转事项的服务时限进行压缩,共计压缩服务时间410小时,整体服务效率提升55%以上。
  助力市场主体发展。今年前7个月,帮助3539户小微企业获得贷款授信,信用贷款余额达到32.58亿元,授信户数和金额均居全省第二,仅次于武汉。
  此外,襄阳市税务局还大力落实湖北省税收营商环境负面清单,围绕首违不罚告知承诺、个人购房减征契税告知承诺等十个方面的事项向社会公开承诺,营造公开公平税收营商环境。
  市市场监管局: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


  8月18日,在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第二场新闻发布会上,围绕对接市场主体准入、发展、保护、退出全周期全链条需求,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市市场监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万筱青介绍市场监管部门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
  围绕群众办件需求,打造准入准营绿色通道。通过线下“一窗通办”、线上“一网通办”、“智能审批”随时办、与河南南阳“跨省通办”、“襄十随神”城市群内一体化通办、增设街道(乡镇)登记注册“自助机”,进一步畅通、扩增市场准入渠道,减程序、减材料、省时间、降成本,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针对资料不全等情况,推行容缺办理,先行审查发照;推行“一照多址”,简化分支机构登记手续;创新市场主体歇业备案举措,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企业登记注册、食品生产许可、特种设备使用登记等90%以上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清单,实现“四办”(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就近办)、“四减”(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跑动次数),全市市场监管领域51大项263小项政务服务事项可1日办结。探索推进“一业一证”,全市19个高频行业率先纳入“一业一证”改革。先行先试“信易批”改革,对无不良信用记录的申请人,承诺符合“一业一证”行业许可条件的,可出具行业综合许可证,进一步提升行政审批效能。
  围绕企业发展需求,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开展打击传销、反电诈、教育“双减”、涉企收费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行动,打造公平竞争环境。推进“信用分类管理+双随机”新型监管方式。今年上半年,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237个,部门联合占比52.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累计减少进企业检查435次,进一步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开展市场主体信用提升行动,今年以来全市累计超8000家市场主体通过信用修复移出经营异常名录。
  围绕高质量发展需求,提升品牌竞争力。围绕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试点城市工作(已获批),开展知识产权高价值培育工程、运用示范工程、企业护航工程、品牌培育工程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上半年,新注册地理标志商标5件,地理标志商标总量突破81件,位列全省第一。发挥知识产权联席会议作用,构建行政、司法、社会“三位一体”保护体系,加大侵犯知识产权违法案件打击力度。今年以来,集中销毁价值近2000万元的假冒伪劣产品。加大政策奖补和扶持力度,今年以来,共拨付无申请兑现专利商标各类补贴资金530万元,帮助企业办理专利、商标质押融资1.3亿元,“真金白银”为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