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3个项目获“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立项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襄阳

2022-12-20 00:00 来源: 襄阳日报 朱珊珊 王莹 杨洋
【字体:

  近日,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评审结果出炉,武汉理工大学的“高能量密度硅基软包电芯开发及应用验证”、湖北文理学院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集成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湖北航天化学研究所的“汽车被动安全防护新型关键材料研发及应用”等3个项目获批立项,分别获得100万元的支持资金。

  为推进湖北隆中实验室高水平建设,攻克和实现一批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核心“卡脖子”技术,助推襄阳市相关产业链提档升级,市科技局组织开展了襄阳市“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项目申报和立项工作,并在全省率先推出科技创新“赛马制”,将连续三年从市本级科技专项经费中累计拿出1000万元,支持湖北隆中实验室主要参建单位在车用新材料及交通装备制造领域联合开展科研攻关。

  此次,市科技局遴选出市场前景好、创新水平高、人才队伍强、产业优势突出的3个项目后,将在第二阶段组织对项目开展考核,优胜劣汰,末位淘汰考核排名第三的项目,重点支持考核排名靠前的2个项目。第三阶段,市科技局将围绕三个项目(含第二阶段被淘汰项目)产出的标志性科研攻关成果的数量、质量及产业化水平、经济效益等情况进行综合绩效考核,最终根据考核结果遴选出“千里马”,给予资金支持。

  “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三大项目解读

  襄阳是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拥有完整的汽车产业链。2021年8月,襄阳市出台《加快襄阳市汽车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要以全市之力,全力以赴、坚定不移做强做优汽车主导产业。“湖北隆中实验室科技专项”三大项目均围绕车用及交通装备新材料领域开展科研攻关,对于提升襄阳区域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所有的新能源汽车都面临着一个发展痛点,就是续航能力不足的问题,因此势必要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武汉理工大学的“高能量密度硅基软包电芯开发及应用验证”项目,旨在提升我市在硅基软包电芯开发及应用验证领域的产业创新能力,在高能量密度硅基材料的产业化和软包电芯组装、应用等方面建立成熟的制备工艺流程和完善的技术路线,带动襄阳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再次进入高速发展期,助力湖北打造国家级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基地。

  电驱动系统属于新能源汽车核心系统部件,对汽车运行效率、性能发挥、使用寿命、驾驶安全性及舒适性有着重要影响作用。湖北文理学院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集成电驱动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旨在从结构集成、多场域分析、多功能验证等方面,在驱动系统动力特性提升、多功能集成式和高效检测技术等关键基础技术难题上取得系列创新成果,实现我国在电动汽车核心部件电驱动系统方面完全可控。

  汽车安全气囊是汽车三大被动安全防护技术之一,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关键材料气体发生剂及其应用产品气体发生器。加速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气体发生剂以及新型无传火药低成本高性能烟火式气体发生器,为我国的汽车被动安全防护技术在新赛道实现换道超车和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机会。湖北航天化学研究所的“汽车被动安全防护新型关键材料研发及应用”项目,通过研制新型的传火药和产气药合一的新一代气体发生剂,对其燃烧、力学、安全等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和分析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按照客户需求,开发侧面防护用气体发生器产品,并实现产业化。

  

一周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