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记者从市行政审批局了解到,我市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审批服务“网上办、掌上办、一窗办、一次办、自助办、跨域办、信用办、智能办、免申办”,强服务、促融合,推进“一网通办”由“能办”向“好办”转变,持续提升群众办事体验。
全面推行“网上办”。我市在各级政务大厅配备“网办引导员”,开展“学会网上办、下次不用跑”活动,推动更多事项“零跑动”。截至2023年6月底,全市政务服务网注册用户达243.64万人,99%的事项实现“网上办”。
大力推广“掌上办”。开通“鄂汇办”APP襄阳旗舰店,上线政务服务事项892项、便民服务事项163项,累计办件量达94.1万件。
全域推行“一窗办”。我市深入推进市县乡三级政务服务中心“一窗通办”,全市已完成111个乡镇(街道)政务服务大厅硬件建设,完成率达到100%。
强力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全市上线“一事联办”主题事项达193项,数量位居全省第一,惠及企业群众65万人(次)。
加快推进“自助办”“就近办”。完成市县两级政务大厅24小时自助服务区建设,倾力打造“不打烊”数字政务服务,市级综合自助服务事项达到1480项。
不断扩展“跨域办”。完成襄阳都市圈“襄十随神”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平台搭建,实现“襄十随神”城市群、襄阳南阳双城市县两级356项政务服务事项异地通办、多地联办。
积极探索“信用办”。从湖北首批19个行业目录中选取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联系密切的便利店、超市、咖啡店(奶茶店)、美容美发等行业,纳入“承诺即入”系统首批改革事项清单。
创新推行无人工干预“智能办”。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启“智能办”提速政务服务,市级“智能办”事项达91项,不动产登记实现水、电、气过户一体化,企业注册登记“零审批自主办”。
持续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办”。率先推动“襄阳政策通”上线国家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实现惠企政策“一网汇集、精准推送、智能兑现”。截至目前,全市“无申请兑现”事项达342项,共兑现资金总额7.2亿元,9800余家企业直接受益。
二季度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考核成绩揭晓 襄阳位居各市(州)第一
7月26日,记者从市行政审批局了解到,在2023年二季度全省“高效办成一件事”考核中,襄阳市从全省各市(州)中脱颖而出,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市行政审批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的难点、堵点、痛点问题,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以一流的政务服务环境助力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企业和群众办事便利度、获得感、体验感显著提升。
筑“一网”打基础,平台支撑能力增强,扎实推进与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工作,实现了市、县、乡、村四级电子政务外网联通。
促“两融”同发力,服务标准规范统一。推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和同质服务,建成襄阳市统一受理平台,对电脑端、移动端、综合自助终端、大厅窗口端等“四端”办件进行统一感知监测。
抓“三通”强支撑,重点攻坚实现突破。大力开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推进“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推进“多网合一”,夯实政务网络基础建设,推动地方自建业务专网“应并尽并”,便捷高效办理各部门审批业务;在全省率先实现公积金、住建、人社等9个部门业务专网与电子政务外网的融合。
推“四减”优审批,服务效能不断提升。办事环节多、办理时间长、重复提交材料、跑多次才能办好……一直是影响企业和群众办事体验的“拦路虎”。针对这些问题,市行政审批局在全市开展政务服务“四减”(减时限、减材料、减跑动、减环节)专项行动,其中减时限、减材料压缩比例全省领先。在11个县(市、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一业一证”综合服务窗口,实现“一窗受理”“统一出件”,大幅压减审批环节和时限,降低市场主体行业准入准营成本,激发市场主体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