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襄阳企业加快推动新质生产力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襄阳

2024-05-24 00:00 来源: 襄阳日报 刘倩 殷素
【字体:

  开栏语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市场上摸爬滚打的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而新质生产力也为企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今起,本网开设《走企业 看新质生产力》专栏,聚焦襄阳企业向“新”而行、以“质”致远的生动实践,引领推动广大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为襄阳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贡献新力量。

  汇尔杰:击碎一块石 化成万根丝

  在汇尔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将耐碱玻璃纤维纺织成布。(资料图片)谢勇 吴敏勇 摄

  5月22日,在汇尔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汇尔杰)生产线上,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将精选过的玄武岩矿石倒入熔炉,经过1650℃的高温,矿石变成了“水”,熔炉下方出料口“吐”出一根根金褐色的“细丝”,这些“细丝”就是玄武岩纤维。

  “直径只有头发丝的三分之一,强度是同等直径钢纤维的两倍至三倍,耐腐蚀性超过合金,能承受200吨至300吨的重量,耐受超1000℃的高温……用玄武岩纤维制成的防护服耐温隔热,在油漆中添加玄武岩材料可提升船舶防腐水平,延长使用寿命。” 汇尔杰技术总监郭清告诉记者。

  “小材料”有“大功效”。汇尔杰研发生产的5um超细玄武岩纤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国内空白。作为绿色高性能新型环保材料,它与环境相容性好,不产生二次污染,具有强度高、电绝缘、耐腐蚀、耐高温、抗老化等优异性能,可满足交通、建筑、化工、节能、环保、电子、航空等领域需求,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与此同时,汇尔杰在掌握超细玄武岩纤维生产工艺关键技术的同时,还拥有完整的耐碱玻璃纤维生产技术。

  “我们是全国生产耐碱玻璃纤维起步最早、规模最大、工艺最先进、产量最高的企业,生产和研发能力位居亚洲第一,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际巨头材料企业形成鼎足之势。”郭清介绍道。

  凭借核心竞争力,汇尔杰火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研制的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国家技术创新项目”“全国建设行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湖北省名牌产品”等荣誉。

  “坚持技术创新,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将继续努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企业发展新动能。”郭清说。

  近年来,汇尔杰每年都会拿出千余万元资金用于技术研发,与武汉纺织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建立了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获得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外观专利1项,参与编制行业及国家标准9项、地方标准5项,主编地方标准1项。

  “我们还要继续追‘新’。”郭清信心满满地说,汇尔杰将持续深耕细分领域,注重“专而精”,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加强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升企业竞争力,让“襄阳造”材料走向世界。

  航鹏科技: 发力新赛道 锻造新优势

  “在我们看来,新质生产力就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5月21日,在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航鹏科技)位于襄城经济开发区的航天化学动力产业园,航鹏科技董事长王亚一边给记者介绍,一边认真查看气体发生器生产线。

  航鹏科技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四院42所(简称航天四院42所)控股的一家集科研、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借助固体推进剂燃气发生剂技术,研发出了气体发生器及气体发生剂。

  王亚告诉记者,企业把握航天产业发展新机遇,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发挥航天四院42所技术优势,围绕汽车、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抢先一步开启“新赛道”,建立高效率创新机制,汇聚各级科研力量进行成果转化和新产品研发。其中,研发的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解决了国内该领域“卡脖子”难题,打破了国外垄断,提升了国内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可控水平。

  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中最富有能动性、最活跃的要素。王亚说,一直以来,航鹏科技积极推行课题组长、项目负责人公开竞聘和“双跨”机制,对重大项目实施“揭榜挂帅”制,对产业研发人员职称评聘、考核评价等实施政策保底,加大技术成果转化奖励力度,畅通研发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吸引一批优秀人才投身航天技术应用产业。

  作为国内生产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头部企业,航鹏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3年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设有7家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航鹏科技还是首家同时通过北美通用QFS认证和福特IR认证的中国企业,拥有气体发生器产品、氧气发生器产品、非标自动化装备等96项专利。

  当日,记者在航天化学动力产业园看到,7条智能化生产线有序运转,大屏幕上实时显示生产过程,可实现产品质量信息电子化记录和100%防错追溯。

  “7条生产线可年产超过700万支气体发生器。”王亚介绍,公司生产线按照世界行业一流标准建设,可适配全球多款主流车型。同时,经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企业生产的气体发生器已实现轻量化、小型化,并通过国际标准环境试验、国际危险等级分类实验、欧洲产品安全认证等严苛的试验及认证。

  数据显示,1月至4月,航鹏科技气体发生器交付量超148万支,同比增长约34%。

  谈及企业未来的发展,王亚说,企业将紧密围绕含能材料、特种装备和能量管理系统三大主线,发展新质生产力,擦亮“襄阳造”名片,为襄阳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赛恩斯科技:创新不停步 攻坚攒后劲

  5月23日,湖北赛恩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赛恩斯科技)生产车间一派热火朝天的生产景象,工人们忙着赶制订单产品。2023年,该企业产业规模突破1.65亿元,净利润较2022年增长21.7%。今年1月至4月,赛恩斯科技完成7800万元销售额。

  “过去3年时间里,企业投入科研经费3199万元,申请专利16项,参与起草国家标准3项。”赛恩斯科技董事长李淑凤说,近年来,企业不断强化人才支撑,夯实创新基础,目前拥有研发人员65人,占比19.8%。同时,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等建立校企合作关系,联合武汉理工大学成立研究生工作站,并建立湖北省工业设计中心、企业技术中心。

  记者了解到,该公司自主研发并拥有完整知识产权的无刷微控集成式电子燃油泵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卡车、客车、工程机械、船舶、发电设备、农业机械装备,在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超过80%,位居国内第一。该产品的主要功能是保障低温启动性能,降低装备运行成本。“集成式无刷电子燃油泵的问世,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产品、技术和标准的空白,为商用车领域排放标准升级、节能降耗和大气环境改善作出了贡献。”赛恩斯科技企业技术部部长张宇航自豪地说,该产品研发耗时3年,用了7年时间不断改良升级,目前已成功研发和投放第7代产品。

  “科技型企业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保持竞争力和生命力。”该公司综合部部长刘志论说,企业并没有满足于当下,而是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目前企业科研信息系统及对应产品实验能力建设已经完成。

  此外,赛恩斯科技还积极抢占新能源汽车这一“新赛道”,在新能源整车热安全智能管理系统、轻量化材料等热处理技术领域取得重大成果,尤其是研发的新能源整车热安全智能管理系统,可以提升车辆续航里程,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延长车辆使用寿命,解决了行业痛点和难点问题。

  “我们研发的新能源整车热安全智能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市场对新能源整车全气候运行要求,实现了从单一零部件供应商向高附加值系统集成产品供应商和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的转型。”刘志论告诉记者,赛恩斯科技新的厂房正在加紧建设,企业的新产品目标用户为商用车整车企业,初步估算,项目正式投产后每年可为公司增加5亿多元的销售收入。

  汉江弘源:陶瓷代金属 “泵”发新动能

  人上了年纪后,如果不注意饮食和运动,可能会引发“三高”。在工业生产领域,生产环节中的高腐蚀、高磨蚀、高温度“三高”同样危害很大。汉江弘源襄阳碳化硅特种陶瓷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汉江弘源)生产的碳化硅陶瓷泵,就能很好地解决输送管道的“三高”问题。

  5月22日,记者来到汉江弘源生产车间,看到工人们在泵机生产区域忙碌着。“在工业生产中,管道需要输送各种各样的液体,相当于人体的血管,而我们生产的渣浆泵,就相当于心脏。”汉江弘源知识产权办副主任黄涛解释道。

  过去,国内输送管道的过流部件基本是金属材料,因为磨损大、腐蚀严重,使用寿命很短,尤其在输送矿浆或腐蚀性的化工原料时,传统金属部件甚至不到3天就报废了,这就需要经常更换,既增加成本、又影响效率。企业迫切希望能有一种材料能够代替金属部件,不再害怕这些“三高”浆液。汉江弘源的研发团队发现,陶瓷具备这个能力。

  汉江弘源生产的陶瓷并非日常所见的陶瓷,而是特制的碳化硅陶瓷。黄涛介绍,汉江弘源累计投入研发经费8000多万元,开发出高性能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用于制造渣浆泵,进一步提高了碳化硅陶瓷泵的耐磨损、耐腐蚀和抗冲击能力,特别适用于输送腐蚀性的流体。在同等条件下,它的使用寿命是金属泵的5倍以上。

  “虽然陶瓷泵比传统金属泵耐用,但因为价格偏高,有些客户还是难以接受。”黄涛告诉记者,他们一方面转变销售模式,另一方面为客户提供修复服务,降低维护成本。

  多年来,汉江弘源在陶瓷泵研发制造方面取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26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整体技术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在技术创新领域,只有不断前进,才能保持领先。汉江弘源研发团队经过不断探索,又解决了陶瓷易碎以及研发过程中的其他工艺难题,突破性攻克了陶瓷材质抗冲击性能较弱的世界难题,生产出了被行业专家称为渣浆泵行业的革命性产品。

  如今,汉江弘源生产的产品应用于300多家矿山和冶金、化工企业。2021年,公司产品成功出口非洲市场,这也是汉江弘源首次与国际巨头的金属泵同台比拼。客户使用后反馈,该产品使用寿命达到12个月,取得完胜,赢得了客户的赞誉。今年1月至4月,汉江弘源实现总销售额8400多万元,其中外贸出口额1000多万元。

  记者手记

  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

  “新质生产力”,起点是“新”,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关键在“质”,加速成果转化,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在连日来的一线探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企业聚焦前沿技术,不断加强“从0到1”的创新,研发出原创性、颠覆性技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企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向“新”而行,以“质”致远。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呈现诸多新特征,产业形态、核心要素和竞争范式发生深刻变化。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要发挥科技创新的增量器作用,用好新型生产工具,特别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在技术层面补短板、锻长板,提前布局未来产业,加速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为襄阳制造注入更加澎湃的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