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记者从全市一季度农业农村经济运行分析会上获悉,我市聚焦春耕备耕关键节点,全力以赴抓好春季农业生产各项工作,打好夺取全年粮油丰收第一仗。
据悉,根据返青苗情调查,当前全市小麦、油菜整体长势良好,小麦一、二类苗占比86.12%,油菜一、二类苗占比91.33%,为今年夏粮夏油丰收奠定了基础。
春季田管压茬落实。3月初,我市大范围降雨,缓解了干旱情况,目前全市小麦、油菜土壤墒情适宜占比分别为96%、85.5%,全市春季田管累计清理三沟268.2万亩、施肥369万亩、化学调控200.97万亩、中耕除草342.7万亩、病虫害防治145.9万亩。
春播筹备有序推进。当前我市春播已逐步拉开序幕,据调查,今年主要农资备货充足,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全市可调度高性能精量播种机超3万台,其中9000余台加装北斗智能终端,实现翻耕深度、播种密度智能调控。全市春播意向面积241万亩,农民春播意向面积总体稳中有升。
技术指导深入一线。印发了《当前小麦分类管理意见》,组织专家服务组,分区包片全覆盖开展春季田管和防灾减灾调研指导。与气象部门联合,及时发布农业灾害气象预警信息,宣传农业抗灾减灾技术。通过线上“云上智农”“荆楚智农”等平台开展直播培训,线下举办“专家课堂”“田间课堂”地头送课,做到小麦、油菜田间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普及在一线、应用在一线,组织培训120场,培训人数1.2万余人次。
同时,我市还制定了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渔业五大提能增效行动方案,推动重点品类提单产、扩面积、增效益,不断优化种养业结构,培育农业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