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我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四项行动”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襄阳

2025-05-07 08:00 来源: 襄阳日报
【字体:

  近日,我市召开乡村振兴“四项行动”动员部署会,决定在全市开展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美丽路网“四项行动”。记者从市委农办获悉,随着《襄阳市乡村振兴“四项行动”实施方案(2025—2027年)》《襄阳市乡村振兴“四项行动”评估导则》等一并出台,一幅构筑四条牵引“线”、密织乡村振兴“网”的画卷已清晰呈现。

  据介绍,我市将通过三年努力,实现镇区功能更完善更强劲、乡村环境更和谐更美丽、产业发展更有特色更具实力、公路更通达更安全更净美,为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奋力打造中西部发展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提供坚实支撑。

  镇区功能加快完善。在实施基础完善工程上,贯通主干路、打通断头路、修缮破损路;各乡镇至少打造1条穿镇干道,达到美丽路网建设标准;在镇区主要出入口因地制宜设置服务驿站,加强镇区水、电、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污水处理设施和收集管网建设,加强消防、防洪排涝设施建设;加强教育、医疗、养老、托育、文化、广播电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强化农技服务、农资交易、物流仓储、新能源充换电等生产服务设施建设;支持农村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冷链配送、即时零售向乡镇延伸;加强穿镇干道、镇区主要街区风貌管控,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环境整治维护,建立常态化管理机制。

  和美乡村更加和谐。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因村制宜建设交通驿站;加强乡镇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农村养老助残、留守儿童和困难儿童关爱服务;实施人居环境提升工程,加快普及农村无害化厕所,加快生活污水治理,健全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常态化开展“清洁家园”行动,建设“小三园”和美丽庭院;健全“一约四会”,推进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实力产业呈现多元。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全力争创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增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持续推进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加快打造食品加工产业集群;建立重点培育企业清单,打造一批过10亿元、30亿元、50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做强品牌运营机构,加大品牌宣传推广,持续擦亮“襄飘天下”农产品全品类领军品牌,大力发展“三品一标”,加快“襄阳牛肉面”火爆出圈,推动县(市、区)“一县一品”竞相出彩。

  路网构筑愈发美丽。全面消除省际、市际、县际断头路、瓶颈路,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到100%,有条件的建制村通双车道比例达到100%,国省干线公路优良路率达到90%以上,农村公路优良路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上;完善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动态消除危桥危隧,加强超限超载整治;开展路域环境综合治理,整治违法占用公路、乱堆乱放、乱停乱靠、打场晒粮、占道经营等问题,提升公路沿线绿化品质,打造各具特色的旅游景观;深化“公路+”融合发展,加快公路管理、便民、旅游、驿站等服务设施建设;统筹公路与功能镇区、和美乡村、实力产业等高品质融合,构建“公路+经济+社会+生态”多维共生的路衍经济生态;按照连线成网循环原则,各县(市、区)每年至少建成1条连续里程不少于30公里的精品路。

  据介绍,围绕乡村振兴“四项行动”,今年全市要完成517公里美丽路网精品路、36个功能镇区和1029个和美乡村及若干个特色产业基地的建设任务。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精品功能乡镇、和美乡村、实力产业、美丽路网,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每年将通报表扬“功能镇区”前8位成效突出乡镇(涉农办事处)、“和美乡村”前30位成效突出村(涉农社区)、“实力产业”前3位成效突出县(市、区)、“美丽路网”前3位成效突出县(市、区),对综合评估前3位的县(市、区)分别给予相对应的资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