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果果”盘成大产业 ——写在宜昌市柑橘科研机构成立七十周年之际
市柑研所科技人员开展实验
宜昌夷陵红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精品柑橘种植基地
市柑桔科学研究所科研团队
市柑研所建成的柑橘科研展示园
1952年寒冬时节,宜昌市柑桔科学研究所(简称市柑研所)的前身——宜昌专属果树试验站在城郊一片橘园中诞生了,后名称几经更迭,自1992年起宜昌市柑桔科学研究所挂牌名称沿用至今。七十载基业长青,七十载春华秋实。特别是改革开放的40多年来,为了把柑橘这个“小果果”培育成富民大产业,宜昌一代代柑橘科技工作者呕心沥血接续奋斗,谱写了一曲农业科技工作者无私奉献的动人之歌。
如今,柑橘已成为宜昌农业第一特色优势产业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2021年,全市柑橘总面积212.77万亩,产量404.69万吨,产值达158.28亿元。宜昌柑橘产业的三张金字招牌“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清江椪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宜昌是全国市州最大的温州蜜柑生产基地,全市宜昌蜜桔种植面积逾100万亩,年产量超240万吨。
砥砺奋进七十载,展望未来再出发。在市农业农村局的坚强领导下,市柑桔科学研究所全体干部职工将聚焦柑橘科技攻关与示范推广、产业链建设等重点工作,为推进柑橘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国庆1号”温州蜜柑宜昌选育
柑橘种植历史悠久
据《宜昌市农业志》、《宜昌市志》记载,宜昌是我国古老的柑橘产区,栽培历史可上溯到先秦时期。宜昌柑橘文化底蕴丰厚,历代文人骚客有诗为证。
伟大爱国诗人屈原在故乡秭归著有《橘颂》名篇:“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不仅表达了自身的圣洁情怀,更是为宜昌柑橘种植史留下了文字依据。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曾咏诗“春日清江岸,千甘二顷园”,赞美清江河岸的柑橘,说明当时宜昌柑橘栽培已初具规模。宋仁宗景祐三年,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任职夷陵县令,诗赞宜昌柑橘“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宜昌府志》、《东湖县志》史料中,不仅有宜昌柑橘自隋唐起就纳为岁贡的记载,还有宜昌栽培的柑橘种类描述。
宜昌橙作为世界重要的古老野生柑橘种质资源,至今在宜昌境内的宜都市、秭归县、夷陵区等地仍然存在。
在秭归县归州镇,矗立着两尊铜像,一尊为“诗祖”屈原,一尊为“橘翁”章文才。中国“柑橘之父”章文才在宜昌选育的“国庆1号”温州蜜柑,以其早熟丰产优质的特征,至今仍在国内柑橘主产区广泛栽培。
引进改良示范推广新品种
柑橘产业活力迸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果品质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必须与时俱进,淘汰落后的品种,种植市场欢迎的名特优新品种,才能实现较高收益。近年来,市柑研所主动作为,大力引进优良柑橘新品种,创办示范样板,为全市柑橘品改找准方向。
该所先后在长阳、宜都、夷陵等县市区开展爱媛28、由良、肥之曙、春见、金秋砂糖桔等10多个柑橘新品种的品改试验,指导全市11个约5000亩柑橘品改示范基地建设,集中示范推广优选良种、果园综合改造等技术。对优异的柑橘新品种进行良种扩繁,为全市柑橘品改提供优良种苗,累计培育九月红、纽荷尔、伦晚等容器大苗100余万株。针对引进的柑橘品种特性,该所从砧木选择、有机肥施用、采后贮藏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为保障全市柑橘产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市柑研所建成了集分子检测、综合分析、病虫害研究、无菌组培、柑橘品种展示等于一体的多学科研究室。先后在全市各地开展了疑似柑橘黄龙病、黄脉病等相关检疫性病害或疑难病害的检测鉴定和柑橘褐斑病、溃疡病、柑橘钻蛀性害虫等综合防治研究及示范推广工作,成效显著。
2020年春,由市柑研所建设的柑橘科研展示园在城区港窑路与橘乡大道交汇处建成。园内建有全市较大的柑橘种质资源圃,引进本地和国内优良柑橘品种(品系)100多个。科研园以“品种展示、品牌宣传、科学研究、科普培训”四大核心为主题,兼顾种植技术的引导性、试验示范的带动性、柑橘种植的科普性、休闲观光的娱乐性等综合功能,打造宜昌柑橘种质资源最丰富的资源库、现代柑橘综合生产技术应用中心、宜昌柑橘品牌宣传城市展销点,成为全方位、多层次对外展示宜昌柑橘历史沿革和现代柑橘产业的窗口。
稳步推进柑橘产业链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正酣
12月4日,寒风凛冽,位于夷陵区小溪塔街道仓屋榜村的翠林农牧国家现代柑橘产业园内却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人们正在抓紧调试生产线设备,确保本月内正式投产,春节前产品正式上市。
翠林柑橘产业园占地总面积1400亩,计划总投资20亿元,立足产学研、选加销、农工贸一体化,打造全国一流的现代柑橘产业园区。作为全市柑橘产业链建设的重点项目,产业园一期从开工到试产仅半年多时间,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翠林速度”。这是全市柑橘产业链建设成效斐然的一个缩影。投入精兵强将,担当攻坚克难,作为承担全市柑橘产业链工作专班日常主要工作的市柑研所功不可没。
柑橘产业链是全市重点打造的八大农业产业链之一。2021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柑橘产业链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22年,全市累计对接柑橘产业链洽谈招商引资项目50余个,促成签约项目9个,拟签约项目5个,涉及资金52.2亿元;争取2021年省柑橘产业链项目26个、3600万元,奖补资金占全省72%;宜昌蜜桔、秭归脐橙、清江椪柑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2022年,柑研所全体人员投入到指导抗旱夺丰收、销售防疫保丰收的活动中,全市柑橘销售价格较2021年同期增长50%以上,销售价格达到历史新高,农民增收显著。
市柑研所有10余名柑橘科研专家,该所强化科技服务意识,加快柑橘新品种的引进筛选研究与良种扩繁步伐,加大与华农大、中柑所等科研院校的合作力度,做好柑橘新品种引进选育,当好产业发展“店小二”。近年来,先后邀请中柑所、华农大、浙江省柑研所等单位专家和国家、省柑橘体系专家教授30多人次来宜讲座及指导,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100多场次,培训柑农1万余人。为了攻克柑橘采后绿色保鲜技术难题,市柑研所联合华农大课题组,初步筛选出绿色保鲜药剂2种,集成柑橘采后绿色生产关键技术,对贮藏保鲜关键技术环节进行推广应用,实现柑橘产后增值、柑农增收。
市柑研所建所以来部分科研成果:
《长江三峡工程对柑橘生态影响及其对策研究》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三峡地区柑橘业规划研究》获中国农科院科技进步二等奖;《柑橘提质增效栽培技术与贮藏研究》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优化柑橘品种结构及提高果品品质技术研究与示范》获宜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特早熟温州蜜柑引种试验》获宜昌市科技进步成果一等奖;《脐橙低接增果规律及应用技术研究》获宜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脐橙低接增果规律及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组织实施》获宜昌市科技发展计划组织实施二等奖;《温州蜜柑疏果技术规范研究》获宜昌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三峡日报通讯员 廖文月 王娇
本组图片由市柑桔科学研究所提供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