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职教法取消普职分流?教育部回应

在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公布以后有网上评论把“普职协调发展”解读为 “取消初中后的普职分流”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最新回应:
这是一个误读、误解
新职业教育法规定 “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回应:这是对我国基于“双轨”教育的基础上义务教育后普职分类发展,做出的与时俱进的更加科学和规范的表述,它体现了我们各级各类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理念,也是为我国高质量的教育多样化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
这次新法规定有四个关键词需要把握:
第一个关键词就是“义务教育后”。义务教育后,也就是初中教育以后要实行普职分类教育。
第二个关键词是“不同阶段”。这是指高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都有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
第三个关键词是“因地制宜”。就是指不要搞“一刀切”,要允许各地普职比例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差异,各地可以根据区域社会发展的程度、本地产业发展的需要和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情况合理规划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招生规模。
第四个关键词就是“协调发展”。是指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这两个类型的教育没有高低之分,优劣之别,它只有办学模式的融合、育人方式的异同,有相同、有不同。高质量的教育体系是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双轮驱动、双翼共进,要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来促进教育结构规模和质量的有机统一。
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协调发展,绝对不是取消中等职业教育,而是要转变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思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办学的基础性转向。重点是要放在提升中等职业教育自身质量,拓宽中等职业教育学生成长成才的通道。
接下来有三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第一,提升办学条件。要大经费的投入力度,实施中等职业学校达标工程。集中力量建成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作用的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和优质专业,只有自强才能自立。
第二,畅通升学通道。高质量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完善职教高考制度,扩大职业本科、应用型本科在职教高考中的招生计划,满足中职学生接受高层次教育的需求。
第三,优化办学定位。要突出中等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要注重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合格的生源,为学生提供升学、就业、职业发展多种多样的路径。

湖北发布官方视频号上线
欢迎关注
湖北发布编辑部出品 |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 源:湖北发布、中国教育报 编辑:陈亚曦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