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荆门建市4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首场新闻发布会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要闻

2023-09-21 09:06 来源: 荆门日报
【字体:

  9月20日,“四十风华正青春——荆门建市40周年发展成就及展望”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举行首场新闻发布活动——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上,市统计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了我市建市40年以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中省驻荆媒体和市直媒体记者围绕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商务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问题进行提问,市经信局、市农业农村局、市商务局、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逐一进行了介绍。

  据主办方荆门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介绍,荆门建市4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共安排5场专场新闻发布会。围绕我市40年发展成就进行总结回顾与展望,重点聚焦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生态文明、法治建设、民生保障5大领域,每场发布会将聚焦一个主题,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介绍。系列发布会将持续到10月下旬。(记者姚桂林 见习记者田恒)

  接续奋斗 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上世纪60年代末, 荆门炼油厂、荆门热电厂、宏图飞机制造厂等国家重大项目的布局,打牢了荆门华中地区“工业重镇”的底子。1983年8月1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荆门县,成立荆门市,自此,荆门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迈上了更高的台阶,担负起了更重的责任。9月20日,我市召开“四十风华正青春——荆门建市40周年发展成就及展望”系列主题新闻发布活动——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市统计局党组书记、局长李锏介绍了荆门建市40年来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阐述了荆门打造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坚实基础。

  接续奋斗,朝着转型升级方向

  改革春风吹满地,政府是环境的创造者,企业是财富的创造者。同全国所有城市一样,荆门市始终保持开放融合的心态,筚路蓝缕,励精图治40个春秋,迈着“引进来”和“走出去”的全新步伐演绎着荆门创造,体现出荆门担当。

  40年的不懈奋斗,亿纬动力、长城汽车、玲珑轮胎、格林美、李宁、中集宏图、福耀玻璃,新洋丰、金龙泉等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在此聚集,荆门产业体系逐渐枝繁叶茂,成为拉动荆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也带领荆门市国民经济综合实力实现了大幅提升。

  2022年6月,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新定位、新目标。荆门作为全省唯一以“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作为城市发展定位的市州,自此承担着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当先锋、蹚新路的重任。

  新征程呼唤接续奋斗,伟大时代当奋楫扬帆!

  力争到2030年,“4211”(4个两千亿产业,2个千亿产业,1个千亿企业,10个以上百亿企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经济发展“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显著提升,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闯关晋级,财政实力显著增强

  1983年刚建市时,我市地区生产总值仅为16.64亿元,1994年该数据首次突破“百亿”,随后,“闯关晋级”的速度加快,在2008年,我市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五百亿”,2012年突破“千亿”,2021年突破“两千亿”,2022年则达到了2200.96亿元的不错成绩。

  建市之初,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不足“亿元”(0.67亿元),经过20余年发展,到2006年突破“十亿”,2012年突破“五十亿”,2017年突破“百亿”,2022年达到103.17亿元,比1983年增长153倍,年均增长13.9%。反映地方经济对国家贡献经济指标的财政总收入自1995年开始统计,到2012年突破“百亿”,2022年达到212.9亿元,比1995年增长20倍,年均增长11.9%。

  促农重工,产业经济高歌猛进

  促农重工,是推动城乡均衡发展的有力举措,也是我市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2022年,我市农业总产值突破“五百亿”,达到532.8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这一数据比1983年增长40.2倍,年均增长5.1%。在主要农产品中,粮食总产量居全省第3位,是1983年的1.7倍;油料产量居全省第3位,是1983年的19.2倍。生猪出栏居全省第5位,是1983年的5倍;水产品产量居全省第2位,是1983年的39.5倍。

  有着深厚的工业基底的荆门,依托“三线”建设工业基础,发展壮大了中石化、新洋丰等一批本土企业,在本世纪初又引进了李宁、福耀、宏图等知名企业,初步奠定现代产业基础。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在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新定位新目标的大背景下,我市新引进了格林美、亿纬动力、长城汽车等一批头部企业,成为拉动荆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从此,我市初步形成了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备、农产品加工、建材、电子信息及其他等“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

  截至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千家,实现总产值3576.2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3年增长96.7倍,年均增长12.5%。从具体的产品规模产能来看,我市2022年原油加工能力650万吨/年,发电能力240亿千瓦时/年,动力和储能电池产能160GWh/年,汽车产能12万辆/年,水泥产能1550万吨/年,平板玻璃产能1050万吨/年。

  增量提质,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除了主要经济指标相关数据飞速增长外,在产业结构的布局质量上,我市也始终走在前列,三次产业结构持续进行着优化。

  尽管早在上世纪60年代我市就引进了一批工业企业,打牢了我市“工业重镇”的底子,然而在1983年建市之初,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仍为45.6:33.3:21.1,是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市”。

  经过10余年的发展,1995年,我市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首次超过第一产业,高出2.6个百分点。2000年,我市第二、三产业首次同时超过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高出8.4个、4.6个百分点。

  2022年,我市三次产业结构比重进一步优化为13.4:41.3:45.4,和1983年相比,第一产业比重降低32.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提升8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提升24.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从2005年开始统计以来,到2022年,我市民营经济增加值达到1381.94亿元,是2005年的10.5倍,占GDP比重达到62.8%,比2005年提升20.3个百分点。

  转型升级,服务业正加速崛起

  在城市经济生产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我市消费品市场规模也在加速扩张,2004年,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首次突破“百亿”,2015年突破“五百亿”,2022年达到了969.12亿元,比1983年增长146.4倍,年均增长13.6%。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扎实推进。2022年,全市出口总额达20.25亿美元,比1993年增长284.8倍,年均增长21.5%,全市进口总额达9.59亿美元,比1997年增长479.6倍,年均增长28.0%。

  在转型升级的其他指标上,服务业加速崛起,表现亮眼。其中,我市2022年邮电业务总量比1983年增长654.4倍,年均增长18.1%,移动电话比1995年增长738.1倍,年均增长26.6%。

  此外,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由2005年的380万人次增加到2022年的2454万人次,增长6.5倍,年均增长11.6%。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达到1734.09亿元,比1983年增长249.2倍,年均增长15.2%。

  双管齐下,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推进共同富裕,就要不断增加居民收入。40年来,我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整体上看,1983年刚建市时,我市人均GDP仅为683元,1986年突破了“千元”,2004年首次突破“万元”,随后,该数据稳步提升,2009年突破“两万元”,2016年突破“五万元”,2021年突破“八万元”,到2022年,我市人均GDP数值已达到8.64万元。

  具体到城乡居民收入上,1983年,我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仅359元,到1993年首次突破“千元”,2008年突破“五千元”,2013年突破“万元”,2022年达到2.4万元,比1983年增长65.7倍,年均增长11.4%。1985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554元(自1985年开始统计),到1988年首次突破“千元”,2008年突破“万元”,2022年达到4.13万元,比1985年增长73.5倍,年均增长12.4%。

  40年物换星移,岁月如歌,改革推动着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惠及着荆门这座新型城市。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荆门励精图治40个春秋,用一项项革故之举、一项项开放之策,演绎着荆门创造,体现出荆门担当,在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康庄大道上闪闪发光。

  谱写荆门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在9月20日召开的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胡俊义围绕省第十二次党代会赋予荆门“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新定位新目标,介绍了具体的工作思路、举措和目标。

  思路决定出路。产业转型升级是荆门实现城市和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答课题,是省委赋予荆门的历史重任,是我市新时期社会经济加快发展的行动指南。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市打破思想束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北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同时锚定目标,坚守底线,把握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深化体制机制创新,将具体的措施落到实处,将改革发展走深走实。

  目标决定方向。加快打造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既需开放思维,又需锚定目标,我市统筹发展和安全两张牌,坚决守牢流域安全底线,实现化工等传统产业蝶变升级,使得新能源新材料、汽车与智能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强势崛起,打造出了具有全国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实现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力争到2030年, “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下一步,我市将围绕三项重要举措,全力推动城市转型升级发展。

  一是以流域综合治理为底线推进转型升级。围绕全市13个三级流域片区、62个基础管控单元,落实管控负面清单和产业发展正面清单,扎实开展东宝区牌楼镇西河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加快推进汉江堤防加固等118个重点项目建设,坚决以“小单元”守住“大流域”,守牢水安全、水环境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底线。

  二是以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进转型升级。通过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着力破解荆门“没有发展空间、没有环境容量、没有资源支撑、发展不可持续”的尴尬局面,加快推动发展方式从“有没有”向“好不好”、从“铺摊子”向“上台阶”转变。加强国土空间规划和城市建设管控,推进中心城区组团式发展,构建“两山一轴,一中心六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强产业发展管控,坚持产业园区集约集中建设和发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示范园区建设。强化城市功能和产业功能深度对接,高标准规划建设锂电小镇、汽车小镇、循环小镇、石化小镇。

  三是以化工、新能源等产业提升为重点推进转型升级。传统产业方面,石化产业迎来新的战略机遇,中石化总部已批准“油转特”方案,我们正抓紧推进,并组建特种油专精特新公司和新能源合资公司,争取国家原油战略储备库建设,打造“两个百万吨基地”。新兴产业方面,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正在加速崛起,目前,我市已基本形成锂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已成为华中地区规模最大、竞争力最强的动力和储能电池产业基地,正坚定不移推进新能源电池产业补链强链,加快推进投资108亿元的60GWh亿纬超级工厂、格林美正负极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擦亮“华中锂电之都”金字招牌。

  工业发展“底足色亮”

  “市经信局是服务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关键部门,既立于全国工业经济发展形势的浪头,又站在本土工业经济发展的最前线。结合本地发展优势,因地制宜,选准产业发展“赛道”,明晰我市主导产业,做强做优工业经济是其首要职责。”在9月20日召开的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市经信局副局长彭勇介绍。

  工业是荆门的“底色”。从“三线”建设时期的荆门炼油厂、荆门热电厂、宏图飞机制造厂,到1983年建市以来,三三○水泥厂、金龙泉啤酒集团、宝源集团、凯龙集团、洋丰集团、京山轻机等企业的成长,本地工业企业如雨后春笋,竞相成长。

  流动是美丽的。在开放流动中,荆门工业获得了强劲发展。引进格林美、亿纬动力、新宙邦、恩捷、科达利、雄韬锂电等20多家动力储能电池头部企业及配套企业,形成了全生命周期产业链条;依托长城汽车、精诚工科、玲珑轮胎、福耀玻璃、航特科技、诺博、曼德等33家汽车产业链企业,已基本实现整车及重点零部件“荆门造”。

  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连续10年位居全省第4位,工业门类齐全,涵盖33个工业大类、168个行业中类,初步形成了以绿色化工、新能源新材料、汽车智能装备、农产品加工、建材、数字经济(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的“4211”现代化产业体系。2022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35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1983年建市时增长96.7倍,年均增长12.5%。

  全市工业投资和工业技改投资总量目前均稳居全省第4位,2022年完成工业投资1013亿元,首次突破千亿,其中完成工业技改投资470亿元。全市省级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达到13个,数量居全省第一,占全市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的80%以上。截至目前,全市拥有荆门石化、格林美、新洋丰、亿纬动力、长城汽车5家百亿元以上企业,拥有46家10亿元以上企业,培育形成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25家,国家级单项冠军2家,省级单项冠军184家。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企业36家,省级两化融合试点示范企业120家。

  正如鲸向海,恰似鸟投林。荆门工业的长足发展,接“一”连“三”。数据显示,从国际平均水平来讲,制造企业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比重约在30%。世界500强中约有20%的企业,其服务收入达到50%左右,部分甚至达到70%。从这点看,“底足色亮”的工业必将维护荆门产业转型升级的健康发展。

  点亮农业“绿色”未来

  建市40周年来荆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如何?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是什么?在9月20日召开的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晓艳介绍,40年来,我市农业农村发展实现了传统向现代的跨越,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农业生产能力大幅提升。我市现拥有3个产粮大县、3个生猪调出大县、4个产油大县,农业机械化率达到83.2%,居全省前列。

  农业产业成势见效。2013年,我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达1000.8亿元,成为荆门历史上首个破千亿元的产业。近年来,市农业农村局围绕一袋米、一壶油、一头猪、一只虾、一枝花、一棵菜“六个一”重点产业,持续做大能级,组建产业联盟8个,吸纳主体800余家,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8家、国家级8家,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2个、优势特色产业集群4个、农业产业强镇7个,擦亮了“中国农谷”的金字招牌。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农业经营水平加快提升,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数量近十年翻了3倍,全市47.3%的耕地实现流转、规模经营,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同时,农村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和闲置农房“三地一房”改革稳步推进,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集体经济加快壮大。目前,我市已全面消灭了“负债村”,全市年经营性收益过10万元村达到943个、占比67%,截至2022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52元,是2011年的2.9倍。

  聚力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发展,点亮“绿色”经济,市农业农村局以“六个一”工程为载体,深耕中国农谷战略,着力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快打造国家级绿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打造一批基础好、链条长、产品优、带动强的农业全产业链,唱响“荆品名门”品牌。

  开放发展风起帆张

  商贸服务业取得了哪些积极成效?对外开放取得了哪些成果?在9月20日召开的经济发展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商务局副局长赵海龙介绍,居民消费快速增长,消费环境持续优化,商贸主体不断壮大,开放平台从无到优,一句话,我市的开放发展做到了风起帆张。

  消费拉动作用明显。202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69.12亿元,为1983年的146.4倍,年均增长13.6%。其中,2013年—2018年,增速连续6年稳居全省前4位,消费已成为驱动我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引擎。

  消费环境饱人眼福。建成“省级示范步行街”中天街,东宝区获评全省十强消费县,钟祥市、京山市入选省级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县。2022年,全市商品交易市场87个,标准化农贸市场(菜市场)101家,县级物流配送中心56家,完成交易额310多亿元。

  电商经济蓬勃发展。完成京山市国家级和沙洋县、钟祥市、东宝区省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农村电商服务覆盖率达到90%以上,创成省级电商示范基地1家、示范企业4家。

  商贸发展加快了国内市场的循环,融入国际大市场,我市从未停滞不前。

  从1993年我市自营出口711万美元到2006年出口额突破1亿美元大关,再到2022年进出口总额29.84亿美元,对外贸易增长419.7倍,总量居全省第6位。

  从2008年我市京山轻机首次在俄罗斯投资50万美元,到2022年全市23家企业累计对外直接投资总额48494.9万美元;2家对外承包工程企业完成工程总额24771万美元;2家外派劳务企业实现外派劳务7000余人。

  成立荆门海关,推动形成便捷高效的海关监管服务环境;荆门保税物流中心(B型)高效运营,2023年1—8月进出口12.06亿元人民币,总量居全国81家B保中心第27位。建成荆门龙工场跨境电商平台,开通荆汉(欧)国际物流班列,打造荆门至阳逻港铁水联运、荆门至俄罗斯铁铁联运、荆门至舟山港铁海联运国际物流线路,为“荆门制造”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了安全、便捷的国际物流通道。2022年,我市跨境贸易便利度考核居全省第3位。

  在开放合作中,我市实现了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互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