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感动宜昌”2023年度人物候选人事迹全媒体展播启动 传递榜样力量 彰显文明形象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要闻

2024-02-23 07:50 来源: 三峡日报
【字体:

  为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助力创建更高水平的全国文明城市,由市委宣传部、市委文明办指导,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主办的“感动宜昌”2023年度人物致敬礼活动已启动。经社会征集及初评,根据贡献突出、事迹感人、积极向上、公众认可等评选标准,从全市各地推荐的人选中产生了“感动宜昌”2023年度人物候选人,陈廷海、邓兰舟、方宇翔、冉存英、孙佳俊等20人(集体)入围。即日起至3月3日,候选人事迹将在宜昌三峡融媒体中心全媒体平台进行展播。展播结束后,将进入网络投票、定评环节,3月20日在城区举行颁奖致敬礼,为10名“感动宜昌”2023年度人物颁奖。

  “感动宜昌”年度人物评选为宜昌市首次举办,将通过人物事迹展播、活动全媒体宣传、发布“感动宜昌”主题歌曲、致敬礼全媒体直播,多渠道、全方位展现“感动宜昌”人物的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着力将该活动打造为彰显城市文明的亮丽名片,为加快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打造世界级宜昌营造浓厚氛围、提供精神力量。

  马付海、饶永莲:

  35年如一日撑起病残家庭

  图片由兴山县委宣传部提供

  妻弟意外离世后,他把岳父母接到身边照顾25年;公婆患病时,她像女儿一样尽孝35载;两个儿子一个聋哑、一个癫痫,他们不离不弃打工救治……在海拔1300多米的兴山县水月寺镇椴树垭村,农家夫妇马付海、饶永莲以坚强面对苦难,用真情守护家人,携手为命运多舛的9口之家撑起一片蓝天,他们孝老爱亲、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故事传出大山、感动宜昌、走向全国。

  1989年,28岁的马付海和21岁的饶永莲喜结连理,婚后两人相濡以沫。然而,厄运却不断落到他们身上:1990年,大儿子因病导致聋哑;1996年,妻弟车祸离世,岳父母失去了依靠;2007年,小儿子从4楼意外摔下,大脑损伤诱发癫痫需终身服药……

  面对接踵而至的苦难和陡然巨增的压力,马付海、饶永莲夫妇不向命运屈服,不向苦难低头,始终坚强、勇敢、乐观,让饱经磨难的家庭充满了温情。

  岳父母一个双目失明、一个肢体残疾,妻弟意外离世后,马付海就将二老接到家中,一照顾就是整整25年。岳父生病不能走路,马付海就用绳子将其拴在身后,骑着摩托送到医院。岳母因病导致半身不遂、昏迷不醒,夫妻俩轮流照护,每天在床前喂吃喂喝、帮忙翻身。

  说起女婿的好,82岁的岳父眼含热泪:“供我们吃、供我们喝,病了给我们看,我们便秘都是他用手抠出来的。这些年,苦了我娃啊!”

  母亲患肠胃炎不能吃剩菜,公婆没有牙齿只能吃软烂的食物,饶永莲总是不厌其烦地把饭菜做成3种,常常做一顿饭要花一两个小时。公婆年纪大了经常头晕摔倒,家里商量着请一个帮工,可饶永莲的贴心照料早已让婆婆离不开了。“我只要莲娃子,谁来我都不要。”婆婆拒绝别人的照料。

  面对两个儿子的不幸,马付海、饶永莲用坚毅勤劳,让历经苦难的家永远充满着希望。为了挣钱给儿子治病,马付海前些年经常外出打工,上完自己的正班,又去接替请假工友的班,拼了命地干。家里的饶永莲则夜里忙家务,白天安顿好三位高龄老人后,又去镇上编织袋厂打工。孙女到了上学年龄,镇上幼儿园不提供住宿,夫妻俩就轮流接送,每天来回1个多小时。

  “就这样撑了很多年,慢慢也就撑过来了。”回忆一路艰辛,马付海、饶永莲无怨无悔,“上为父母,下为儿女,都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如今,马付海年纪大了不能外出打工了,就和饶永莲一起种了10多亩地,养了几箱蜜蜂和几头猪。

  马付海、饶永莲家庭的困难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重视。村里根据政策为饶永莲的父母建了50平方米的易地搬迁安置房,家里9口人有5人纳入了低保,小儿子被安置到村里的公益岗位上班,大儿子经残联介绍在洗车行就业。孙女已5岁多,身体健康、聪明伶俐,是一家人的希望。

  最平凡的他们,用坚韧、责任和爱写就了不平凡的人生。近年来,马付海、饶永莲夫妇的感人故事被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两人先后荣获宜昌好人、湖北好人、中国好人等称号。(记者 黄春梅 通讯员 李建铭)

  邓兰舟:

  16年免费为村民带货超10万件

  图片由五峰县委宣传部提供

  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四,五峰大山深处积雪初化。早上6点,天还没有亮,邓兰舟便驾驶牌照为鄂E22227的客车从海拔1200多米的五峰镇麦庄村大岩屋出发,驶向五峰镇。他的车上,除了赶早走亲戚的村民,还有帮村民寄往全国各地的腊肉、腊肠等年货。

  “快递已经寄出,注意查收!”在镇上快递点,邓兰舟将村民覃好春老人寄到湖南的年货打包出单后,拍照发给他的女儿。之后又在附近购买了牛奶放回客车后备厢,准备返程时为村民带回。

  这样的事情,邓兰舟已经日复一日地做了16年。

  2008年,23岁的他成为一名客运司机,从五峰镇往返谢家坪村、麦庄村。一天,一位大姐在公路边拦下了邓兰舟的车,问他能不能帮忙从镇上捎点东西过来。邓兰舟一口答应,第二天如约从镇上捎来物品。拿到东西的大姐非要塞给他运费,邓兰舟连连拒绝。想到乡亲们到镇上购物不方便,邓兰舟就开始免费为村民带货、寄送物品。

  16年来,从米、面、油到种子、肥料、药品、证件等,邓兰舟每天带货少则二三十件,多则五六十件。他的手机里存了800多个电话、加了近2000个微信好友,其中大部分都是需要带货的村民。只要是沿途出门不便的老人,他都会主动上门帮忙把要用的东西带到家,把需要寄出的物品带到镇上寄出。80岁的张祖凯、独臂干活的陈泽华、与残疾儿子相依为命的王德春老人……沿途8000多名村民大都得到过邓兰舟的帮助。满载着对乡亲们的深情,邓兰舟既当司机又当送货郎,免费帮村民带货超10万件,成为深山群众信任的“暖心人”。

  75岁的陈登春老太太是麦庄村人,聊起邓兰舟,赞不绝口:“小伙子非常和善,常年帮周边老人免费带货。我的儿女远在福建、安徽工作,家里只有我和80岁的老伴,小邓常帮我们带些烟酒等副食,也帮我带儿女邮寄来的快递。他比我亲儿还亲!”

  常年行走在乡村,邓兰舟对沿路的村民有了深厚的感情。他在自己的抖音号上写道:“弯弯道路通向美好生活 ,小小车厢载的是百味生活。”他说自己有个小愿望:帮老乡们销售土特产。“这里山清水秀,还有土豆、干货、腊肉、蔬菜等,未来我考虑和村民们一起直播,更实际地帮他们。”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邓兰舟就像一束光,照亮了蜿蜒的山路,更照亮了村民的期盼,他用16年的行动感染着身边的人。在邓兰舟的影响下,五峰镇其他8条农村客运线路的司机们自发成立了“邓兰舟车队”,加入免费帮村民带货的队伍,“邓兰舟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目前,志愿者人数超500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900余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

  近年来,邓兰舟先后获得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中国好人、2022年感动交通十大年度人物、第九届湖北省道德模范、湖北好人、湖北省最美志愿者、湖北省劳动模范、全省最美交通运输人、宜昌市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先进个人、第七届宜昌市道德模范特别奖、宜昌楷模、三峡新青年等荣誉称号。事迹先后登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央视新闻、学习强国、新华社、中新社、湖北日报、湖北文明网等中省主流媒体,无数网友在报道后留言,盛赞邓兰舟凡人善举。(记者何冠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