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恩施州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要闻

2024-06-15 08:38 来源: 恩施日报
【字体:

  全媒体记者 曾维明

  这个夏天,我州成为众多旅行爱好者的首选目的地,在互联网上频频“出圈”。

  近年来,我州秉持生态至上原则,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致力于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如今,我州已拥有两个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3家5A级旅游景区和23家4A级旅游景区,旅游业持续升温。

  景观令人惊叹

  从州城出发,驱车约90分钟,即可抵达壮美的恩施大峡谷。

  恩施大峡谷汇聚了地缝、天坑、岩柱群等多种喀斯特地貌精华。其中,被誉为镇谷之宝的“一炷香”,是全球罕见的独立三叠系灰岩柱,高约150米,底部宽约6米,最细处仅4米,犹如一支矗立在群山之中的巨烛。

  在七星寨景区,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密布着62座石灰岩峰柱,构成了举世无双的石柱式峰林景观,引得游客纷纷赞叹。

  距此几十公里的腾龙洞,同样是游客必访之地。最近,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荣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美誉。

  腾龙洞的已知长度近60公里,被《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列为“中国最美六大旅游洞穴”。清江在利川盆地汇入腾龙洞,形成“卧龙吞江”奇观,随后潜入地下,流行16.8公里后在雪照河再次露面,呈现出奇特的地下伏流景象。

  今年3月2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219次会议在巴黎宣布,恩施大峡谷—腾龙洞地质公园成功跻身世界地质公园之列。

  鹤峰屏山峡谷同样引人入胜。峡谷全长18公里,“一线天”景观绵延数公里,游客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山的峻峭、水的清澈,仙境般的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以喀斯特地貌为主导的恩施州,正以无与伦比的自然奇观,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

  避暑渐成时尚

  炎炎夏日,对于武汉和重庆而言,寻找避暑胜地是备受高温煎熬的居民的必然选择。恩施州凭借天然的清凉环境,迅速成为两地游客的理想之选,“东游西荡”避暑之旅成为潮流。

  作家成君忆在6年的探索中,于巴东县野三关镇的崇山峻岭间找到灵感,创作了《你好,优诗美地》。他的发现激发了无数人的兴趣,外地游客纷纷涌入野三关享受凉爽的天气,为巴东旅游业带来勃勃生机。

  野三关镇平均海拔1200米,夏季平均气温仅22℃,与武汉之间仅3小时高铁旅程,是理想的避暑天堂。

  2023年,近10万名“候鸟”游客选择在此度夏,其中武汉游客占到近八成。当地的民宿和酒店供不应求,避暑住宅也受到热捧。

  巴东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余建军介绍,野三关的清凉口碑正迅速扩散到郑州、北京、广州、上海等地,有望吸引更多游客来体验巴东的独特魅力。

  同时,利川市谋道镇苏马荡以22℃左右的夏季气温,吸引了大批“候鸟”。这里除了宜人的气候,淳朴的民风也让游客流连忘返。

  近年来,在利川市的汪营、凉雾、佛宝山等地,各具特色的乡村民宿成为避暑游客的热门之选。泡温泉、野外露营、观赏云海……各种活动让游客在清凉中尽享休闲乐趣。

  建始县茅田乡太和街村被誉为“避暑天堂”,同样吸引了无数向往清凉的游客。

  太和街村不仅为游客提供清凉夏日的体验,也为当地村民开辟新的致富渠道。夜晚的上善广场,歌声与舞影交织,游客与村民共享乡村的宁静与和谐。避暑之旅不仅让游客享受凉爽,也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如今,到恩施避暑已经成为外地游客的一种时尚生活方式。

  融合激发活力

  随着夏季的到来,我州文旅融合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独特体验,激发了消费市场的旺盛活力。

  近年来,我州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发展理念,充分展现“土、硒、茶、凉、绿”特色资源优势,全力以赴推动旅游业蓬勃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在恩施地心谷,刺激的“地心崖漂”穿越丛林峡谷,让游客在心跳加速中领略大自然的雄浑与神秘。同时,高空漫步项目让人们在绿意盎然的峡谷中悠然游走,尽享自然恩赐,感受大自然的奇妙魔力。

  宣恩伍家台的丛林飞车沿着林间小径疾驰,穿越茶园与森林,最大落差200米,1500米的滑行距离,为游客带来极致的速度体验。

  旅游市场的繁荣,生动展示了消费潜力的释放,也彰显了我州发展旅游产业的坚定信心和持续努力。今年“五一”期间,我州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逾100万人次,充分体现了旅游市场的繁荣与活力。

  《西兰卡普》民族歌舞大秀以土家织锦为灵感,融合传统歌舞和民族风俗,为观众献上视觉与听觉盛宴,成为游客了解恩施的窗口。

  恩施各大核心景区积极响应,推出各具特色的文化演艺活动,引领新的消费潮流。大峡谷景区的“土家迎客礼”、扬琴表演、茶艺展示和摆手舞等活动,让游客深度体验民俗风情。恩施土家女儿城则通过“喜娘说媒”等节目,展示恩施婚俗。而在宣恩仙山贡水旅游区,沉浸式情境剧《遇见·施南》让游客穿越时空,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文旅深度融合,为我州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为游客带来更加丰富多元的体验。

  夜晚,宣恩县兴隆老街的“蹦仙迪”音乐会,让游客在音乐和舞蹈中感受宣恩的别样烟火气。“贡水游龙”特色观光项目,30多只竹筏相连,绵延200多米,成为热门打卡点。沿河而设的美食摊位吸引着过往游客,形成了独特的“夜经济”旅游品牌。

  我州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山川景观、丰富的物产和灿烂的文化,为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我州继续推动核心景区转型升级,推出一系列生态、康养、城市、冰雪、乡村、文娱、体育等多元化旅游产品,擘画旅游产业发展蓝图。

  责任编辑: 张家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