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从天然药库向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要闻

2024-08-31 08:55 来源: 十堰日报
【字体:

  初秋时节,行走在十堰大地,田野里,中药材满目葱茏,生机勃勃,处处是丰收在望的景象;工厂里,随着机器加工药材切片的声音,一袋袋饮片打包待发……

  拥有2518种中草药,比《本草纲目》中收录的中草药多600余种,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8万亩……我市在“全国中药区划图”中区位优势明显,中药材资源丰富、品质上乘,素有“天然药库”之称,中药材产业综合产值、人工种植面积、总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极具活力的中医药产业释放出巨大潜力并展现广阔前景。

  打通发展“快车道”

  有着“天然药库”的底蕴,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近年来,我市坚持中医药强市建设,历届市委、市政府以跑接力赛的恒心和毅力“接棒”前行,致力将“天然药库”打造成“天下药库”。

  我市把中药材产业链建设工作纳入全市农业重点产业链之一,成立以市领导为“链长”,市卫健委、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为成员的中药材产业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中药材产业基地建设、种苗繁育、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工作。委托湖北医药学院编制《十堰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成立武当山黄精产业协会、竹溪县黄连产业联合体、郧阳区连翘产业联盟等组织,进一步推动全市中药材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以政策为基础,营造中医药产业发展良好环境。我市先后出台《十堰市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十堰市突破性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每年投入资金5000万元支持中药材产业链建设。持续深化财政农担协同支农机制,累计帮助488家农业经营主体获得“中药材贷”4.19亿元。

  今年,我市积极推荐房县陵州药业、竹山县金草堂药业、茅箭区清大药业等申报省级中药材产业链项目4个,拟争取项目资金5400万元。已签约中药材产业招商引资项目12个,协议金额91.21亿元;谋划中药材产业重点项目8个,总投资39.15亿元。

  “天然药库”百草香

  近年来,我市突出中医药产业向大健康转型的鲜明导向,落实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和推广中医药产业标准化体系。

  郧阳区、房县、竹溪县与省内高校建立“产、学、研”协作机制,组建中医药研究院(所),为全市中药材全产业链开发提供政策、技术、研发、品牌支持。全市培育陵州药业、十堰云浩药业等中药材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7家、科技平台9家。“郧西杜仲、黄姜”“郧阳天麻、木瓜”“竹山肚倍”“竹溪黄连”“房县虎杖、白及、绞股蓝、北柴胡”“伏龙山七叶一枝花”等11个品种被认定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黄连、苍术、黄精入选“十大楚药”,虎杖被评为“五大特色药材”。竹溪县丰溪镇、房县上龛乡被认定为全市首批“一村一品”中药材示范乡镇。

  药材好,药才好。为确保中药材的道地品质,我市制定32项市级地方标准和15项省级地方标准,从育苗、播种、施肥、基地建设等工序入手,着力推动中药材良种化、药源基地标准化、土壤有机化、产地初加工标准化。经过努力,全市现有中药材人工种植面积54.1万亩,产量达16万吨。中药材标准化示范基地达2525亩,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12个2720亩,年可培育中药材种子种苗5805万株。建成“郧西县黄姜种植”“国家北柴胡种植”等2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金银花种植”等2个省级农业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武当山黄精传统生产工艺标准化试点”“十大楚药黄连产业标准化试点”成功入选2024年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竹溪县发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入选国家林草局林下经济发展典型案例。

  守正创新传“瑰宝”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如何将这一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成为不容回避的时代考题。

  5月31日,十堰市中医药管理局挂牌成立,以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抓手,持续抓好中医药振兴发展、中医药文化推广等新时期中医药工作,打造“武当药谷”品牌,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目前,全市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达9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94家,省级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家,房县军店镇通过国家农业产业(中药材)强镇认定。创建标准化“国医堂”152个、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3个,全市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94.9%的社区卫生服务站、90%的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构建起“15分钟可及”的中医药服务圈。

  中医药发展与道家思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素有“十道九医”和“医道同源”之说。近年来,我市全力推动中药材产业与中医药事业、武当中医药品牌建设融合发展,成立神农武当中医药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编撰《武当中医效验秘方集解》,挖掘、整理各种单方、验方155种,归纳整理出版武当中医专著系列丛书四册。市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太和养生中心成功创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单位。

  人才是根本,技术是关键。我市有一批“湖北省名中医”“十堰市名中医”,一支以湖北医药学院为龙头的中医临床、中药资源基原鉴定、中药化学、中药分析、中药药理学研究专家团队。3家综合三甲医院和市中医医院均具有GMP(良好的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的制剂室,多型制剂取得原湖北省食药监局颁发的“自制制剂生产许可证”,可为中医药前期申报备案试验研究和后期制剂生产应用提供硬件支持。

  传承、创新、发展,自“天然药库”出发,向“天下药库”迈进,我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记者 余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