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宜昌创新推动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 提高名优苗种自给能力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要闻

2024-10-08 07:49 来源: 三峡日报
【字体:

  水产种业是现代渔业的“芯片”。向种图强、振兴产业,近年来,宜昌水产部门深化产学研结合,加强自主创新,发力培育渔业新质生产力,水产种业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为全市渔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支撑。

  10月7日,在位于枝江市董市镇的宜昌三江渔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记者看到,铜鱼繁育专用车间内,超过100万尾、长约5-10厘米的铜鱼苗在培育池里畅快游弋。

  作为一家以水产种业为主营业务的技术创新型企业,三江渔业自2012年起开始探索铜鱼和圆口铜鱼的驯养繁育。“我们历时多年,经过反复试验对比,采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通过调控水体生态指标,显著预防小瓜虫感染,由此攻克铜鱼繁育路上最大的难关。”公司总经理刘灯红告诉记者。

  三江渔业与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技术合作关系,铜鱼亲鱼尾均产苗由最初的2000尾提高到8000尾,出苗率从20%提升至60%以上。

  走进五峰土家族自治县采花乡白溢坪村,一尘水产品养殖专业合作社养殖基地便修建于此。在海拔1000多米的山顶修建养殖基地,夏季利用山泉水低温育种,实现了加州鲈的反季节养殖。

  近两年,一尘合作社每年繁育鲈鱼苗3000万尾左右,其中200万尾投放至宜昌养殖水面。在丰富全市水产品市场供给的同时,鲈鱼苗还销往湖南、安徽、重庆等地,销售形势十分火爆。

  合作社负责人贺华山说,鱼苗抢手,得益于原产地水源水质好、繁育技术高。为及时精准掌握鱼苗生长状况,预防各类疾病发生,确保鱼苗肌体优质,合作社投资建设了综合实验室,采取鱼体镜检、药残检测、PCR检测等综合手段,精确排查虹彩病毒、弹状病毒、诺卡氏菌等鱼类病害。

  腾达生态农业开发公司依托华中农业大学梁旭方鳜鱼科研团队,开展“华康2号”翘嘴鳜的人工繁殖及苗种培育,目前已繁殖1000多万尾,有力推动了宜昌鳜鱼规模化养殖。

  水产苗种生产能力显著提升,种业技术成果不断转化。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市年繁育鱼苗15余亿尾,年生产大规格苗种3.5万吨,年产值近10亿元。创建省级原良种场6家、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5个,承担了长江禁捕后“6条鱼”中的铜鱼、长吻鮠人工繁育和工厂化养殖技术攻关,为全省水产种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刘远高表示,全市水产部门将围绕水产种业产业链建设目标,加快水产现代种业能力建设,着力解决“卡脖子”问题,提高名优苗种的自给能力,为打造渔业强市奠定坚实基础。(记者 揭兴伟 通讯员 谭梅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