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环库公路全长429公里,被誉为“中国最美山水公路”。记者 全正 摄(资料图片)
“太美了,比想象中的还要美!”11月9日,陕西西安游客黄女士自驾来到丹江口环库公路碧水连天观景平台,不禁惊叹。
黄女士是一名退休干部,早就听说丹江口环库公路是自驾游网红打卡地、“中国最美山水公路”之一,这次专门和家人一道前来游玩。
今年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水10周年。10年来,我市立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国家重要生态功能区、秦巴山区生物多样化保护区等功能定位,构建起四位一体、互联互通、无缝衔接的现代立体交通格局,为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
岛屿星罗棋布,绿道百转千回,山间五彩斑斓,江水波光粼粼……初冬的十堰,天朗气清。丹江口环库公路犹如一条巨龙,一边依临清澈的水库,另一边是国家森林公园,路在景中,景随路移。
“在好山好水好风光中骑车、跑步,美在眼里、醉在心里。”每逢周末,只要天气适宜,自行车骑行爱好者王巍就会邀约车友,沿着丹江口环库公路骑车赏景。
丹江口环库公路途经丹江口市、郧阳区、郧西县多个沿库区乡镇,是一条高等级生态公路,全长429公里。该路将武当山风景区、丹江口大坝旅游区等45个 A级及以上景区一线串珠,沿途可一览当地自然风光、文化遗产、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
建生态门槛最高、人文景观富集的路,这是环库公路沿线为之奋斗的目标,是我市确保“一泓清水永续北上”的政治使命和责任担当。丹江口环库公路在临水岛屿间设计游步绿道200余公里、自行车道100公里。以环库公路建设为纽带,划定“临水一公里”的生态红线。环库路上分布的50个观景台,全部为修路时的废弃土场,通过就地取材,变废为宝。碧水连天观景平台就是其中一个废弃土场,经过改造后成为环库公路江南段最大的观景平台。
修一条好路、造一线美景、活一方经济。一条条通达城乡的道路叩开乡村振兴大门,让农业因路而兴、农村因路而美、农民因路而富。
位于茅箭区的“全国最美乡村路”马赛路宛如一条飘带,串联起沿线3个村庄和多个景点,一批批游客接踵而至,农家乐、民宿等产业快速发展,带活了当地经济、鼓起了村民腰包。
在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群山峻岭间,一条柏油路格外显眼。道路两侧风景如画,山上层林尽染,既美化了山村,又涵养了生态。
“如今路拓宽了,更好走了,采购商直接开车来,收购咱们山里的好东西。”坎子山村村民魏尧响站在家门口,指着公路说,“游客上到山尖尖,山下美景看不完。农民吃上旅游饭,幸福生活比蜜甜。”
变宽变好的不只是通村路,还有村民的致富路。该村大力发展种植养殖业、生态旅游业,2023年接待游客3.1万人次,旅游收入超千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翻了几番。
品质路强壮城市“筋骨”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血脉”,一头连着城市品质,一头连着民生福祉。
2014年5月,全长11公里、横贯十堰城区东西方向的快捷通道发展大道通车。这是十堰城区当年兴建的里程最长、档次最高、投资最大的市政道路。
10年来,它横卧在十堰城北,与建设大道、凯旋大道、北京路、江苏路延长线、浙江路、东环路相连,架构起城市交通立体“大动脉”。沿线一座座写字楼、大型商场、高档小区拔地而起,各种生活、教育、旅游配套资源接踵而至,在这里实现高效互动共享,区域商业格局、生活形态和居住品质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个新的商圈破茧成蝶。
一座城市的发展,往往是从一条路开始的。
紫霄大道,原名火箭路。“以前路面窄,路况差,弯道多,也没有路灯,晚上黑灯瞎火。”市民杨女士说,“随着城市发展,机动车越来越多,这条路开始‘卡脖子’,堵车是常事。”
2020年1月,紫霄大道全线通车,贯穿城市西、中、东三大组团,是按照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一条城市标志性功能大道,也是串连飞机场与高铁站的一条快速通道。
“生态+人文”铺就景观路。我市在道路建设中始终坚持边建设、边修复、边绿化,将建设带来的植被破坏等不利影响降至最低,城区共完成裸露山体生态修复绿化治理和挂生态草皮网覆盖治理超过100万平方米。
驱车行驶在林荫大道,良好的生态景观带赏心悦目。与我市生态发展相契合,林荫大道建设引入城市森林大道概念,将道路绿化景观设计成植物群落丰富、色彩缤纷、风景优美的“视觉通廊”,进一步凸显“在景中建路,在路中布景”的效果,提升道路整体“颜值”。
纵横通衢通达八方
“20年前,我在武汉上大学,从十堰坐火车过去要一夜时间。10年前,坐动车需要4个小时。如今坐高铁仅需2小时。”在武汉工作的十堰人毛义群说。
城市的腾飞,离不开发达的交通。
2016年2月5日,十堰武当山机场正式首航,十堰进入“高飞时代”。2019年11月29日,汉十高铁开通运行,十堰从此进入“高铁时代”。航班和高铁相继开通,为十堰旅游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被称为“最美高铁”的汉十高铁途经武当山风景区和丹江口水库。修建过程中,施工单位采取人工挖、骡马驮等看似原始的方法,最大限度保护武当山风景区、丹江口库区环境不受破坏。“施工期间,收集的废水、废渣等都被运到指定地点处理,绝不把污染留在保护区和库区。”一名汉十高铁建设者回忆道。
除了飞机和高铁,还有高速公路。
10年来,高速公路网络逐步完善,给十堰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
谷竹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标志着我市实现县县通高速;十巫高速公路鲍峡至溢水段补齐了我市“两小时高速经济圈”最后一环;十淅高速公路进一步完善鄂西北区域高速公路网络,我市“四横三纵”高速公路骨架基本成型。
“头顶环保‘高压线’,十淅高速公路从开工第一天起,建设者就小心翼翼施工,避免废渣废水进入水库。”湖北交投十淅高速公路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富成说,建成一条好路、守住一片青山、保护一泓清水,这是建设者的初衷,环境保护的高标准推动十淅高速公路建设者边施工边探索,不断革新技术、改进工艺。
“现在交通便利,车可以直接开到蔬菜基地,装上蔬菜后,20分钟可上高速公路,不到1小时就能到县城,最高峰一天销售量可达2.5万公斤。”房县骏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道路,越修越宽;路网,越织越密;幸福,越来越近。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国省道38条,通车总里程3284公里;高速公路6条,通车总里程达620公里;农村公路总里程达2.67万公里,实现“畅乡连村、通组达院”。(记者 余杰 马桂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