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提升承载力 荆楚更美丽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要闻

2025-02-11 11:53 来源: 湖北日报
【字体: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当前,全省上下坚定不移践行“两山”理论,以绿色发展理念重塑发展方式,将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以低碳转型提升生态颜值,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北。

  春江水暖豚先知

  关键词:长江大保护

  长江宜昌段葛洲坝下游大江水域,数只长江江豚在逐浪嬉戏。(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曙松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胡弦 通讯员 李斌

  2月10日,和煦的暖阳照在宜昌西坝江段,不少市民漫步这一网红打卡地,只为近距离观看江豚的身影。“我们是春江水暖豚先知!”生态摄影师杨河长年跟踪拍摄江豚,用镜头记录“长江的微笑”。与此同时,湖北省长江大保护数字化治理智慧平台24小时守护荆楚大地生态环境。实时数据显示,全省地表水环境质量保持达标,长江湖北段水质继续保持在Ⅱ类。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大力实施美丽湖北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生态承载力。“提升生态承载力,意味着全省不同市州、不同区域要结合自身生态环境特点,一方面加强污染防治攻坚,另一方面还要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支点建设增添绿色底色、增强环境韧性。”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湖北将接续实施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牢牢守护“一江清水向东流”,积极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梯次推进美丽城市、美丽乡村、美丽山川建设,让荆楚大地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站上新的起点,全省将聚焦排污口整治、湖泊水质提升等方面发力,继续在长江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上下更大功夫。

  经过治理,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开展雨污管网分流改造,6个排污口出水水质均从劣V类提升至地表水Ⅳ类及以上。“现在排口排出来的都是山沟里的清水,干净多了,过去的污水口变成风景线,来村里喝水的鸟雀都变多了。”乐天溪镇朱家湾村村民栾英喜上眉梢。宜昌市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杜飞锦介绍,下一步,宜昌将对治理后的排污口持续开展现场巡检和手工监测,确保排污口整治后不反弹。

  围绕排污口整治,全省将基本完成省级清单入河排污口整治和其他流域范围内入河排污口排查;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区生活污水直排口、管网建设空白区,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整治成效。

  “去年底种下的9吨菹草正在长芽,今年1月,梁子湖多个采样点出现Ⅰ类水质,为全年水质提升打下好基础。”武汉大学梁子湖湖泊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徐新伟介绍,生态站围网种草区水质改善效果明显,今年梁子湖将继续实施“以草净水”,扩大围网种草面积,力争让更多水草持续发挥净化功能。

  围绕打好湖泊治理攻坚战,全省将扎实开展洪湖、梁子湖、斧头湖等重点湖库水环境治理,推动湖泊水质持续好转;实施丹江口库区水土流失治理,完成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任务,加强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蛇年春节,襄阳市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停满了外地车辆,游客们住进带有黄土墙、花窗、青砖灰瓦风格的民宿,过了一个浓浓鄂西北风味儿的大年。如今,堰河村一次性可接待1200人入住。堰河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闵洪艳介绍,全村将持续推进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塑造具有谷城乡村特色的村容村貌,坚持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的特色产业之路,培育乡村绿色发展新产业新业态。

  “新春第一会”提出,积极争创美丽中国先行区。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到2027年,湖北绿色低碳发展将深入推进,“四屏一山、三江一平原”自然生态格局更加稳固,生态环境质量稳步提升,美丽湖北建设成效显著;到2035年,全省将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美丽湖北基本建成。

  争创全国新能源汽车“续航支点”

  关键词:绿色低碳发展

  东风本田新能源工厂总装车间即将下线的新车。(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柯皓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彭一苇 通讯员 刘帮

  今年春节期间,湖北高速公路上跑着的新能源汽车更多了,完善的充换电设施,大大缓解了车主们的“里程焦虑”,让回家和复工的旅程更舒心。

  在湖北省内“城区3公里、镇村6公里”服务半径充电服务圈支撑下,低碳出行已成风尚。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刘宏表示,今年,我省将继续推动提质加密,逐步完善充换电网络架构,充电桩保有量将达到60万个。重点推进472个高速公路出入口充电设施全覆盖,打造高速充电“第二服务区”,为本地居民、外来游客提供便捷充电服务,有效促进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打造充电设施高质量服务样板工程,争创全国新能源汽车“续航支点”。

  在长江上,船舶充换电产业也在加速推进。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将以更快速度推进“电化长江”产业布局,推进长江干线绿色智能船舶充换电一体化示范项目建设全面提速,依托长江沿线电站布局,以点扩面向上下游拓展,逐步打通内河主要水道电动船舶航线,落实长江大保护国家战略,推进航运业减排降碳。

  湖北“新春第一会”提出,要全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能源行业是“双碳”行动的先行者。

  2月8日,广水110千伏虎山能量路由器站内,运维人员照常巡查设备,保障广水100%新能源新型电力系统科技示范工程稳定运行。在该站附近,3座风电场和1座风光一体发电站正发出清洁电力。

  “这座能量路由器站能让新能源电力就地直供。”国网随州供电公司调控中心调度员冷爽介绍,该站覆盖范围内约20万户居民的用电,可以完全由新能源发电满足。

  目前,风电、光伏装机容量占全省总装机容量的36.1%,已成为全省第一大电源。日益优化的能源结构,在湖北实现“双碳”目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今年,省内能源企业纷纷将新能源业务摆在重要位置。

  作为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平台和最大的电力能源企业,湖北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2025年,公司将在绿色转型上勇立潮头,服务“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立足风光水火储一体化优势,打造多轮驱动、多能互补的业务布局,推动新能源业务规模和效益同步提升。

  “今年,我们将加快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工程。全面推广鄂北(随州、襄阳)跨地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区、农村能源革命示范点等。”国网湖北电力相关负责人表示,年内力争实现全省新能源接网能力超过5500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承载能力超过2000万千瓦,助力湖北发展提升“含绿量”。

  工业、交通等其他行业,也纷纷加快节能降碳步伐。

  “测碳、观碳、管碳、控碳、降碳,是全链条、成体系的工程。”国网湖北电科院双碳技术中心主任李阳海说。湖北在国内率先构建起电力行业碳计量技术体系,今年,将继续优化电碳协同支撑服务能力,并向电力以外的行业延伸,助力开展锂电池、磷化工产品碳足迹核算及认证工作,努力实现碳数据应用创新。

  全面绿色低碳发展催生了新的产业机遇。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实施节能环保产业三年行动,持续强链补链延链,力争到2028年全省节能环保产业规模达到1万亿,以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湖北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

  吸引更多“卖碳翁”搏击碳市场

  关键词:转化通道

  鄂钢是湖北首家超低排达A钢铁企业,转运铁水的小火车穿梭在鄂钢花园式工厂内。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薛婷 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左晨 通讯员 张阳春

  “二氧化碳配额成交量265吨,交易额10432元。”2月10日下午,湖北宏泰集团旗下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大屏上,红绿交错的K线图显示着当日碳市场的收盘情况。

  湖北是全国首批七个试点碳市场之一,还是全国碳市场“数据大脑”——中碳登的所在地,肩负着“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碳市场和碳金融中心”的使命。

  湖北宏泰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张世敏表示,湖北宏泰集团坚持碳市场、碳金融、碳产业、碳普惠“四轮驱动”,为全省支点建设提供绿色引擎,助力打通“绿变钱、钱促绿”通道。今年,将继续巩固中碳登核心枢纽地位,建设好全国碳市场数据存储和计算中心,全力做好新增行业扩容的准备;推动湖北试点碳市场“降门槛、扩行业、创产品”,实现全省范围未覆盖行业“应纳尽纳”。

  发展碳金融,激活碳市场。在碳金融领域,该集团将推动“绿色资源—绿色资产—绿色金融”良性循环,加快碳金融产品创新,做大碳排放权质押贷款、碳回购、借碳交易业务规模,探索开展碳保函、碳票据、低碳信用卡、碳资产托管等碳金融业务。同时,进一步发挥100亿元绿色低碳发展母基金杠杆撬动作用,加快培育壮大绿色低碳产业。

  碳交易越活跃,吸引更多“卖碳翁”搏击碳市场蓝海。

  2月10日,在中国能建葛洲坝水泥荆门分公司,太阳能光伏被用来发电,废纺及生物质燃料替代了化石燃料,“傻大黑粗”的水泥厂变身“洁新亮”。

  葛洲坝水泥是首批被纳入湖北碳市场的企业,过去每年要花费巨额资金购买碳配额,现在也能利用富余的碳配额挣钱了。“新春第一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将继续探索应用清洁能源、推进绿色工厂建设,加强碳资产管理,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该公司碳资产管理处处长夏枫说。

  “让更多个人、企业从减碳中受益。”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选强表示,将大力推广碳普惠模式,打造一批零碳国企、零碳社区、零碳机关、零碳校园;建好湖北产品碳足迹公共服务平台,做好绿色贸易公共服务等。

  点绿成金,湖北各地正积极探索拓宽“两山”转化通道。

  今年1月10日,恩施州发行的首批“鄂西林碳”森林碳票被两家景区自愿认购,可抵消两家景区一个月的人为碳排放量。“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两山’转化的关键路径。”恩施州林业局党组书记、局长田爱民说,恩施州将积极争创国家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继续开发“鄂西林碳”林业碳票,创新“生态资产权益抵押+项目贷”、生态信用贷等模式,力争绿色金融贷款余额突破300亿元。

  在黄冈英山县,相关人士正在开展林业碳汇的评估和测算。未来,该地林业碳汇将被纳入碳市场交易。“英山县林业资源丰富,我们将开发更多碳汇项目,让林业资源变成实实在在的金山银山。”英山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方汇文称。

  详见2月11日湖北日报五版>>

  (来源: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