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十堰扩大政务服务“朋友圈”,2400万群众乐享“跨省通办”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要闻

2025-04-23 16:36 来源: 十堰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字体:

  “真是太方便了,以前要回西安办的事情,现在在十堰也能顺利办成,再也不用两头跑了。 ”4月11日,在十堰市政务服务中心“跨域通办”窗口工作人员的帮办指导下,林先生顺利办理了社保卡换卡业务,后期新的社保卡将邮寄到林先生手中。这一便捷服务,正是十堰市推进“跨域通办”带来的惠民成果。

  为响应市委加快建成鄂豫陕渝毗邻地区中心城市的战略部署,抢抓西十高铁、十巫高速开通带来的发展机遇,十堰市数据局以政务服务区域合作为阵地,积极推进跨区域政务服务协作。

  聚焦高频事项,实现便企利民新突破

  3月21日,陕西省西安市、汉中市、商洛市、安康市,河南省南阳市、信阳市,以及重庆市等毗邻的地市政务服务管理部门齐聚十堰,围绕区域政务服务通办、合作,展开交流与探讨。此次活动,我市与3省8市签约通办,实现了人社、医保、企业开办等150余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多层级、双向互惠的统一标准办理,惠及区域内2400万群众。

  活动期间,各地参会人员参观张湾区国瑞里社区便民服务中心,感受了十堰基层数智化“一窗通办”创新模式,观摩了十堰城市数字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对十堰把“数公基”建设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推动数据共享实践给予了高度肯定。活动期间,各地参会人员纷纷表示,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推动建立区域内通办事项动态调整和工作沟通机制,进一步深化区域内数字政务合作,让政务服务“跨域通办”更有温度、更显实效。

  打破地域壁垒,推动区域协同发展

  4月18日,定居十堰的湖北天门蔡先生夫妇,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账号到期需更换,按流程得回原籍办理,心急如焚。工作人员通过跨域通办协作机制,协调十堰、天门两地人社部门,当场办结账号变更及资格认证,蔡先生夫妇的养老金从 5月起就能正常到账了。

  市数据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跨域通办”合作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区域协同发展、促进资源要素高效流动的关键抓手,通过建立政务服务跨域协作机制,实现“进一扇门,办多地事”,打破地域壁垒,给企业和群众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和便利,以政务服务小切口撬动了区域经济、社会、人才的深度融合,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

  签约地区将全面推动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身份证、营业执照、社保卡等高频电子证照的跨区域互认互用,实现办事材料“免提交”、审批信息“秒调用”,最大限度减少群众重复提交材料的负担。签约城市将建立常态化工作沟通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政务服务中的新问题、新情况,确保服务内容与群众需求精准匹配。通过“全程网办”“异地代收代办”等多种方式,打破地域限制,构建高效便捷的政务服务网络,真正实现企业和群众办事“就近办、异地办”,切实解决异地办事“多地跑”“折返跑”等难题。

  强化技术支撑,打造智慧服务新模式

  日前,在北京的自助办事终端跨域通办专区,一场政务服务的创新融合正在悄然展开。经过精心的适配开发与高效对接,十堰市第一批简易高频事项即将实现跨域可办。这一突破性的举措,不仅打破了地域阻隔,更让政务服务的便捷性与高效性得以充分彰显。预计在4月底,这扇连接十堰与北京的政务服务新窗口将正式开启,为两地居民带来前所未有的便利体验,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同时,十堰市正积极推动与厦门、深圳的政务服务“跨域通办”合作,满足在外工作十堰籍人员“家乡事身边办”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便民惠企实效。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我市市县两级已与全国17个省、51个市(县)签订了“跨域通办”合作协议,累计实现1万余项政务服务事项跨区域办理。

  下一步,市数据局将全力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政务服务高地,以‘跨域通办’为抓手,推动区域政务服务从“能办”向“好办”“智办”升级,建设群众满意的政务服务体系,为企业和群众打造“跨省无感”办事新体验。(记者 吴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