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长江网通讯员 吴文珏 汪佳佳 记者 高喜明
近日,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落下帷幕,湖北工程职业学院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专本贯通培养班的李晟、李锐同学成功上岸,分别被三峡大学智能电力装备及运维技术专业、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录取。
李晟和李锐均是湖北工程职业学院2020级学生,2023年通过考试,到湖北师范大学读本科。从高职生到本科生再到研究生,两人实现了逆袭。
在高职期间,李晟兼职进过厂,还做过地铁的相关工作。这些经历都很辛苦,让他意识到自己不想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于是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业和未来规划。“我不想一毕业就进厂,然后干到退休,所以就下定决心要好好学习,提升自己。”李晟说。
研究生备考的过程中,李晟的心态相对平和,他没有因为考研目标的不确定性而焦虑,而是专注于把知识学好。“我把自己的知识都学好,后面的结果就顺其自然水到渠成了。”最初,李晟打算报考湖北师范大学,但随着备考的深入和自身学习情况的提升,2024年8月,他决定挑战自我,选择了三峡大学。他深知三峡大学在电气自动化领域的实力和影响力,也了解到该校与国家电网有着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这让他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了期待。最终,通过努力,他成功“上岸”了。
和李晟不同,从大一开始,李锐就确定了考研的目标。李锐高中学的是文科,面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时,他起初很迷茫,学得很吃力。但鉴于自己被选为了学习委员,他逼迫自己认真听课,把知识点摸透吃透。随着学习不断深入,他逐渐找到了自信和乐趣。专科院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也让他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动手能力弱的不足。考研时,他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继续在本专业进行深入学习研究。
从7点多起床,到晚上10点回宿舍,备考期间,李锐几乎在两点一线中度过,唯一的休息方式就是和考友们下楼转一圈聊聊天。“我们班有好几个同学一起考研,加上在自习室认识的研友,我们一起建了个群,平常大家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分享备考心得和技巧。”
李锐的第一志愿瞄准的是北京科技大学,但该校专业分数线今年突然大涨,李锐以几分之差遗憾落榜第一志愿,他陷入了“二战还是调剂”的挣扎。父母心疼他备考的辛苦,朋友也都劝他不要再煎熬一年。最终,他接受了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调剂。
“虽然有遗憾,但这个专业偏弱电理论研究,和我的兴趣和专长很契合。”李锐说,对于未来,他的目标很清晰,读完研之后继续考博,深耕自动化领域理论研究,用创新性研究和技术开发去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湖北工程职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对于想升学的同学,学校单独组建菁英班,与“专升本”必考课程进行有效衔接,选派优秀老师面向学生进行培优,帮助学生全面备考。同时,学校多部门齐发力,为学生提供便利、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相对独立、安静的氛围下静心学习,不少学生由此实现了专升本甚至读研究生的梦想。
此外,湖北工程职业学院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开设订单班和产业学院,对想就业的学生,推荐到华为、特斯拉等世界500强企业和黄石本地龙头企业就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7%。
(值班总编辑 王雪 值班主任 熊展平 值班编辑 赖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