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联系我们:027-85695666

农机奔忙、颗粒归仓!这就是“襄阳熟、湖北足”的底气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要闻

2025-05-16 14:25 来源: 汉水襄阳
【字体:

  风吹麦浪黄,夏粮收割忙

  眼下,襄阳市536万亩小麦

  陆续进入成熟收获期

  大面积集中收获即将拉开序幕

  我市是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

  每年小麦产量

  占湖北省小麦产量的50%左右

  我市小麦收割以机收为主

  当前各地正全力组织

  小麦机收工作

  金色的麦田、轰鸣的收割机

  质朴的笑容

  正在襄阳各地登场

  ↓↓

  襄阳熟、湖北足

  汉江之畔

  襄阳沃野铺金,麦浪翻滚

  图片来源:微行襄州

  在襄州区黄龙镇

  金色麦浪中

  大型收割机轰鸣作业

  黄龙镇今年种植面积达12万亩

  熊明银 敖少华 摄

  在南漳县武安镇

  连片的麦田呈现出金黄颜色

  微风吹过,麦浪翻滚

  武安镇今年小麦种植面积13万亩

  产量可达6900万公斤

  特约通讯员杨韬 通讯员余夕雯 摄

  在保康县寺坪镇简家坪村

  金黄的麦田

  与高速公路、村庄相映成趣

  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

  图片来源:汉水襄阳

  在宜城市小河镇蔚营村

  几台大型收割机同时作业

  来回穿梭

  田间地头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近年来,我市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引进培育了一系列优质、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小麦优良品种,运用机械条播、配方施肥、化学调控、测土配肥、统防统治、一喷三防等绿色高效技术,实现粮食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作业,为小麦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产量的提升得益于播种、管理等环节采用精准化、科学化的现代农业技术以及从耕、管、防、收、储的全程机械化作业,机械化率达87.2%,不仅提高了小麦的产量,更保证了小麦的品质。

  目前,我市各地正组织调配各类大中型收割机,全力以赴迎战“三夏”,确保颗粒归仓。

  在小麦喜迎丰收的同时

  我市81.94万亩油菜

  也陆续进入收获期

  各地正积极协调收割机

  抢晴收割,确保颗粒归仓

  在襄城区尹集乡木桥村

  集中成片的高标准农田阡陌纵横

  昔日金浪翻涌的油菜花海

  已经蜕变为连片成熟的油菜籽

  农机手们驾驶着大型收割机

  在田间来回穿梭,抢收油菜

  “眼下正是油菜收割大忙季节,以前我们收油菜的时候要人工来收,收得慢。现在用机械收,千亩大田不到2天就能收完。”农机手杨加发告诉记者,机械化收割油菜,不仅可以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等工作,还能实现菜籽壳均匀还田,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节支增收。

  襄城区油菜种植总面积约3万亩,通过机械化农机助力,预计5月14日可收割完毕、颗粒归仓。

  图片来源:汉水襄阳

  在襄州区石桥镇五峰村油菜高产示范片,专家们正在对刚收割的油菜进行田间评价测产。

  市农技推广中心正高级农艺师李雄才说:“示范片的面积有380亩,种植的品种是中油杂501,专家们对示范片进行了理论测产,经过计算,最终的产量达到了每亩319.66公斤。”

  今年我市重点推广种植了中油杂501、中油杂39、华油杂62等高产优质双低品种油菜,并采用精量直播、绿色高效病虫害防治、机收减损等技术,促进了油菜单产提升。

  据悉,“三夏”期间

  我市预计有20多万台(套)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

  等农机集中投入生产

  安徽、河南、青海……

  天南地北的农机手

  跨区在襄阳集结

  参与夏收作业

  为服务跨区作业的农机手

  襄州区黄龙镇将

  全镇30余家机关单位

  停车场、洗手间全面开放

  敞开大门,迎接跨区麦客

  还在加油站内专门设置了

  供农机手洗澡、洗衣的区域

  冷热水一应俱全

  襄阳这个操作

  让外地麦客备受感动

  智能农机助力

  襄阳“三夏”生产

  5月9日

  在襄州区龙王镇上营村的田野上

  一台无人纯电智能拖拉机亮相

  据悉,这台无人纯电智能拖拉机由湖北国科穰耕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此次作业主要是针对小田块及丘陵地区进行试验与优化。

  与常见的无人驾驶拖拉机相比,这台无人驾驶的纯电智能拖拉机简化掉了驾驶舱,不仅小巧灵活,动力更足,而且能适应旱地水地等环境,耕作成本也大幅降低。

  省农服集团襄州负责人袁庆林透露,计划在龙王镇打造无人农场试点,解决小田块作业难、不标准的问题。未来,将把无人农场作为示范,从襄州区推广至全市,为解决种地难、种地烦、种地不标准等问题提供新方案。

  放眼沃野田畴

  农机驶过滚滚麦浪

  金色颗粒尽数归仓

  从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

  到不断开展育种创新,掌握农业“芯片”

  再到无人农场试点

  科技赋能

  让襄阳的“粮仓”更厚实

  这就是“襄阳熟、湖北足”的底气

  (来源:汉水襄阳综合)

  【编辑:王戎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