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运物流保通畅——探访交通运输和物流部门防疫发展两不误实践
货运物流,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企业生产。宜昌交通运输和物流部门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发展,既精准“管住人”又保证“物畅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持续改善。
精准管控,畅通交通“大动脉”
4月14日,“长航集运0333”号集装箱货轮刚刚在临江坪锚地停稳,船长肖银军的电话就响了。
3小时前,肖银军通过“豚小宜”小程序联系到豚小宜临江绿色服务区,为12名船员订购了可以食用15天的生活物资,“豚小宜”服务人员立即照单送货上门。3月11日以来,“豚小宜”水上巴士已免费接送待闸船员2982人次,“豚小宜”水上超市为船员提供生活补给5.86万元。
宜昌交通运输系统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严格做好本系统、本行业和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外防输入。
3月11日,在高速公路出口和“三站一场”设立核酸检测点;4月7日,在1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点,在高速公路出口和“三站一场”增设抗原检测点。全面落实“车车查、人人验”、五个“百分百”、落地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等查验工作要求。
自3月11日实行核酸“落地检”以来,累计检测33.37万人次,其中高速公路出口21.19万人次,“三站一场”11.56万人次,高速服务区0.62万人次。
码头“落地检”,方便又快捷
4月13日下午,满载41辆货车的“和济606”号滚装船从重庆方向驶来,停靠秭归滚装船码头后,50名司乘人员携带好相关证件,在志愿者引导下,有序前往设在岸边的免费核酸检测点。不到1小时,司机们全部完成核酸检测,回到船上驾车离去。
现场负责人、秭归县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王建华介绍,之前货车乘船到港后的核酸查验环节集中在高速公路卡口,会耽误不少物流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准备,交运局在秭归滚装船码头等3个码头设置了固定核酸检测点,交通运输、疫情防控等部门落实值守责任,为从外地乘船进入宜昌的货车司机“应检尽检”。同时,将45艘滚装船的负责人邀请进“秭归滚装码头疫情防控”微信群,实时发送“某某船预计多长时间靠港,多少司机已登记,准备接受核酸检测”的信息,岸上相关部门根据信息内容,提前做好核酸检测准备,为司机们省去了乘车转运和排长队等待的时间。
宜昌交通运输部门自开展“落地检”以来,累计“落地检”人数9373人次,均符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白洋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41%
4月13日,一台岸边桥式起重机将集装箱从停靠在江边的货轮上吊起,稳稳放到停在码头栈桥上的转运车上,一辆内转车拖着集装箱转向货场后,下一辆迅即补位。这是三峡枢纽白洋港码头的一个作业现场。
白洋港东承猇亭、西接枝江,作为两个工业园区间的重要港口,宜昌上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融入地方市场,服务周边制造业企业,构建高效供应链。公司总经理熊卫平告诉记者,白洋港与武汉港、上海港等长江重要港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互动,主动吸引客户停靠港口作业。
“宜昌——武汉间集装箱班轮保持天天班,宜昌——重庆间集装箱航线货源愈加丰富。”熊卫平介绍,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1%。
在抓好生产的同时,港口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公司目前已储备满足3个月以上需求的防疫物资,所有进口集装箱须经过消毒门进行消杀处理,方可进入海关监管区,港口配套做好相关记录台账。今年1月以来,港口员工每周进行两次核酸检测,全员接种率已达100%。
华维物流园日发货量6万件
4月14日,位于秭归县华维电商物流园内的湖北鑫勇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选果、打包、贴单、装车,一车车伦晚脐橙从这里发往上海,助力抗疫。“4月以来,公司一直处于‘加速跑’状态,每天销售伦晚脐橙在50吨以上。”总经理颜勇说。
脐橙是秭归的支柱产业,春橙伦晚是秭归脐橙的拳头产品。伦晚3月下旬上市,华维电商物流园组织园区内各电商物流企业精心准备迎接伦晚销售季的到来。连日来,每天有10余辆大型货车将脐橙运往全国各地。园区负责人宋俊华介绍,园区一季度销售额突破1.8亿元,目前日发货量最高峰达6万件。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两不误,华维电商物流园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将消毒、防控、应急处理等工作分部门落实到位、责任到人,以高效科学的防疫体系,搭建园区疫情防控安全网。(记者 严晓冬 揭兴伟 通讯员 郑祎 李晓琼)
精准管控,畅通交通“大动脉”
4月14日,“长航集运0333”号集装箱货轮刚刚在临江坪锚地停稳,船长肖银军的电话就响了。
3小时前,肖银军通过“豚小宜”小程序联系到豚小宜临江绿色服务区,为12名船员订购了可以食用15天的生活物资,“豚小宜”服务人员立即照单送货上门。3月11日以来,“豚小宜”水上巴士已免费接送待闸船员2982人次,“豚小宜”水上超市为船员提供生活补给5.86万元。
宜昌交通运输系统在做好服务保障的同时,严格做好本系统、本行业和本单位疫情防控工作,外防输入。
3月11日,在高速公路出口和“三站一场”设立核酸检测点;4月7日,在10个高速公路服务区设置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点,在高速公路出口和“三站一场”增设抗原检测点。全面落实“车车查、人人验”、五个“百分百”、落地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等查验工作要求。
自3月11日实行核酸“落地检”以来,累计检测33.37万人次,其中高速公路出口21.19万人次,“三站一场”11.56万人次,高速服务区0.62万人次。
码头“落地检”,方便又快捷
4月13日下午,满载41辆货车的“和济606”号滚装船从重庆方向驶来,停靠秭归滚装船码头后,50名司乘人员携带好相关证件,在志愿者引导下,有序前往设在岸边的免费核酸检测点。不到1小时,司机们全部完成核酸检测,回到船上驾车离去。
现场负责人、秭归县交通运输局总工程师王建华介绍,之前货车乘船到港后的核酸查验环节集中在高速公路卡口,会耽误不少物流时间。经过一段时间准备,交运局在秭归滚装船码头等3个码头设置了固定核酸检测点,交通运输、疫情防控等部门落实值守责任,为从外地乘船进入宜昌的货车司机“应检尽检”。同时,将45艘滚装船的负责人邀请进“秭归滚装码头疫情防控”微信群,实时发送“某某船预计多长时间靠港,多少司机已登记,准备接受核酸检测”的信息,岸上相关部门根据信息内容,提前做好核酸检测准备,为司机们省去了乘车转运和排长队等待的时间。
宜昌交通运输部门自开展“落地检”以来,累计“落地检”人数9373人次,均符合疫情防控相关要求。
白洋港货物吞吐量同比增41%
4月13日,一台岸边桥式起重机将集装箱从停靠在江边的货轮上吊起,稳稳放到停在码头栈桥上的转运车上,一辆内转车拖着集装箱转向货场后,下一辆迅即补位。这是三峡枢纽白洋港码头的一个作业现场。
白洋港东承猇亭、西接枝江,作为两个工业园区间的重要港口,宜昌上港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融入地方市场,服务周边制造业企业,构建高效供应链。公司总经理熊卫平告诉记者,白洋港与武汉港、上海港等长江重要港口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市场互动,主动吸引客户停靠港口作业。
“宜昌——武汉间集装箱班轮保持天天班,宜昌——重庆间集装箱航线货源愈加丰富。”熊卫平介绍,一季度,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1%。
在抓好生产的同时,港口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公司目前已储备满足3个月以上需求的防疫物资,所有进口集装箱须经过消毒门进行消杀处理,方可进入海关监管区,港口配套做好相关记录台账。今年1月以来,港口员工每周进行两次核酸检测,全员接种率已达100%。
华维物流园日发货量6万件
4月14日,位于秭归县华维电商物流园内的湖北鑫勇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选果、打包、贴单、装车,一车车伦晚脐橙从这里发往上海,助力抗疫。“4月以来,公司一直处于‘加速跑’状态,每天销售伦晚脐橙在50吨以上。”总经理颜勇说。
脐橙是秭归的支柱产业,春橙伦晚是秭归脐橙的拳头产品。伦晚3月下旬上市,华维电商物流园组织园区内各电商物流企业精心准备迎接伦晚销售季的到来。连日来,每天有10余辆大型货车将脐橙运往全国各地。园区负责人宋俊华介绍,园区一季度销售额突破1.8亿元,目前日发货量最高峰达6万件。
为确保疫情防控和生产两不误,华维电商物流园成立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将消毒、防控、应急处理等工作分部门落实到位、责任到人,以高效科学的防疫体系,搭建园区疫情防控安全网。(记者 严晓冬 揭兴伟 通讯员 郑祎 李晓琼)
一周热门
- {{index+1}}{{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