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中共宜昌市委七届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政务

2022-09-17 07:46 来源: 三峡日报
【字体:
  (2022年9月16日中国共产党宜昌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
  中国共产党宜昌市第七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2年9月16日在城区召开,出席这次全会的有市委委员50人,市委候补委员10人。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和基层党代表列席会议。
  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宜昌市委 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意见》。市委书记王立作了讲话,并就《意见(讨论稿)》起草情况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指出,宜昌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长江大保护的立规之地。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的政治责任,是省委对宜昌的厚望期待,是宜昌发挥独特优势的勇毅探路之举,是对“六城五中心”发展目标的聚焦深化,是在大保护的前提下追求绿色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
  全会提出了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总体要求。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论述和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贯彻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坚持国际视野、世界一流、中国气派,坚持厚植优势、锻造长板,坚持可学可鉴可信,坚持应急谋远、久久为功,坚定不移做优主城、做美滨江、做绿产业,努力建设“山水辉映、蓝绿交织、人城相融”的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
  全会提出了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目标。到2025年,生态环境治理、产业绿色转型、城市空间拓展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到2030年,三峡生态屏障更加安全稳固,城市空间格局更加科学合理,城市功能品质全面优化提升,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取得一批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标志性成果。到2035年,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基本建成,在长江生态保护修复、城与山水和谐相融、产业绿色发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四个方面成为全国典范。
  全会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长江保护法,打造长江生态保护修复新样板。实施流域综合治理,编制流域综合治理规划,细化流域治理底图单元,扎实推进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四水共治”,推进洪涝海绵化、黑臭清洁化、雨水资源化,实现流域统筹、单元控制、系统均衡,锚固“两脉青山、两江四水”生态格局。完善生态治理体系,加快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持续深化“生态小公民”、“生态好公民”等教育实践,大力建设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绿色交通,持之以恒提升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优势,探索水资源向水资产、水资本转化的新路径,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逐步实现综合生态补偿标准化、实用化、市场化,把好风景变成“好钱景”。
  全会强调,要尊崇自然基底,坚持以水润城,一体推进治山、理水、营城,绘就城与山水和谐相融新画卷。坚持“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以“繁荣在主城、实力在新城”的思路科学确定中心城市功能布局。提升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品质,强化优质服务供给,着力建设青年友好活力之城。按照“北岸控密度、南岸控高度、滨江控宽度”的建设标准,加快制定主城滨江地区风貌管控规划,保护“一半山水一半城”。以长江为主轴,坚持“品位高、品质好、品相美”原则,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独具魅力的滨江公共空间,打造“万里长江最美滨江”。加快县域城镇化进程,推动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形成繁华都市、秀美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相得益彰的城乡融合新格局。
  全会强调,要深入落实“双碳”战略,坚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方向,激发产业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精细化工产业裂变升级,推动磷化工向新能源电池和高端装备制造赛道转换,大幅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着力打造智能、清洁、绿色的全国精细磷化中心。用足用好绿电资源,大力实施数字新基建、培育数字新产业、推动数字新融合,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发展高地。依托现有生物医药产业基础,持续在健康制造和健康服务两个领域做优做强,加快建设大健康产业基地。依托“两坝一峡”山水旅游资源和屈原、王昭君等人文资源,建设世界级旅游景区和世界级旅游度假区,打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城市,加快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围绕主导产业建立全链条科技创新体系,积极推动清洁能源就地消纳,大力发展其他优势特色产业。
  全会强调,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新家园。坚持“为民惠民靠民”理念,巩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综治“长安杯”等创建成果,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完善城市数据资源管理体系,加快建设“城市大脑全、行业小脑强、神经末梢灵”的智慧城市,加快建设城市大脑。系统重塑基层治理体系,大力实施“筑堡工程”,深入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活动,建设和谐社区、幸福家园,打造全省共同缔造标杆。
  全会强调,要建立完善推进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建设工作机制。完善统筹发展和安全工作机制,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增强风险意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严格实行城建约束管控机制,实行开发负面清单制度,制定“城建铁律”,以立规定向,以立法生威,以立碑醒世。深化与三峡集团战略合作机制,在装备制造、数字经济、三峡旅游、绿电利用、科技创新、生态环保等领域与三峡集团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战略合作。深化区域发展合作机制,认真落实全省区域发展布局,引领带动宜荆荆都市圈协同发展,力争未来能级更高、影响更大、发展更好。完善工作保障机制,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的工作体系。
  全会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坚决杜绝随意决策、急功近利,多做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工作,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各级领导干部要全面提升专业化能力,尊重城市发展规律,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历史文化传承,尊重群众实际需求,勤掸思想尘、力破心中贼、革除负资产,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建设典范城市。以改革攻坚克难,切实加大制度创新和政策供给力度,完善考核奖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
  全会号召,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学细悟笃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跟时代发展趋势,勇当开路先锋,一分一秒向前推,一点一滴抓落实,在宜昌大地上掀起建设长江大保护典范城市的火热浪潮,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做出宜昌应有贡献!
  

一周热门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