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027-85695666

扬优势促转化 以实干谱新篇

新闻中心 > 湖北频道 > 政务

2023-01-30 00:00 来源: 襄阳日报 胡采棣 秦小芳 徐皓玥
【字体:

  踔厉奋发,真抓实干。1月29日,全市奋进“实干年”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助推全省先行区建设动员大会盛大召开。

  6年来,全市上下聚焦作风建设,一年一个主题、一步一个脚印,深入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持之以恒强担当、提效能,不遗余力促落实、优环境,切实提升全市经济量级、产业层级、城市能级、作风效级。

  真抓实干、埋头苦干、紧抓快干。大会从“变地位优势为向心阵势”“变枢纽优势为发展胜势”“变资源优势为产业聚势”“变重商优势为营商热势”“变实干优势为进位态势”等五个方面,对奋进“实干年”、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总动员,在全市上下引发强烈反响。

  转作风 强本领  在实干上奋力争先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827.8亿元,经济运行稳中加固、稳中有进;18个投资过百亿元的产业项目落户,新增市场主体12.6万户,市场发展动能充沛、活力回升;民生十件实事全面完成,2434个村“两基”补短板强弱项建设基本完成,人民群众生活提质、愿景成真……202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和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我市社会经济逆势上扬,交出了一份难中求成、殊为不易的答卷。

  这得益于市委的坚强领导和科学谋划,也得益于全市党员群众以开展作风建设“奋进年”活动为契机,发扬“争抢转”的作风,保持“拼抢实”的状态,苦干实干、奋进克难。

  良好作风是干好工作的基本保障。过去一年,我市通过科学化、系统性、针对性做好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围绕上级部署和发展实际设置重点、靶向发力,明确重点任务和牵头单位责任、实现上下“一盘棋”,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总结部署相关工作,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作风建设制度体系。

  “2022年,我们与财政部门通力合作,建立健全‘三争’工作考核机制,从制度层面激励各地各部门‘跳起来摘桃子’,推动全市向上争取资金任务超额完成,向上争取项目84个、总投资1708.07亿元,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等工作获上级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全市发改部门将时刻保持“一丝不苟”的干劲钻劲,全力以赴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障。

  实干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过去一年,全市上下始终将“抓作风、促落实”作为鲜明标志,压实责任链条、营造奋进氛围、严肃督查问责,把作风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形成抓作风促工作、抓工作强作风的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全市干部履职能力和解题本领、实干素质。

  “去年来,我们持续跟踪12345热线、政企直通车、党风政风热线等平台,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跟踪督办,印发督办函5期,督促整改问题151个,有效敦促党员干部实干为民、担当履职。”市作风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领会大会精神,找准作风建设切入点,更加注重小口切入抓督办、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监督激励全市党员干部转作风、强本领,在实干上奋力争先,以“干部敢为、地方敢闯”带动“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凝聚起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

  抢机遇 争一流  在实绩上奋力出彩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的开局之年,是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实现襄阳甩远追兵、逼近标兵、争先创优的关键之年。如何在关键时期全力抢机遇、抓发展、当先进、争一流,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

  “强化竞争意识,是争先进位、奋力出彩的根本保障。去年来,我市通过大力实施招商引资竞速赛、营商环境团体赛、项目建设擂台赛、民生实事公开赛等方式,组织党员干部赛绩效、赛成果,夺取最大成效,创造最优业绩,各项经济指标和群众满意度持续走高。”枣阳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作风办主任杨朝晖说,下阶段,该市将按照大会要求,持续构建竞赛机制,真抓实干、比学赶超,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实现以干在实处推动走在前列,在实绩上奋力出彩,既要建立真抓实干保障机制,更要拉高标杆争创一流。

  “近年来,我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不断上升,连续多年获评全省科技创新先进市。”市科技局党组书记习德成表示,该局将按照“两争一出”工作要求,持续对标中东部先进城市,学习经验、制定实干清单,引领带动企业、科研院所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服务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更快落地转化,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筑牢科技支撑。

  优良的营商环境是市场主体健康快速发展的助推剂,推动全市经济量级、产业层级、城市能级、作风效级跨越提升,既要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更要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去年来,我市聚焦改革试点,抓重点突破,做优做实优化营商环境改革先行区创建和‘放管服’改革工作,以小切口积蓄改革创新动能,蝉联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标杆城市称号。”市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宋福平表示,新的一年,全市行政审批系统将围绕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助推全省先行区建设中心任务,以更大力度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推动更多高频事项“一件事一次办”,不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扬优势 促转化  在实效上奋力进位

  变地位优势为向心阵势,塑造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变枢纽优势为发展胜势,打造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硬支撑;变资源优势为产业聚势,激活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强引擎;变重商优势为营商热势,增强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竞争力;变实干优势为进位态势,提振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精气神……大会突出“加速优势转化”这个关键,进一步指明了加快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各地各部门如何深入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

  “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襄阳制造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规模和实力在全省、在中部地区乃至全国都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将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不动摇,充分发挥襄阳工业基础优势,围绕做实重点产业、推动工业技改、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深入推动‘千名干部进千企’等方面持续发力,锚定目标、真抓实干,为加快构建‘144’产业集群,建设国家智能制造基地、先进制造业集聚地,打造万亿工业强市提供支持。”市经信局党组书记、局长杨富杰表示。

  “我们将精准聚焦全市各产业链,修订完善《产业链招商行动计划》和《产业招商地图》,以‘链式招商’助推招大引强,以‘攻势招商’擦亮城市名片,以‘全生命周期服务’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市招商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永红说,2023年,全市招商系统将紧扣“扩优势、抢风口”,以实干作风推进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再上新台阶。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市场主体的操心事、基层的困难事、群众的烦心事,始终是我们工作的方向。新的一年,我们将立足近年来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先进经验,大力推行城市管理‘721’工作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持续整治背街小巷,在全力以赴优服务、真抓实干强担当的基础上,为市民提供更加干净、整洁、有序、舒适、美丽的城市环境。”市城管执法委党组书记、主任刘涛说。 

一周热门